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狒狒

✍ dations ◷ 2025-04-04 11:34:52 #阿拉伯狒狒
阿拉伯狒狒(学名:Papio hamadryas),也叫埃及狒狒,是狒狒属的一种,主要分布在红海南岸的埃及、苏丹和厄立特里亚,以及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在红海北岸的阿拉伯半岛也有阿拉伯狒狒的栖息地,但目前不清楚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狒狒是从非洲自然迁徙还是人为带过去的。在埃及,阿拉伯狒狒被认为是智慧之神托特的随从,因此是一种神圣的动物。阿拉伯狒狒在体型上具有明显的雌雄二型性。雄性平均体重为20—30千克,而雌性平均重10—15千克,仅为雄性的一半。另外,雌性周身长有棕色的毛发,而无鬃毛。雄性的毛发带银白色,有着显目的鬃毛。阿拉伯狒狒的脸部是红色的。阿拉伯狒狒主要生活在半沙漠地带。它们的活动范围内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以及陡峭的悬崖供它们栖息。阿拉伯狒狒的社会系统为一夫多妻制,最小的单位为一个家庭(group)。一个家庭由一只雄性和2—11只雌性组成。在白天觅食时,2—3个家庭通常会组成一个族(clan)一起行动。而一个族里的雄性狒狒通常都有血缘关系。在有需要时,数个族群会聚在一起组成一个伙(band)。而在夜间憩息时,多个伙会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群(troop)。群的大小可高达750只成年及幼年的狒狒。当雄性狒狒达到性成熟的年龄时,它们会尝试吸引或强行抢夺其它雌性狒狒以组构自己的家庭。无法找到交配对象的雄性也会暂时依附在现有的家庭下。而一个家庭内的雌性也有不同的地位。通常会有一只“元配”比其它雌狒狒更经常陪在领头雄性身边。阿拉伯狒狒是日间活动的杂食动物,主要靠挖取草的种子以及植物的根、根茎和块茎为食,偶尔也吃水果、花叶、昆虫和小型的脊椎动物。它们在地面上用四肢行走。在夜间,阿拉伯狒狒睡在15—25米高的峭壁上岩石突出的部分。阿拉伯狒狒的天敌豹在它的栖息地已近乎匿迹。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人类。农地的扩展正在侵犯它的自然栖息地。由于狒狒也会挖取农作物,因此经常被当地人当作害物被驱赶,甚至猎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阿拉伯狒狒定为保护现状近危的动物。(1996年评估)在2008年重新评估,该物种广泛且丰富,并且没有主要的威胁而导致数目显著下降,因此成为现状无危的动物。

相关

  • 环利尿剂环利尿剂(英语:Loop diuretics),又称袢利尿剂,是利尿剂的一类。此类药物作用在肾脏中亨利氏环(英语:Loop of Henle)的上行支(thick ascending limb, TAL)。
  • 专职型 APCs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也称为抗原提呈细胞、辅佐细胞或抗原呈现细胞,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将抗原物质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辅佐细胞。AP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
  • 人类腿部,或称人腿,一般指的是人体的整个下肢部分,包括足部、大腿甚至髋关节等。然而,人体解剖一般谈及“人腿”时,指的只是从膝盖到脚踝的这一段下肢,也称“小腿”。腿部在站立以
  • 肌腱退化肌腱病变(英语:Tendinopathy),又称肌腱炎(英语:Tendinitis)或肌腱退化(英语:Tendinosis),是一种肌腱的疾患,可造成疼痛、局部肿胀、与功能障碍。典型的疼痛会随着肢体动作而变得明显。好
  • 三氧化碳三氧化碳(CO3)是一种不稳定的碳氧化合物。三氧化碳有多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对称性分别为Cs、D3h和C2v。经过研究,C2v这种分子结构是CO3分子的基态结构。三氧化碳与碳酸根(CO3
  • 钴胺素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
  • 曲钦岳曲钦岳(1935年5月21日-),山东牟平人,中国天文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1935年5月生。曾先后就读于烟台经纶街小学、青岛九中、青岛一中。1953年考入南京大学天文
  • 白三烯A4白三烯A4(英语:Leukotriene A4)是一种白三烯。白三烯A4水解酶可将其水解为白三烯B4,白三烯C4合酶可将其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白三烯C4。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
  • 超级胞超级胞(英语:Supercell)是雷暴的一种,拥有深厚、持续旋转上升气流(英语:Vertical draft)的中气旋(英语:Mesocyclone)。由于这个原因,这些雷暴有时被称为旋转雷暴(rotating thunderstorms
  • 公使公使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