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承恩(1742年-1809年),字芝轩、一字慎之,江苏江宁人,清朝大臣。
生于乾隆七年壬戌(1742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式辛巳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擢拔为侍讲。出京为江西广饶九南道,再升迁为直隶布政使。
乾隆五十四年,擢陕西巡抚,负责剿匪。秦承恩依附和珅。
嘉庆元年,白莲教教匪起荆、襄,承恩率师赴兴安筹防。
嘉庆五年,和珅垮台,秦承恩被遣戍伊犁。
嘉庆七年(1802年)释还。历任直隶通永道,擢江西巡抚,迁左都御史仍署巡抚事。
嘉庆十一(1806年)年,授工部尚书,同年六月改刑部尚书署直隶总督,嘉庆十三年春,北京城发生“敏学事件”,黄带子宗室爱新觉罗敏学大闹步军统领衙门,秦承恩捏造事实为敏学开脱,被革去刑部尚书一职,降翰林院编修,留在文颖馆效力。终官司经局洗马,三品卿衔。
嘉庆十四年(1809年)卒。
先祖秦桧,南宋宰相。父秦大士。
有子秦耀曾、秦念曾,兄弟翰林院侍讲学士礼部尚书衔秦承业为爱新觉罗旻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