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阶三角形镶嵌

✍ dations ◷ 2025-04-03 17:04:26 #镶嵌,双曲面镶嵌

在几何学中,七阶三角形镶嵌(英语:Order-7 triangular tiling)是一种由正三角形拼合,并且以七个三角形为单位,重复排列组合,并让图形完全拼合,而且没有空隙或重叠的几何构造。

七阶三角形镶嵌每个顶点有七个正三角形,因此每个顶点的角度为60×7=420度,超过360度,因此无法在平面构造,是一种双曲正镶嵌,在施莱夫利符号中用{3,7}来表示。

七阶三角形镶嵌的对称群是(2,3,7)三角群,且其根本域为(2,3,7)施瓦茨三角形。这是最小的双曲施瓦茨三角形,因此,由赫尔维茨的同构定理的证明,该镶嵌完全密铺整个赫尔维茨曲面(黎曼曲面与最大对称群),给出一个三角对称群等于其构群为黎曼曲面。

其中最小的是克莱因商(Klein quartic),最对称的3亏格曲面,由56个三角形镶嵌在一起,形成24个顶点,带有168阶的单群对称群,即所谓的PSL(2,7)(英语:PSL(2,7))。所得到的曲面可以反过来多面体化构造进欧几里得空间而得到小立方立方八面体(Small cubicuboctahedron)。

其对偶七边形镶嵌具有相同的对称群,因而产生七边形镶嵌赫尔维曲面。

七阶三角形镶嵌和两种星形镶嵌拥有相同的顶点布局,七阶七角星镶嵌{7/2,7}和二分之七阶七边形镶嵌{7,7/2}。

七阶三角形镶嵌在拓扑上与一系列用施莱夫利符号{3,n}表示的(广义)多面体一直延伸到双曲镶嵌拥有相似的结构:

从威佐夫结构(英语:Wythoff construction)中可得到8种不同的半正镶嵌

相关

  • 氟喹诺酮喹诺酮(英语: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
  • 佩勒姆亨利·佩勒姆(Henry Pelham,1694年9月25日-1754年3月6日),英国辉格党政治家,曾任首相(1743年8月27日 - 1754年3月6日),任内逝世。继任人为其长兄纽卡素公爵。亨利·佩勒姆,佩勒姆男爵
  • 坎巴族坎巴人(Kamba,复数Akamba)是班图人的一支,居住在肯尼亚东部省,向西延伸到内罗毕、Tsavo,向北延伸到恩布。该区域被称作“Ukambani”。根据来源不同,坎巴人被认为是肯尼亚的第三、第
  • 波前波阵面(英语:wave surface)简称“波面”,为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经相同时间所到达的各点所连成的直线、曲线(二维内)或面(三维内)。也就是说,它指的是某一时刻波动所达到的各点所连成的曲
  • 杨梅区杨梅区(台湾客家语四县腔:iongˇ moiˇ kiˊ;海陆腔:rhong moi kiˋ;饶平腔:rhiong moi kiˇ)位于中华民国桃园市南部,现今最大住民族群为客家族群。可分为杨梅、埔心、富冈、高山顶
  • 超链接超链接(英语:Hyperlink)是指超文本内由一文件连接至另一文件的链接。作用与论文中的参考或注释类似,以方便读者随时参考某一词汇的定义。超链接有点像是文学作品中的参考资料列
  • b有毒/b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开天节开天节,韩国每年10月3日庆祝,亦称“民族奠基日”,是纪念朝鲜半岛的历史上第一个政权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建立檀君朝鲜的节日。开天节是韩国的公众假期。是古代朝鲜开始传
  • 施九缎事件施九缎事件,台湾清治时期后期重大民变事件之一,也是台湾建省以来规模最大的民变事件。事件起因为台湾巡抚刘铭传派淡水县知县李嘉棠前往彰化丈量土地时的官民纠纷,当时士绅施九
  • 阿兰·图雷纳阿兰·图雷纳(法语:Alain Touraine,1925年8月3日-),法国社会学家。图雷纳生于滨海埃尔芒维尔。他是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研究主管。 图赖讷最早使用“后工业社会”一词。他的研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