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

✍ dations ◷ 2025-04-28 05:40:41 #当代小说,意大利小说,1972年长篇小说,马可·波罗

《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语:Le città invisibili,英语:Invisible Cities)是伊塔罗·卡尔维诺的文学作品之代表,一直都受到各地的赞扬。同类的小说包括:《命运交叉的城堡》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马可波罗到达已经年老的忽必烈大汗的皇宫中,向大汗讲着他在帝国所见到和游览的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是不存在的城市,却是完美的,存活于(马可波罗或忽必烈的)脑海中,由所有不完美的城市的不同优点组合而成。忽必烈十分渴望找到这座城市,但听过马可波罗对其他城市的描述后,大汗就知道它根本不会以城市的形式被建造出来。

此小说共分成9个章节,每章的首尾皆为大汗和意大利人的对话,最具哲学性质; 其余的都为马可波罗的口述,时以隐含的方式,时以直接的字词,表达出各种城市的概念和存在及消亡的原因(还有城市与记忆、欲望、符号、名字、眼睛、天空和死亡等之关系)。

在这里的人物身份都不明确:亦可说所有人都是这里的人物,例如:“我”即为马可波罗; “你”和“旅人”即为忽必烈和读者等等。

根据沉默之子(论当代小说之评论书)的分析,沉默在此书出现于大汗和意大利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作者麦可·伍德结论出:卡尔维诺认为模棱两可的图像比语言更丰富和有趣味,甚至更能够一次暗示着数个故事而非单一的故事,这可以让读者(看图者)避免了“语言那种过度而虚幻的清晰”。

然而,当大汗或马可波罗熟悉了对方的语言,他们都能够更精确地描述先前讲过的城市,大汗亦因此而在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幅的图像: “”

相关

  • 激微波激微波(英语:MASER),音译为激微波,义译为激微波或微波激射器,是受激放大微波辐射(英语: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头字母。它指通过受激辐射放
  • span class=nowrapBiClsub3/sub/span氯化铋化学式BiCl3,常温下是易潮解的白色晶体。与离子晶体三氟化铋不同,在气相或晶体中,氯化铋分子构型都为三角锥形,可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解释。是常用的提供Bi3+离子的
  • 宾州大学Leges sine moribus vanae9,719名本科生 10,103名研究生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UPenn)。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
  • 云和县云和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南部,丽水市中部。县域东西宽38公里,南北长47公里,总面积984平方公里。至2007年全县共有常住总人口123317人:其中户籍总人口111438人,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2
  • 独裁者博弈独裁者博弈(英语:the dictator game)是心理学与经济学中的一种实验范式。该博弈模型由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及其同事首先提出并研究,其形式接近于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的
  • 二氧化硒二氧化硒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eO2。它是白色晶体,加压液化后可以得到黄色液体,常压下加热至317℃升华,得到绿色蒸气。它和空气中的灰尘接触后,遇光即被还原为硒单质而变红
  • 遗传学分支遗传学,它涉及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或生物体(如支配地位和表观遗传学)背景下的基因行为、从父系到后代的遗传模式以及基因分布、变异和种群变化。
  • 九鬼周造九鬼 周造(1888年2月15日-1941年5月6日),生于日本东京,为日本著名哲学家,为京都学派成员之一。其父为九鬼隆一男爵。毕业于东京大学哲学系,后至欧陆游学,在德国,他参加了埃德蒙德·胡
  • 埃弗拉伊姆·马尔科维奇·斯克良斯基埃弗拉伊姆·马尔科维奇·斯克良斯基(俄语:Эфраим Маркович Склянский,1892年8月12日-1925年8月27日)苏联革命家、政治家,十月革命时任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
  • 巴扎罗夫巴扎罗夫(俄语:Бзаров)是一个俄语姓氏,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