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巡洋舰

✍ dations ◷ 2025-11-12 23:14:12 #轻巡洋舰

轻巡洋舰或轻型巡洋舰(英语:light cruiser),是巡洋舰的一种,一般指在排水量、装甲和火力等方面优于驱逐舰但弱于重巡洋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海军条约制约下所出现的舰种分类。一般来说装有比驱逐舰略强(或同等)口径的主炮,作为驱逐舰队领舰,承担反水面小型舰与殖民地巡逻任务等,后来因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出现搭配而让负担任务多元化,针对日益严重的空中威胁还衍生出“防空巡洋舰”等亚种。

轻巡洋舰的前身为防护巡洋舰,自1879年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了一系列的蒸汽动力的小型巡洋舰,虽称防护巡洋舰,各主要海军强国对于如何在中型舰的有限吨位上配置装甲各有其设计哲学,因此产生了不同亚种的设计。

但回到名词概念来诠释时,巡洋舰概念本身便相当暧昧,只要具有足够火力与速度来独力执行任务,几乎所有的中型军舰都称做巡洋舰。直到1911年,英国才建成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轻巡洋舰——林仙级。该级舰吨位3750顿,使用油煤混烧锅炉达到极速28.5节,主炮为2门6吋(152毫米)后膛速射炮,装有鱼雷发射管,水线装甲带厚3吋(76.2毫米),这样的军舰在舰队中主要定位是执行侦察任务,或在大西洋上攻击德国的破交舰。

此级舰成功创造出当时中型舰艇的平衡折衷设计观:以相对较小的吨位塞入强劲动力获得各国巡洋舰或战舰难以追击的航速、具有足够消灭驱逐舰及同等巡洋舰的火力、及不会被驱逐舰或是伪装破交舰主炮轻易击破的装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的轻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3,500至5,000吨左右,通常装备2门6英寸(152毫米)主炮,或8门4英寸(100毫米)炮。

在一战期间,各国也复制英国概念建造吨位相近的巡洋舰。巡洋舰这时要面对的敌人就是设计概念都类似的敌舰,为了确保有能力消灭敌方目标,巡洋舰再度重武装、大型化发展;1921年,海军强国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规定,所有巡洋舰排水量不得超过10,000吨,主炮口径不得大于8英寸(203mm),巡洋舰自此后开始有明确的量级定位;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则更加明确地划定了轻巡洋舰规格必须在排水量1万吨以内,主炮不超过6.1英寸(155mm),主炮6.1英寸至8英寸间的则是重巡洋舰,这个时代海军列强所研制的巡洋舰统称为条约级巡洋舰。

在日本退出《伦敦海军条约》后,海军列强开始重启巡洋舰建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都建造了大量的轻巡洋舰,比如美国的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8艘)和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27艘)等,而重巡洋舰完工数量则较少。这主要是由于航空兵的崛起,大型军舰能提供的打击力找到替代方案,量产的水面舰就朝向规模与有限功能发展,较小型的军舰反而相对来说比较经济;且轻巡洋舰毋须厚重装甲,因此材料加工较为容易,施工期较短易于量产;且具有足够的吨位与弹性塞入大量武装,提供舰队警戒和防空火力。这时期的轻巡洋舰排水量在3,000吨至10,000吨左右;主炮口径则介于5英寸(127毫米)至6.1英寸(155毫米)不等,但绝大多数轻巡洋舰都装备6英寸主炮;由于排水量限制,装甲一般来说比较薄,所以抗打击力较差,战损率亦较高;而航速则一般都在30节以上。

不过将轻巡洋舰作为舰队防空中主力的国家也仅有英美等国,如日本帝国海军等仍然将轻巡洋舰作为指挥驱逐舰队实行大规模鱼雷战的领队舰。

战争结束后,各国大量的军舰都被拆毁或用于武器试验。而随着导弹以及雷达的出现,巡洋舰的任务可用更小型的驱逐舰以及巡防舰执行,“大舰巨炮”已不再成为海上巡弋的必备条件,因此搭载重炮的巡洋舰虽然仍保留编号,但新造的巡洋舰遍不再分轻/重等分类。二战结束后,主要海军国家都仍维持了大批巡洋舰,但是1950 年代海军导弹化与电子化时,万吨出头的巡洋舰无论就容积或是电机出力都不够容纳原始的大型电子机材,在重要性下降后1960年代这些船只逐渐降为预备役或直接退役拆解。

197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科技的进化部分长距离搜索雷达可装在一万吨船舰船体上,一些曾经是海洋国家的小国,如荷兰便对旗下的轻巡洋舰执行改装实施有限的导弹化持续延役;但如美国等财政状况较为宽裕的国家则持续进行万吨级军舰的建造工程,这些军舰有些仍维持巡洋舰编号,有些是以驱逐舰名义服役,但是在她们的任务目标与二战时期的轻巡洋舰是相同的。

秘鲁海军所属的格劳海军上将号轻巡洋舰(英语:BAP Almirante Grau (CLM-81))是最后一艘除役的轻巡洋舰。此外,另有四艘轻巡洋舰作为博物馆船(英语:Museum ship)被保存了下来,分别是:

相关

  • 游离态游离态是指元素存在的一种状态,与化合态相对。特别地,如果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那么其状态即被称为游离态。游离态物质,即是单质,如游离铁(Fe),游离硫(S)等。通常来讲,绝大部分元素
  • 王佛松王佛松(1933年5月23日-),广东省兴宁市人。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中国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澳大利亚大陆板块坐标:26°S 141°E / 26°S 141°E / -26; 141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列表巴布亚新几内亚城镇列表(英语:List of cities and towns in Papua New Guinea by population)澳大利亚洲又叫
  • 分子束外延分子束外延(英语: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是使单晶材料生长的一种方法,由贝尔实验室的J. R. 亚瑟(J. R. Arthur)和卓以和(Alfred Y. Cho)于1960年代后期发明。分子束外延于高真
  • 阿卜杜勒·塔里卜·扎基阿卜杜勒·塔里卜·扎基(1960年-1998年),阿富汗哈扎拉族政治家和圣战主义者。他生于巴米扬省,也是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的成员。他在1994年至1998年出任巴米扬省的省长。他在1998
  • 六羰基铬六羰基铬是一种配位化合物,化学式为 Cr(CO)6。它在室温是个固体,并且有着较高的蒸汽压,易升华。六羰基铬中的铬原子的化合价为零。 它是一个均配物,所有羰基是等价的,其结构为八
  • 盖利博鲁鲁·穆斯塔法·阿里盖利博鲁鲁·穆斯塔法·阿里(土耳其语:Gelibolulu Mustafa Âlî,1541年4月28日-1600年)是奥斯曼帝国的诗人、作家、史学家。其一生大约有55部著作。此外,他还绘制了一些插画,而在
  • 国际网球名人堂国际网球名人堂(英语: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位在美国罗德岛州纽波特的纽波特赌场(英语:Newport Casino),其成立目的是为了荣耀对网球运动具有杰出贡献的球员和人士。
  • 艾西斯福德鳄属艾西斯福德鳄属(属名:)是真鳄类动物的一属,是现代鳄鱼的近亲,生存于白垩纪的澳洲。在90年代中期,正模标本(编号QM F36211)发现于澳洲昆士兰州内陆的伊西丝镇,该地属于温顿组(Winton Fo
  • 大窝山大窝山,位于台湾苗栗县南庄鄉东河村与新竹县五峰乡桃山村交界处的一座山峰,峰顶海拔1,642米,属于加里山山脉北棱线上的山峰。以下为沿此山主要棱线分布的周边山岳:周边山岳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