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弗洛里

✍ dations ◷ 2025-10-31 06:43:47 #保罗·弗洛里
保罗·约翰·弗洛里(英语:Paul John Flory,1910年6月19日-1985年9月9日),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生于伊利诺州斯特灵,以其在高分子领域的大量工作和杰出成就闻名于世。他是高分子溶液理论的先驱之一,因“在高分子物理学科理论和实验方面的卓著贡献”获得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保罗·弗洛里1927年从伊利诺州的一所高中毕业后,于1931年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印第安纳州)的学士学位,于1934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第一份工作在杜邦,和华莱士·卡罗瑟斯进行合作。弗洛里在高分子科学中最早的工作,是研究聚合物动力学。在缩聚反应中,弗洛里质疑了末端基团反应活性随链增长而降低的设想,通过论证反应活性与高分子尺寸无关,他成功证明了链数量随尺寸增加而成倍减少这一结论。在加聚反应中,他引入了链转移这个重要概念,改进了动力学方程,使高分子尺寸分布更易被理解。1938年合作伙伴卡罗瑟斯自杀死后,弗洛里前往辛辛纳提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实验室工作。工作期间,他为多官能团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以及聚合物交联网络(凝胶)建立了数学理论。1940年,弗洛里加入了标准石油在新泽西州林登的的实验室,为高分子混合物建立了统计理论。1943年他又加入了固特异的实验室,研究高分子基础理论。1948年,康奈尔大学当时的化学系主任彼得·德拜邀请弗洛里举办一年一度的贝克讲座。同年秋天,弗洛里受聘于康奈尔大学,他把他的讲座内容进行了加工和提炼,最终形成了他的代表作,《高分子化学原理》,1953年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很快成为高分子领域的必备参考书之一,直至今日还在被广泛使用。弗洛里还把排除体积的概念(最早由维尔纳·库恩创造)引入高分子科学。排除体积理论指出,一个长链分子的一部分无法占据已被该分子另一部分占据的体积,由此,溶液中的高分子链末端之间的平均距离比不计排除体积的情况更远。排除体积概念的引入,是高分子物理理论的重要飞跃,这一概念在分析溶液中长链分子的行为时非常有用,有效解释了当时若干与先前理论不符的实验结果。排除体积理论导致了θ条件(或称θ状态)的产生,θ条件是指能够消除排除体积效应的实验条件。在θ条件下,链恢复理想链的特征——因排除体积引起的长程作用被消除,使实验者可以更容易地测量短程特性,比如几何特征、键旋转势、邻近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等。弗洛里准确地指出,在θ条件下,排除体积的影响被消除,高分子熔融物的链尺寸与计算得出的理想溶液中的链尺寸相同。弗洛里在高分子物理领域建立了众多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其中有一种方法用来估算高分子链在良溶剂中的尺寸,即Flory–Huggins溶液理论,还有Flory指数,用来描述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运动。Flory-Huggins溶液理论是一种高分子溶液热力学的数学模型,应用了混合熵的一般表达式并考虑了高分子尺寸的差异性。最终结果,可以写成一个吉布斯能的方程。吉布斯能的通常表达式为:Flory和Huggins推导出的结果为:其中, n 1 {displaystyle n_{1}} 指溶剂的物质的量, ϕ 1 {displaystyle phi _{1}} 指溶剂的体积分数, n 2 {displaystyle n_{2}} 和 ϕ 2 {displaystyle phi _{2}} 分别指高分子溶质的物质的量和体积分数, χ {displaystyle chi } 这一因子用来计算溶质与溶剂分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961年,弗洛里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教授职位,1966年成为Jackson-Wood教授,1975年退休。197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退休后弗洛里仍然活跃了一段时间,为IBM担任了若干年的顾问。弗洛里与他的妻子Emily Catherine Tabor有三个孩子,Susan、Melinda和John。1985年,弗洛里因心脏病发作,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年:拉姆齐 | 1905年:拜尔 | 1906年:莫瓦桑 | 1907年:比希纳 | 1908年:卢瑟福 |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 | 1910年:瓦拉赫 | 1911年:居里 | 1912年:格林尼亚、萨巴捷 | 1913年:维尔纳 | 1914年:理查兹 | 1915年:维尔施泰特 | 1918年:哈伯 | 1920年:能斯特 | 1921年:索迪 | 1922年:阿斯顿 | 1923年:普雷格尔 | 1925年:席格蒙迪1926年:斯韦德贝里 | 1927年:威兰 | 1928年:温道斯 | 1929年:哈登、奥伊勒-切尔平 | 1930年:费歇尔 | 1931年:博施、贝吉乌斯 | 1932年:朗缪尔 | 1934年:尤里 | 1935年:F·约里奥-居里、I·约里奥-居里 | 1936年:德拜 | 1937年:霍沃思、卡勒 | 1938年:库恩 | 1939年:布特南特、鲁日奇卡 | 1943年:德海韦西 | 1944年:哈恩 | 1945年:维尔塔宁 | 1946年:萨姆纳、诺思罗普、斯坦利 | 1947年:鲁宾逊 | 1948年:蒂塞利乌斯 | 1949年:吉奥克 | 1950年:迪尔斯、阿尔德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 1952年:马丁、辛格 | 1953年:施陶丁格 | 1954年:鲍林 | 1955年:迪维尼奥 |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 1957年:托德 | 1958年:桑格 | 1959年:海罗夫斯基 | 1960年:利比 | 1961年:卡尔文 |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 1963年:齐格勒、纳塔 | 1964年:霍奇金 | 1965年:伍德沃德 | 1966年:马利肯 |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 1968年:昂萨格 | 1969年:巴顿、哈塞尔 | 1970年:莱洛伊尔 | 1971年:赫茨贝格 |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 1974年:弗洛里 |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1976年:利普斯科姆 | 1977年:普里高津 | 1978年:米切尔 | 1979年:布朗、维蒂希 |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 1982年:克卢格 | 1983年:陶布 | 1984年:梅里菲尔德 |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 1986年:赫施巴赫、李远哲、波拉尼 |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 1990年:科里 | 1991年:恩斯特 | 1992年:马库斯 |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 1994年:欧拉 |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 1998年:科恩、波普 | 1999年:兹韦勒 |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夏普莱斯 |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 2006年:科恩伯格 | 2007年:埃特尔 |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 2011年:谢赫特曼 |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 2013年:卡普拉斯、列维特、瓦舍尔 | 2014年:贝齐格、赫尔、莫尔纳尔 |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 2016年:索瓦日、斯托达特、费林加 | 2017年:杜博歇、法兰克、亨德森 | 2018年:阿诺德、温特、史密斯 | 2019年:古迪纳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相关

  • 卡尔一世 (奥匈帝国)卡尔一世(Karl 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ph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
  • 窥视症窥淫癖、窥阴癖(英语:voyeurism)意指一个人喜欢借由偷看他人更衣、裸体或性行为而得到性快感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被社会接受。偷窥者要在被偷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得到快感。患
  • Z-testZ检验,也称“U检验”,是为了检验在零假设情况下测试数据能否可以接近正态分布的一种统计测试。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在大样本条件下许多测验可以被贴合为正态分布。在不同的显著性
  • 温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日本关东以北,包括华北
  •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英语:proteomics,又译作蛋白质体学),是对蛋白质特别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研究,是在90年代初期,由Marc Wikins和学者们首先提出的新名词。更重要的是,基因组是相当稳定
  • 运动鞋运动鞋,又称球鞋,原意是用于进行体育运动穿着的鞋,由于运动鞋穿着舒适,且有不同款式,也是流行文化、时尚服饰之一。运动鞋分为钉鞋、羽毛球鞋、跑步鞋、篮球鞋等,部分鞋款还可细分
  • 旧字体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偏振偏振(polarization)指的是横波能够朝着不同方向振荡的性质。例如电磁波、引力波都会展示出偏振现象。纵波则不会展示出偏振现象,例如传播于气体或液体的声波,其只会朝着传播方向
  • 卢布尔雅那卢布尔雅那(Ljubljana,斯洛文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
  • 派卡藻派卡藻属(学名:Parka)是已灭绝的一属绿藻,其下只有一个物种──Parka decipiens。生存于泥盆纪,被认为是一类早期的陆生植物。它们至少与鞘毛藻属(英语:Coleochaete)相似,尽管这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