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三号

✍ dations ◷ 2025-11-10 09:38:28 #天问三号

天问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组织的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一项正在计划实施中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该任务计划于2028年发射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采集样品后于2031年返回地球。

天问三号任务目前正按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如果按计划完成,天问三号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16年1月11日,中国的首个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同年,中国政府发布了《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其中“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中包括了“火星采样返回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

2018年,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兆宇表示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施四次重大行星际任务,包括火星绕落巡探测任务(后来的天问一号)、小行星采样返回和主带卫星绕飞探测任务(天问二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统探测任务(天问四号)。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宣布了行星探测工程的名称与图形标识,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同年12月,中国探月工程的嫦娥五号成功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完成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2021年,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顺利完成火星环绕、着陆与巡视,取得圆满成功。月球采样返回与火星环绕、着陆与巡视的顺利完成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关键技术,为火星采样返回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2022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透露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名字为“天问三号”。

天问三号的整体任务流程将与嫦娥五号的月球采样返回过程类似,依次为:

与月球采样返回不同的是,天问三号任务所需要的探测器将分为两个组合体分别发射,两个组合体分别为轨返组合体(轨道器加返回器)和着上组合体(着陆器加上升器)。

根据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孙泽洲在2022年6月的演讲,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候选方案有两个。两者的轨返组合体发射时间大致相同,但着上组合体的发射时间不同,分别为2028年5月与12月。前者路途耗时较短,但着陆时节为火星秋分,可能面临较恶劣的火星尘暴季节。后者耗时较长(26个月),但着陆时节为火星春分,采样工况条件相对较好。

相关

  • 下沙下沙高等教育园区位于杭州东部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是浙江省最大的高等教育园区。于2001年正式成立。园区占地10.91平方公里,拥有14所包括理工科、文科在内的高等学校。
  • 开元之治开元之治,亦称为开元盛世和开天盛世,是唐朝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治国头三十年,以开元作为年号,那时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
  • 保罗·高施密特保罗·爱德华·高施密特(英语:Paul Edward Goldschmidt,1987年9月10日-),绰号“戈尔迪(Goldy)”是美国职业棒球圣路易红雀队的一垒手。他在2011年首次亮相于大联盟在响尾蛇队,2013
  • 坂口佳穗坂口 佳穗(日语:坂口 佳穂/さかぐち かほ 、1996年3月25日-),日本沙滩排球运动员。就读武藏野大学。。宫崎县串间市出身。受父亲是排球会教练的影响,小学1年级开始接触排球。小学
  • 自我搜寻自我搜寻(Egosurfing)(亦称为自我漫游、虚荣检索、自我检索、自我google、google自己)是指在互联网、媒体、论文中搜寻自己的本名、笔名、代称。越来越多人喜欢在诸如Google的热
  • 洪丕谟洪丕谟(1940年-2005年),中国学者、书法家。1940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父亲洪吉求,法国文学博士,海上收藏家。1958年,考入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大专班。曾行医近20年,精通中医临床
  • 蒋忠新蒋忠新(1942年2月15日-2002年10月7日),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人。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毕业,师承金克木、季羡林。他翻译了《摩奴法论》
  • 浅野温子浅野温子(1961年3月4日-),日本女演员,东京都出生。丈夫是日本广告界著名脚本作家兼作词家鱼住勉,儿子则是NHK主播鱼住优。毕业于东京都立上野高等学校。被誉为日本“趋势剧Trendy
  • 百捷租车百捷租车公司((英文)Budget Rent A Car System, Inc.)是一家属于汽车租赁的跨国企业,母公司为美国安飞士·百捷集团(Avis Budget Group, Inc.)。创办人莫里斯·莫金(Morris Mirkin)于
  • 加勒比岛屿列表本列表收录面积较大的加勒比地区岛屿。详细列表请参看各国岛屿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