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病

✍ dations ◷ 2025-02-23 10:35:08 #哈夫病
哈夫病(Haff disease),亦称Haff病, 是一种可能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引起骨骼肌肿大并破损,并会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疾病。一般发病于24小时内进食过鱼的人群中。该病于1924年在波罗的海沿海城市柯尼斯堡周边地区首次发现,当地人民称之为Haff。随后十五年,大约一千例病发于人、鸟与猫,通常发生于夏秋季节,而且发生在进食鱼类之后。 在那之后,只有零星的病例报告,绝大部分都发生于苏联和德国。1997年,在加利福尼亚和密苏里州发现6起病例,所有病人发病前均进食了大口胭脂鱼(Bigmouth buffalo)。2010年中国南方出现20多人食用小龙虾后发病的事件,官方调查为高度疑似哈夫病。目前仍然没有弄清明确的致病毒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追查致病源的过程中,调查到相同产地的其他鱼类体内存在一种可溶于己烷(即非极性脂类)的物质,会引起小鼠产生类似的症状。其他鱼类中常见的食物毒素均未被发现。 该物质无法通过烹饪灭活,所有6起病例均是进食的烹饪或煎炸的鱼。 有人提出沙海葵毒素的致病机理可能与此类似。也有人提出致病毒素可能是一个硫胺酶。(即可能会造成硫胺即通常所说的维生素B1的降解)。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相关

  • 北美洲北亚ç¾åˆ©åŠ æ´²ï¼ˆè‹±è¯­ï¼šNorth America;字æºï¼šäºšç¾åˆ©å“¥Â·ç»´æ–¯æ™®è¥¿ï¼‰ï¼Œç®
  •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扫墓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称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
  • 维尔纳综合症维尔纳综合症(Werner syndrome,缩写WS)又称成人早衰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衰症,1904年由德国人 Otto Werner 首先报道,患者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的、编码DNA螺旋酶
  • 设计保障安全设计保障安全(Safety by design)是一个概念及运动,鼓励营建管理者及产品设计者在设计开发阶段就将健康及安全风险纳入设计考量。此概念支持品质、程序及成本的观点,安全性在设计
  • Mixed amphetamine salts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4-羟二乙基色胺4-羟二乙基色胺(英语:4-hydroxy-diethyl-tryptamine,也被称为CZ-74、ethocin或4-HO-DET)是一种需时适中的致幻剂和迷药。 4-HO-DET是色胺的取代物,与脱磷酸裸盖菇素和4-羟二异丙
  • 磅湛省磅湛省(高棉语:ខេត្តកំពង់ចាម,罗马化:Khêt Kampong Cham,高棉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孟加拉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孟加拉语: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 বাংলাদেশ,Gônôprôjatôntri Bangladesh),通称孟加拉国(বাংলাদেশ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
  • 后设后设一词在台湾的使用是用来作为英文meta字首单字的翻译,在中国大陆多翻译为“元”,例如metadata便翻译为后设资料、metadrama翻译为后设戏剧等。由于meta的观念翻译上相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