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2 列星顿号

✍ dations ◷ 2025-05-17 18:22:30 #CV-2 列星顿号
坐标:15°20′00″S 155°30′00″E / 15.33333°S 155.50000°E / -15.33333; 155.50000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CV-2)又名列克星顿或李克星顿是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一号舰。她同时是美国的第二艘航空母舰,第四艘继承了列克星敦的舰名。在美军中她的绰号又有灰夫人(Gray Lady)或列夫人(Lady Lex)。预案中列克星敦号为战列巡洋舰,受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所限,她被改为重型航空母舰。最终在太平洋战争早期的珊瑚海海战中受到重创沉没。列克星敦号残骸于2018年在珊瑚海被探险队发现。列克星敦号是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第一枪:1775年列克星敦之战。起初在1916年,她与姊妹舰萨拉托加号被设计为35,300吨的大型战列巡洋舰;1919年一战结束后,其规模则稍被缩小。1921年1月8日,列克星敦号在霍河造船公司(Fore River Shipbuilding Company)设置龙骨,暂时赋予CC-1称号。但就在次年,世界海军强国签约了《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了主力舰数量与排水,列克星敦号于建造途中,在7月1日被下令改建成航空母舰(日本的赤城号与加贺号亦有相似命运)。原设计的4座双管16英寸主炮、装甲、弹药库等被移除,舰只排水量减低了8,500吨。舰侧的装甲被保留、而甲板装甲则被强化。龙骨的大体结构与及水下防护并未更改。设计上,列克星敦号的飞行甲板长880呎、阔85至90呎、在水线60呎之上,平均吃水24尺1.5吋,人员编制(包括飞行员)则有2,122人。火炮装置包括4座双管8英寸/55炮、12座5英寸/25防空高炮及4座57毫米礼炮。她与萨拉托加号也是最后两艘使用横向弹射器的美国航母。这弹射器可将当时最重的舰载机弹离60呎。起初舰上亦有起重机,可回收水上飞机及飞船,战时则被改为防空炮。机库最初设计可容纳120架飞机,但后来却只能容纳91架。最终,列克星敦号于1925年10月3日下水,完成适航测试后,于1927年12月14日服役。1928年4月7日,列克星敦号在母港加州圣佩德罗(英语:San Pedro, Los Angeles)加入了作战舰队。此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作战舰队中的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等,均活跃于美国西海岸,主要作训练飞行员,与及航空军事演习等等。每一年舰队都在巴拿马运河区、加勒比海或夏威夷进行演习,并为美军提供了重要的航母战略经验(当时航母在海军史发展仍属探究阶段)。演习期间,列克星敦号的平均航速达30.7节,并能以34.5节航速航行一小时,相比当时其他舰级的军舰,已属高速之列(二战后期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极速亦达35节)。1930年1月列克星敦号亦曾为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10万居民供电一个月。由于当地冬季严重干旱,水力发电中断,美军将列克星敦号庞大功率的蒸汽轮机-电动机接通岸上的电缆,成为临时“发电厂”。总共供电425万千瓦时。1930年至1932年间,日后的五星上将恩斯特·金恩曾为列克星敦号舰长。而1931年,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莱因亦曾在舰上工作。列克星敦号亦是美军首批装上CXAM-1型防空雷达(英语:CXAM radar)的军舰。1941年的大半日子,列克星敦号主要在夏威夷进行演习。当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时,她正与第12特混舰队(Task Force 12)运载飞机,支援中途岛。列克星敦号即时派出侦察机搜索日军,并与企业号前往瓦胡岛西南守备,在12月13日返回珍珠港。次日,美军打算派列克星敦号突袭贾卢伊特环礁上的日军,以减低威克岛的压力,但计划在20日就被更改成直接增援威克岛。23日,威克岛沦陷,两艘航母于27日返回珍珠港。直到1月11日,列克星敦号都在瓦胡岛-约翰斯顿-巴尔米拉三地之间进行巡逻。当日,由威尔森·布朗(Wilson Brown)中将指挥的第11特混舰队(Task Force 11)组成,由列克星敦号担任旗舰。在2月16 日,舰队前往攻击拉包尔,途中于2月20日被两波共十八架日机攻击,列克星顿号的战机与防空炮却击落了十七架。其中飞行员欧海尔(Edward O'Hare)更在一场战斗中击落五架,成为单次战斗王牌。列克星敦号在珊瑚海巡航至3月6日。当日她与约克城号编成特混舰队,前往突袭欧文斯坦利山脉,并于3月10日将萨拉毛亚及莱城的日军运输补给彻底摧毁。稍后列克星敦号返回珍珠港,于3月26日抵达。4月15日,列克星敦号为首的特混舰队准备再度出击。这段期间,舰身稍作维修,舰上的8英寸炮被移除,改为装上四联装1.1英寸防空炮。她于5月1日加入第17特混舰队,与约克城号前往珊瑚海,阻止日军向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扩张。尔后便因此爆发了珊瑚海海战。5月7日,侦察机发现日军航空母舰。当日,列克星敦号的飞行小队击沉航空母舰祥凤号。稍后,列克星敦号及约克城号的战斗机又拦截了翔鹤号及瑞鹤号的机队。机队共有12架俯冲轰炸机及15架鱼雷轰炸机,美军共击落9架。5月8日早上,列克星敦号的侦察机发现了翔鹤号,美军随即发起攻击,使翔鹤受损,无法参与中途岛海战。但在11时,日军战机成功突破美军防线,在20分钟后,一枚鱼雷击中列克星敦号前部左侧,另一枚鱼雷则在舰桥下爆炸。同时,3颗炸弹从高空击中列克星敦号,令舰身大火且进水,并向左侧倾斜7度。下午13时,损管人员暂时控制了火势,并稳定船身,可以以25节速度航行。但在数小时后,列克星敦号舰体突然爆炸,大火更燃烧至油库,火势再度失控。一般认为是损管人员未能及时抽走舰内航空汽油,导致舰体内充满易爆气体(日本大凤号航空母舰亦有类似经历)。15时58分,舰长下令“全员上甲板”,并于17时01分下令弃舰。列克星敦号的火舌升至数百呎高空,导致她容易被日军发现。为免被日军俘获,美军下令一艘驱逐舰,近距向列克星敦号发射两枚鱼雷。晚上19时56分,列克星敦号沉没。太平洋司令部对此大为惊讶。在汇报珊瑚海海战损伤时,太平洋司令部认为列克星敦号受损不大,且受控制,应可在短期内恢复战斗力,晚间突然传来爆炸及弃舰的消息,令司令部胜利的气氛出现逆转。2018年3月5日,美国微软公司共同创办人保罗·艾伦组成的沉船调查探险队,在所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之间的珊瑚海寻获列克星敦号残骸,位置离澳大利亚东海岸500海里。列克星敦号总共获得了两枚战斗之星。1942年6月,美军公开承认列克星敦号沉没,并正式除籍。21年前建造列克星敦号的船厂主动联络美军,要求厂内一艘建造中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由卡伯特号更名为列克星敦号,以作纪念。海军同意了这要求。1942年9月23日,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CV-16)下水。

相关

  • 腐蚀腐蚀(Corrosion)是指因工程材料与其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解体的现象。通常这个术语用来表示金属物质与氧化物如氧气等物质发生电化学的氧化反应。例如,使用金属铁制成
  • miRNA小分子核糖核酸(英语:microRNA,缩写为miRNA)又译微核糖核酸,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miRNA来自一些从DNA转录而来
  • 马拉若岛坐标:0°58′54.06″S 49°35′05.68″W / 0.9816833°S 49.5849111°W / -0.9816833; -49.5849111马拉若岛(葡萄牙语:Ilha de Marajó,英语:Marajó),位于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河
  • 儒奥莱昂·儒奥(Léon Jouhaux,1879年7月1日-1954年4月28日),法国工会领袖,195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儒奥出身巴黎的一贫困的工人家庭,早年当过童工,中学未能毕业,但他坚持自学,还常去大
  • 正丁基锂正丁基锂(英文简称BuLi),常简称为丁基锂,是最重要的有机锂化合物。其被广泛使用于弹性聚合物如聚丁二烯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SBS)的聚合起始剂。也常在工业上与实验室中,用
  • 强直阵挛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英语:tonic-clonic seizure),又称为大发作(英语:grand mal seizure),是最为常见的全身性发作类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常见于儿童。强直-阵挛性发作包括强直期(tonic p
  • C·P·E·巴赫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德语: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年3月8日-1788年12月14日),德国作曲家,J.S.巴赫的三子。C.P.E.巴赫早年从其父学习音乐,1740年到柏林任弗里德
  • 洗肾血液透析(英语:Hemodialysis),是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血液透析机的渗透膜,清除血液中的新陈代谢废物和杂质后,再将已净化的血液输送回体内,俗称“洗肾”及“洗血”。血液透析可用于肾
  • 金斯敦金斯敦(英语:Kingston),牙买加的首都,也是牙买加首要的港口。它是加勒比海地区较大的都会区之一。金斯敦城是由英国人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作为运输甘蔗至欧洲。1907年,一场地震使
  • 聂海胜聂海胜(1964年10月13日-),湖北枣阳人。男,汉族。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成员。1980年聂海胜父亲病逝,原本聂海胜打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