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拉夫罗夫

✍ dations ◷ 2025-08-26 22:44:08 #1823年出生,1900年逝世,普斯科夫省人,俄罗斯帝国作家,俄罗斯社会学家,俄国革命家,19世纪历史学家,巴黎公社人物,第一国际人物,米哈伊洛夫炮兵学校校友,

彼得·拉夫罗夫(俄语:Пётр Ла́врович Лавро́в 1823年6月2日-1900年1月25日)化名米尔托夫(俄语:Миртов)俄罗斯知名民粹派理论家、哲学家、意见领袖、革命家和社会学家。《工人马赛曲》歌词作者。

拉夫罗夫早年进入军事学院学习,1842年以陆军军官身份毕业。他精通自然科学、历史、逻辑、哲学和心理学。他曾担任二十年的数学讲师。1862年作为激进分子加入了革命运动,1868年流放至乌拉尔山脉,不久逃脱并逃往国外。在法国,他主要生活在巴黎,在那里他成为人类学学会的会员。拉夫罗夫很早就被欧洲社会主义思想所吸引,但起初他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于俄罗斯。拉夫罗夫在巴黎时充分致力于革命社会主义运动。1870年,他成为国际工人协会分区成员。他还参加了巴黎公社的成立,不久便出国寻求国际支持。

1872年11月到达苏黎世,在俄罗斯人圈内成为米哈伊尔·巴枯宁的对手。拉夫罗夫更倾向于改革而不是革命。他反对彼得·特加乔夫等阴谋论似的意识形态。拉夫罗夫认为,尽管在俄罗斯发动政变不难,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俄罗斯群众的参与。1872年创办了《前进!》杂志,第一期出版于1873年8月。拉夫罗夫用该杂志宣传他对俄罗斯特殊历史发展的分析。

拉夫罗夫在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著述颇多。作品包括黑格尔哲学(1858–59)和实践哲学问题研究(1860)。在流亡期间,他编辑了《社会主义评论》《前进!》。他以米尔托夫的化名撰写了《历史快报》(1870年),极大地影响了俄罗斯的革命活动。

相关

  • 维也纳咖啡馆维也纳咖啡馆(德语:Das wiener Kaffeehaus;英语:Viennese cafe)是奥地利首都-音乐之都维也纳特有的城市人文特色,和巴黎左岸拉丁区的咖啡馆文化,并列为欧陆两大咖啡馆文化。相传咖啡
  • 抽象代数抽象代数作为数学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代数结构,比如群、环、域、模、向量空间、格与域代数。“抽象代数”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作为与其他代数领域相区别之学科。代数结构
  • 买方垄断买方垄断(英语:Monopsony),也称独买、买方独占,经济学术语,指在一个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买者而有许多卖者的情况。由此形成的市场称为买方垄断市场,该市场上的购买量由买方的边际价值
  • 相片马赛克相片马赛克(Photomosaic),或称蒙太奇照片、蒙太奇拼贴,是一种影像处理的艺术技巧,利用这个方式做出来的图片,近看时是由许多张小照片合在一起的,但远看时,每张照片透过光影和色彩的
  • 200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上届冠军是玛蒂娜·辛吉斯,但在决赛败给本届冠军的林赛·达文波特。本届冠军是林赛·达文波特,决赛以6-1, 7-5直落二盘击败三届冠军玛蒂娜·辛吉斯,夺得第1座澳网女子单打冠军,
  • 约翰·赫顿·爱德华兹约翰·赫顿·爱德华兹(英语:John Hilton Edwards,1928年3月26日-2007年10月11日)是英国医药遗传学家,曾经在1946年至1949年间攻读剑桥大学药剂学系及动物学系,之后转读密德塞斯医院
  • 勒乌阿尔布乡坐标:45°9′N 25°21′E / 45.150°N 25.350°E / 45.150; 25.350勒乌阿尔布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Râu Alb, Dâmbovița),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南部,由登博维察县负责管辖,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简称“微电子所”)是中国科学院下设的研究机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微电子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109厂,1986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微电
  • 下疝畸形下疝畸形(英语: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又称为Chiari畸形或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脑部构造上的畸形。它分别有I,II,III及IV型,最普遍为I型,变化及受影响症状范围亦为最广,因
  • 末日的魔法少女《末日的魔法少女》(日语:魔法少女・オブ・ジ・エンド)是佐藤健太郎所绘画的日本漫画作品,于秋田书店漫画杂志《别册少年Champion(日语:別冊少年チャンピオン)》2012年7月号开始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