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维新

✍ dations ◷ 2025-04-27 04:53:56 #1861年出生,卒年不详,台湾教师,台湾清治时期人物,台湾日治时期人物,蓝绶褒章获得者,宜兰人,林姓,台湾绅章附与人物

林维新(1861年-?),一名万有,宜兰头围人,清代秀才、塾师,曾率军抗日,后归顺台湾总督府,以开发叭哩沙致富,成为与日方友好的仕绅。

清光绪19年(1893)通过院试,在福州等待秋闱。

明治28年(1895)返台,日军入台之际并未起事,后因遭诬陷通匪而躲避山林。

明治29年(1896)1月1日,与林李成等人共谋举事,林维新率军围攻宜兰城,史称“元旦事件”。

明治29年(1896)11月23日,林维新率其部下林荣于宜兰宪兵屯所归顺日方。

明治30年(1897)4月,因在领取归顺证明时受日警羞辱,愤而逃往厦门,并接济仍在台湾的“土匪”。

明治32年(1899)返台,再度请降,前往开发叭哩沙。

明治33年(1900)任宜兰厅嘱托。

明治37年(1904)任通译、宜兰公学校教师。

明治38年(1905)领受绅章。

明治41年(1905)任叭哩沙庄长。

明治43年(1910)任叭哩沙区长。

大正4年(1915)领受钦定蓝绶褒章。

《忠诚和反逆之间》引述宜兰耆老黄益成的口述:“他们(指有前程有功名和仕绅之辈)的前程顿时化为乌有,而且朝不保夕,他们没有新的资讯,对未来充满茫茫不安,于是有人逃出城外,筹组“义军”抗日矣。”,认为林维新也属于这群人,因而起事。

林维新在归顺日方后,受日方支持,前往叭哩沙(今宜兰县三星乡)开发,并藉经营农、林、矿业致富。《台湾列绅传》记载其当时(1916)资产达30000圆,并称林维新“笃志于地方产业振兴,开垦荒芜,招来农户,设埤圳,便灌溉,山林经济,此中最佳。”

《台湾列绅传》称其“资性仁明谦恕,神品温秀,学识该博,属辞亦精妙,夙驰名于骚坛。”

相关

  • 莎孚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630BC-570BC),古希腊的女同性恋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著有诗集九卷,大部分已散轶,现仅存一首完篇、三首几近完篇
  • 摩尔分数(化学中对摩尔分数 x i {\displaystyle x_{i}} (英语:Mole fraction)的定
  • 贪念贪(梵语:lobha,或rāga,巴利语:lobha,藏文: 'dod chags),佛教术语,意思为依恋、热切的想要、渴望、贪婪,是一种心情状态,热衷与贪图于世间三有的事物,希望获得与保有,但终是受挫。它的根源
  • 嘉穆瑚觉罗氏,名真奇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亦作“绰奇德和母”、“德和母妈妈”。世居嘉木湖地方 (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苏子河流域) 。满洲正白旗人。明末茅瑞征著《东夷考略》称其为真奇。
  • 贝尔格拉诺德语贝尔格拉诺德语(德语:Belgranodeutsch)是一种混合德语和西班牙语、用于移居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德国人后代之间语言,尤其通行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贝尔格拉诺区。这个名称
  • 阿提卡希腊语阿提卡希腊语(英语:Attic Greek),又称雅典希腊语,是一种古希腊语方言,在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使用。在诸古希腊语方言中,它最类似于后来的希腊语,并且是“古希腊语”课程所研习
  • 前进报 (德国社民党)《前进报》(德语:Vorwärts)是德国社民党的机关报,设立于1876年,1891年哈雷大会后成为日报,现在为月刊,以邮寄形式寄给每位社民党党员。该报最初合并自“爱森纳赫派”(德意志社会民
  • 杜联喆杜联喆(1902年-1994年),又名杜连喆;别名杜豆。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及后赴美国留学,成为旅美汉学、历史学者。以明清史见长。天津杨柳青镇人,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学系,获文学士学
  • JingleJingle是广告宣传的术语,其具体意思可以说是具有宣传作用的顺口溜。在华语的广告业界并没有对这术语的汉语翻译出来。业界人士多数直呼“Jingle”或有些人会以“叮当”或“顺
  • 内藤赖宁内藤赖宁(日语:内藤頼寧/ないとう よりやす ,1800年3月23日-1862年11月23日)是日本幕末大名,信浓高远藩第7代藩主,高远藩内藤氏第12代。宽政12年2月28日(1800年3月23日),赖宁作为信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