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油菌

✍ dations ◷ 2025-04-12 08:29:29 #药用真菌,乌茸菌属

乌鸡油菌(学名),又名乌茸菌或乌舞茸,是一种革菌科真菌。它们是单型的,即属内只有它们一个物种。它的孢子台形状独特,蓝紫色的伞状帽像是一束束的,底部皱褶至蕈柄。

乌鸡油菌的分类曾有多次改动,不论是在科或属的层级。它们的生长地包括北美洲及东亚的温带针叶林。它们是可食用菌,现今也有栽种作商业用途。乌鸡油菌内含生物活性的polyozellin,可以用来抑制胃癌。

乌鸡油菌最初是于1899年由Lucien M. Underwood所描述。他将之分类为鸡油菌属中的新物种,但指它有可能是属于另一属。于1910年,William Murrill认为乌鸡油菌的蕈柄结构独特,并将之分类在全新的属中。于1920年,Curtis Gates Lloyd从日本获得的乌鸡油菌标本看为另一新物种,并命名为。

但是后来要到1937年在加拿大魁北克才再发现乌鸡油菌的标本。翌年,Paul Shope认为一属是多余的,并指乌鸡油菌的孢子台与喇叭菌属的不谋而合。于1939年,Lee Overholts指前两名学者都忽略了Calvin Kauffman于1925年就从洛矶山脉及喀斯喀特山脉采集回来的标本的研究。Calvin Kauffman相信乌鸡油菌其实是生长在极端环境的陀螺菌,所以并不赞同将之分类在喇叭菌属中。Alexander H. Smith及Elizabeth Morse于1947年将乌鸡油菌分类在鸡油菌属下新的组中,但仍指出它们有独特于此属的孢子。

1953年,今関六也发现乌鸡油菌的孢子呈亚球形及有结节,是其他鸡油菌属所没有的。而这种特征却在革菌科中非常普遍,加上乌鸡油菌本身也像其他革菌科般呈深色、带有强烈的气味及含有革菌酸,所以他建议将乌鸡油菌分类在新的Phylacteriaceae科中。但这建议却未得到学界的接受,例如川村清一于1954年就将之分类在革菌属中。

于2009年,真菌索引(Index Fungorum)及MycoBank都将乌鸡油菌列在革菌科下。属名的希腊文意思是“很多分枝”;种小名则指“很多块”,是参照其复杂的子实体结构而取的。

乌鸡油菌是一种鸡油菌。子实体呈扇或漏斗状,在地上一束的生长,一束的直径可以达1米,平均则有30厘米。

个别的伞状帽长阔各有3-5厘米,呈紫黑色,边缘白色及蓝绿色。表面有多个同心的环状绒毛,边缘有一层纤细绒毛,帽散开及成波浪状。底面有子实层,子实层呈薄而密的皱褶,一般呈与表面相同或较淡的颜色。在不同的位点也有发现不同的颜色,例如在阿拉斯加的乌鸡油菌都是呈乌黑色的,而底部呈深灰色。

子实体可以高15厘米及阔10厘米。蕈柄呈深紫黑色,表面光滑无毛,且与基部融合。蕈柄阔1.5-2厘米及长达5厘米。菌髓呈深紫色,质感柔软及易脆。孢子印是白色的。

孢子接近球状至椭圆形,表面有细小的结节覆盖,大小约为6–8.5×5.5–8微米。微观下孢子是透明的,在氢氧化钾下孢子会变为绿色。孢子并非淀粉质,所以在梅瑞氏染剂下不会转变为蓝色。囊状体呈丝状,阔3-4微米,长28-40微米。菌盖皮层是由菌丝组床,在氢氧化钾下会转变为橄榄绿色。它们有扣子体,但并非所有隔膜也有。孢子台的大小为32–38×5–6微米,有四个孢子。

灰喇叭菌也像乌鸡油菌般有黑色的子实体及光滑的子实层,但其肉较薄,子实体呈柱状及灰至黑色。芳香喇叭菌倾向一束生长,但却是呈橙色而不是蓝色的。钉菇的形状及形态很像乌鸡油菌,但肉质较厚,且是呈浅紫色至粉红色。

乌鸡油菌是外生根菌的,即菌丝与植物的根部共生,而菌丝一般不会穿透根部细胞。乌鸡油菌生长在云杉属及冷杉属的针叶林,尤其是在较高的海拔。它们很多时都于夏天及冬天生长。

乌鸡油菌分布在北部及山区,较少会见到。在美国缅因州、俄勒冈州、科罗拉多州及阿拉斯加、加拿大魁北克省及英属哥伦比亚、中国、日本及韩国。其他真菌也有类似零散的分布。乌鸡油菌也有在夏洛特皇后群岛培植作商业用途。

乌鸡油菌是可以食用的,在亚洲各国如韩国、日本及中国都有出售。在北美洲,有时会采集它们作为娱乐及商业而用途。乌鸡油菌的味道一般,带有香味。David Arora指它们的味道不及。子实体可以风干保存。

乌鸡油菌可以分解出polyozellin,能抑制阿尔茨海默氏病中处理蛋白质的脯氨酰内肽酶。所以科学家都希望透过研究这些物质来发展治疗方法。从乌鸡油菌的抽取物中发现有类似polyozellin二苯并呋喃的衍生物,包括kynapcin-12、-13、-28、及-24。

乌鸡油菌的描取物具有压抑胃癌的效用。只要吃低浓度(约0.5-1%)的乌鸡油菌抽取物,就可以促进谷胱甘肽转硫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且可以增加谷胱甘肽的分量。这些抽取物也可以扩大肿瘤蛋白53的基因表现。肿瘤蛋白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可以保护基因组免受破坏。polyozellin也具有抗癌的特性。

相关

  • 尿布疹尿布疹(英语:Diaper rash, Irritant diaper dermatitis),是指在婴儿的肛门附近、臀部、会阴、生殖器、和大腿根皱褶处等直接接触尿液、粪便的部位皮肤,出现发红发炎的现象,有散在
  • 摩擦力摩擦力(英语:friction)指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对滑动时抵制它们的相对移动的力,是经典力学的一个名词。广义地,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也受到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情形:摩擦力来
  • 首席大臣首席大臣(英语:First Secretary of State),为英国政府中的一个荣誉头衔,意味其担任者比所有国务大臣高级。如副首相从缺,此职位实际上履行副首相的职务及成为英国政府中第二把交椅
  • 晶状体核晶状体,又称晶珠,是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也是唯一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为一个双凸形扁圆体,包以透明被囊。晶状体在角膜与虹膜之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前,其周缘部被晶状体悬器(睫状
  • 托米河托米河(明代称脱木河、清代称托摩河)是俄罗斯的河流,由阿穆尔州负责管辖,属于结雅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长433公里,流域面积16,700平方公里,河水主要来自雨水,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结冰。
  • 等离子体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是研究等离子体性质的物理学分支。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是由电子、离子等带电粒子及中性粒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宏观上表现出准中性,即正负离子的数目基本相等,整
  • 非洲猬目非洲猬目(Afrosoricida),又名非洲鼩目,是包含了南部非洲的金毛鼹及马达加斯加与非洲的马岛猬的目。一些科学家会使用Tenrecomorpha来表示马岛猬/金毛鼹的分支,但证据显示非洲猬目
  • 埃利奥特·罗斯福埃利奥特·布洛克·罗斯福(Elliott Bulloch Roosevelt,1860年2月28日-1894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狄奥多·罗斯福的胞弟,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妻子埃莉诺·罗斯福的父亲。埃利
  • 费米耦合常数费米耦合常数记为 G F {\displaystyle G_{F}} 是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 和 W 是W玻
  • 克勒丹克勒丹是一种传说生物,出现于毕华流的作品《桑梓荒原记》内。木妖语,意译为“会飞的恶魔”,即是五堆木妖的“虫堆”堆头追克艾海养育的异兽。双头、双翼、四足,在心农卷第一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