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

✍ dations ◷ 2025-11-11 14:10:12 #龙袍
衮龙袍是中国隋代之后为中国皇帝、皇太子、亲王、郡王,新罗国王、高丽国王、朝鲜国王、王世子、大韩帝国皇帝、皇太子、亲王,越南皇帝、皇太子,琉球国王所穿,绣着龙形图案之圆领袍,穿时配翼善冠。皇帝所穿的又称衮服、衮衣、龙袍、黄袍、吉服,与冕服合称衮冕。衮服最早不是黄色的。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开始穿黄袍的皇帝,《读通鉴论》:“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袍遂为皇室专用之服。清代皇帝穿的龙袍,以明黄色为主,领、袖用石青色金缘镶绲。龙袍上绣有九条龙,其中有一条龙是绣在衣襟里面,《清通志·器服略》谓:“皇帝龙袍,色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亦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北宋戏曲有《打龙袍》。在京剧中,戏衣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五爪龙只能用在象征皇家的黄色龙袍上。

相关

  • ICD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英语:I
  • 太医署太医院,中国古代官署名。秦汉以后设太医令,为掌管医疗;隋唐设太医署;宋代设翰林医官院、元丰改制为医官局,设和安大夫、成和大夫、翰林医官;辽国北面官设太医局,南面官设提举翰林医
  • 克劳斯苯克劳斯苯(Claus' benzene)是描述苯的分子结构的一种假设,由德国化学家克劳斯(英语:Adolf Karl Ludwig Claus)于1867年提出。这种结构又称对位键结构式,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与相邻两个
  • 小眼小眼(Ommatidia),是复眼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细小的独立感光组织,能够分辨光暗及颜色。一个小眼由以下部分组成:其中角膜和晶体圆锥的作用相当于透镜。视网膜细胞带微绒毛的一侧(8个感
  • 尺寸纸张尺寸(paper size)是将纸张的宽高规范成固定的比例尺寸来使用。目前在国际间最常使用的是ISO所制定的标准,并将尺寸冠以编号例如A4、B5等等。在不同年代,全球各地也有当地通
  • 粗野主义粗野主义(英语:Brutalism,又称蛮横主义或粗犷主义)是建筑流派的一种,可归入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当中。主要流行的时间介于1953年到1967年之间,由功能主义发展而来。其建筑特色,是从不
  • 加勒比暖流加勒比洋流(Caribbean Current)为一个沿着南美岸边由东流入加勒比海的温暖洋流。加勒比洋流的源头来自大西洋的南赤道洋流(South Equatorial Current)沿着巴西岸边向北流动。当
  • 亚图姆亚图姆(Atum或作Tem, Temu, Tum, Atem)是埃及神话中的创世神,为九柱神之首。常表现为公牛莫努尔的形象,此外具有蛇、蜥蜴、甲虫、狮子、公牛和姬蜂的外形。传说亚图姆自原始之丘
  • 芽孢乳酸菌凝结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oagulans),又称芽孢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orogene),是一种可以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此种细菌为杆菌,大小约为0.9*3-5微米,具有过氧化氢酶,营养型态
  • 病因不明症病因不明症(英语:idiopathic disease)指的是任何病因不明的疾病。英文词汇idiopathic起源于古希腊语ἴδιος idios "one's own" and πάθος pathos "suffering", idi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