圆二色性

✍ dations ◷ 2025-04-26 01:14:29 #圆二色性
圆二色性(英语:Circular dichroism, 缩写:CD)是涉及圆偏振光的二色性,即左旋光的和右旋光的差分吸收。左旋圆(LHC)的和右旋圆(RHC)的偏振光表示一个光子的两种可能的自旋角动量状态,因此圆形二色性也被称为自旋角动量的二色性 。这种现象在19世纪上半叶被让-巴蒂斯特·毕奥(Jean-Baptiste Biot),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 Fresnel)和艾梅·克顿(英语:Aime Cotton)(Aime Cotton)发现。它在光学活性手性分子的吸收带中被显示。CD光谱学在许多不同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最值得注意的是,使用UVCD来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UV/可见光CD被用于研究电荷转移跃迁。近红外CD被用于通过探测过渡金属的d→d跃迁来研究分子的几何和电子结构。振动圆二色性(英语:Vibrational circular dichroism),其使用来自红外能量区的光,被用于小有机分子的结构研究,并且最近被用于研究蛋白质和DNA。一般而言,生物分子大多都具有手征性,也就是说它们在结构上有其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式不同的对映异构体(分为L型和D型),除此之外它们在光学特征上也有所差异。通常光源在未经特殊处理前,其偏振方向通常是呈各种方向散射,经过起偏器偏振化后,光波会变为偏振方向单一的光波(称为线性偏振光)。当此平面偏振光通过手征性生物分子后,会分成左旋和右旋两道圆偏振光,最后再经过一道偏光镜使其重合为一线性偏光。由于手征性生物分子结构上的影响,而使得左旋与右旋圆偏振光在折射率上有所差异,因此在重合后会产生附加的相位差,从而使得射出的合成线偏光在角度上产生偏转。因为生物分子皆会在某一特殊光波长下有吸收光,它们除了对左旋与右旋的吸收度不同外,振幅也不同。因此随着时间的,左、右旋两道圆偏光重合后的行进方式将由原来的圆型变为椭圆型。由行进速度不同振幅也不同的左、右旋圆偏光叠加重合后所产生的不再是线性偏振光,而是椭圆偏振光,这种特性即称为圆二色性。

相关

  • 笑死笑死是一种罕见的死因,通常是由一阵大笑引起的心脏骤停或者窒息所致。自古希腊时代至现代均有笑死的案例纪录。笑死的别称“致命的欢闹”(英语:fatal hilarity)则是于1956年首次
  • 芽生噬菌体科芽生噬菌体属 Plasmavirus芽生噬菌体科(拉丁语学名:Plasmaviridae)是一种拥有环状、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的噬菌体,它只有一个属:芽生噬菌体属。芽生噬菌体科噬菌体没有糖衣,其脱
  • 有效群体大小在群体遗传学中,美国遗传学家休厄尔·赖特在两篇标志性的论文(Wright 1931, 1938)中引入了有效群体大小(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又做有效种群大小)这一概念。他定义其为“在一
  • 诺亚·韦伯斯特诺亚·韦伯斯特(英语:Noah Webster,1758年10月16日-1843年5月28日),美国辞典编纂者、课本编写作者、拼写改革倡导者,政论家和编辑,获誉为“美国学术和教育之父”。他的蓝皮拼字书教
  • 卢森堡公园卢森堡公园(法语:Jardin du Luxembourg)是一座处于巴黎第六区,拉丁区中央的公园,于1612年玛丽·德·美第奇的统治下建成。卢森堡公园面积为224,500平方米,如今是巴黎学生、游客聚
  • 二七第八第十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又称第一次阿契美尼德时期、第一次埃及总督时期,是古埃及晚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自前525年至前402年为止。这一时期古埃及,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埃及行
  • abbr class=abbr title=S28: 接触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液体冲洗S28/abb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10月13日10月13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6天(闰年第28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9天。
  • 血品血品(blood product)是指由人类血液为原料制备,用在医疗用的制品。血品包括:全血、血液中的各成分、血浆制品。目前在输血医学(英语:transfusion medicine)上不常直接使用全血。血
  • OrangeOrange 股份有限公司(法语:Orange S.A., Orange)前身为“法国电信”(France Télécom S.A,)是法国主要的电信公司,目前在全世界拥有超过22万名员工,约有将近9千万位顾客(包含法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