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诠释

✍ dations ◷ 2025-11-18 09:12:34 #交易诠释
量子力学的交易诠释(transa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TIQM)是一种对于量子力学不寻常的诠释方式,其将量子交互作用描述为驻波,此驻波是由延迟波(retarded wave,顺着时间行进)以及超前波(advanced wave,逆着时间行进)的两种波所构成。这种诠释首先由约翰·克拉默(英语:John Cramer)于1986年提出。作者主张这样的诠释能够帮助建立量子过程的直观性,避免掉哥本哈根诠释以及观察者角色所带来的哲学问题,并解决数个量子悖论。克拉默本人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教授量子力学时采用交易诠释。麦克斯韦方程组允许延迟波与超前波的存在作为方程组的解是于1945年由理查·费曼与约翰·惠勒提出。他们两人利用这个观念来解决电子自身能量(英语:self-energy)的问题。克拉默再度使用此两种波的想法,用在他对量子理论的交易诠释上。虽然一般的薛定谔方程式不允许超前解的存在,然而其相对论性的版本却允许,因此将这样的超前解用到交易诠释上。假设一粒子(比如一光子)由一处源头发射出,可以跟两个侦测器中的一者发生作用。根据交易诠释,粒子源发射出一个寻常的(延迟的)波,顺着时间行进,可称作“出价波”(offer wave),当此波抵达两个侦测器,每一个回应以一超前波,可称作“确认波”(confirmation wave),逆着时间行进,回到粒子源。出价波与确认波的相位彼此关联,透过建设性干涉,在发射与侦测两事件间的时空区域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振幅的波;也透过破坏性干涉在其他时空区域抵销(也就是:在发射时空点“之前”以及吸收时空点“之后”)。出价波与确认波之间的交互作用程度决定了粒子撞击到其中一个侦测器(而不是另外一个)的几率。在这样的诠释中,波函数坍缩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是“非时间性的”(atemporal),发生于整个交易过程——出价波与确认波发生交互作用所在的时空区域。这些波被视为在物理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不仅仅是用以记录观察者知识的数学道具——后者观点则出现在其他一些量子力学诠释中。约翰·克拉默主张交易诠释与阿弗沙尔实验(Afshar experiment)结果相符,而哥本哈根诠释与多世界诠释则没有如此特性。

相关

  • 淡水淡水,是水质中仅有微量溶解的氯化钠的水,是相对于海水或矿泉水的一种水体。大气降水、水汽凝结凝华、结晶水转化成自由水、火山爆发(存在争议)、彗星撞击。液态淡水和固态淡水,气
  • 柏林柏林(德语:Berlin,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
  • 羊毛工病羊毛工病是炭疽病中透过吸入病原体的一种,其名称来自早其主要的感染者,多为接触动物制品或排泄物而受到感染。
  • 唐人唐人为华人的称呼之一,常被用来称呼汉族。“唐人”一词源自唐朝,原指唐帝国的属民。明朝之后,得知国外有称中国为唐人的异称,于是出现海外移民称唐人的现象“华人”取代了“唐人
  • 转译医学转译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又称转化医学)是指将基础医学的研究,能够直接和临床治疗上连结的一个新的思维。最早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
  • 张焕乔张焕乔(1933年-),四川巴县人,核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担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串列加速器国家核物理实验室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国伟张国伟(1939年1月1日-),河南南阳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出生于河南南阳。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教授。
  • 高雄铁路地下化展示馆坐标:22°38′18″N 120°18′11″E / 22.6382766°N 120.3031023°E / 22.6382766; 120.3031023高雄车站帝冠式站体是一座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历史建筑,地址为三民区建国二路318
  •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简称台北市教育局),1945年成立,是台北市政府所属的一级机关。​
  • 根分叉病变在牙科中,根分叉病变是骨质流失,通常是牙周炎引起,影响有两牙根或更多牙根相交的牙的根柱的基部(分叉或三叉)。 缺陷的程度和构造是诊断和治疗计划中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