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浸渍法

✍ dations ◷ 2025-08-02 19:06:27 #二氧化碳,酿酒学

二氧化碳浸渍法(英语:Carbonic maceration)是一种在压榨前将葡萄完全发酵的葡萄酒酿制技术,常用于法国薄酒莱葡萄酒。在这种酿制法中,不会像通常那样先分离葡萄的皮与果肉,而是直接对完整的葡萄进行发酵,即在密封容器中加入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创造无氧的环境。二氧化碳渗入葡萄,加速其发酵。虽然如此,位于发酵桶底部的葡萄还是会因重力的缘故而被压碎,从而进行通常的发酵。这样产出的葡萄酒有较少的鞣酸、可以立即饮用,但因为缺少陈化而缺失了风味。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博酒莱新酿葡萄酒这类的酒从摘取葡萄到装瓶总共只需六周不到。

除去薄酒莱葡萄酒之外,法国朗格多克葡萄酒和罗讷葡萄酒偶尔也会采用二氧化碳浸渍法,以此酿出的葡萄酒会被标以“Nouveau”(新酿)的标签。 此外这种方法多用于红酒。

半二氧化碳浸渍法是先用二氧化碳浸渍法酿制一段时期后再换用常规方法的技术,博酒莱新酿葡萄酒也会使用这种技术来酿造。由于容器密闭的缘故,历史上大多数葡萄酒实际上都无意识地使用了这种混合方法。容器越深,越容易产生无氧环境,从而使得常规方法自动转化为二氧化碳浸渍法。

相关

  • 烧是烹调方法之一。是先将主料用煮、炒、煎、炸等方法烹熟后,加调味品和清汤,煮沸后用中到小火烧入味至酥烂,再旺火收汤。有的时候勾芡,不勾芡者称为干烧。烧的分类有:红烧、白烧
  • 纳萨尔派纳萨尔派(英语:Naxalite或Naxal)是印度各个拥护毛主义、主张武装反抗当局的政党和组织的总称,目前,最大的纳萨尔派组织是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纳萨尔派得名于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纳
  • 生物相生物相(英语:Biota (ecology)),又译作生物群与地方生物志,是指一地区或时代的生物总合。地球上的生物相生活在生物圈里。一般来说,不会将人类放入生物相的分类中。
  • 皮克特冲锋皮克特冲锋(Pickett's Charge)为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盖茨堡之役的最后一天(1863年7月3日),南方邦联军罗伯特·李将军下令向墓园岭(Cemetery Ridge)的北方联邦军乔治·米德少将所发动
  • 周正之周正之(1940年7月30日-),中华民国陆军中将、美国国际大学企业研究所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进修生、政治人物,曾任陆军206师长、国防部后勤次长兼采购局局长、
  • 九连山九连山位于广东北部,东江西北岸,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其东北面与江西省交界,向西南延伸到北江边的清远飞来峡等地。这是由花岗岩侵入砂页岩构成的一列山脉,是赣江与东江,东江与滃
  • 安东尼·潘涅库克安东尼·潘涅库克(Antonie Pannekoek 1873年1月2日-1960年4月28日)荷兰天文学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社会革命家,委员会共产主义(英语:council communism)的主要理论家。多次出国观
  • 博伊西国家森林博伊西国家森林(英语:Boise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8年7月1日建立,位处爱达荷州,占地面积约2,203,703英亩(8,918.07平方千米),最近的城市为博伊西。
  • 尤溪县尤溪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三明市所辖。东邻闽清县和永泰县,西连大田县和沙县,南接德化县,北毗南平市延平区,有“闽中明珠”之称,理学家朱熹的诞生地。面积3463平方千米,居全省各县(市、
  • 东义州西魏大统二年(536年)设置的州,治卢氏县(今河南卢氏县城关镇),领义川、朱阳等郡。北周领义川一郡。隋开皇三年(583)改名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