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史理论

✍ dations ◷ 2025-01-23 09:09:39 #生活史理论
生活史理论(Life History Theory)在演化生物学以及生态学上是指有关生物体生活史及生命周期的理论。经过长时间的演化,不同的生物体往往会在繁殖期以及繁殖行为、寿命等方面取得一定平衡,拥有从出生、生长、繁殖,再到死亡的独特生活史。生活史理论的研究者试图通过对不同生物体生活史的研究对他们解剖学和行为学上的现象进行解释。根据生活史理论,生物体的生活史有7个最重要的特征(trait):出生时的大小;生长模式;成熟时的年龄和大小;后代的性别比例、大小,以及数量;繁殖投资(按大小和年龄);死亡时间分布(按大小和年龄);寿命。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生物体会拥有具独特特征的生活史。这个过程称为“权衡”(trade-off),比如,生物体在进化上会倾向于获得最大的体型或最大的寿命,或倾向于繁殖更多后代或提升后代的生存率。在生活史中的繁殖上,会分为两种模式:r模式和K模式。r模式的r指增长率,K模式的K则是指生态系统的最大容纳量。选择以r模式繁殖的生物会一次产生许多后代,以保证快速增长,但后代的存活率一般不高,比如蒲公英就是r模式的典型。而选择以K模式繁殖的生物后代数目相对较少,但因增加了对单个后代的投入,后代的生存率也会提高。灵长类动物就采用了K模式的繁殖。

相关

  • 猫抓病猫抓病是一种由巴通体科的韩瑟勒巴通氏菌(学名:Bartonella henselae)引起的亚急性细菌性疾病,至1950年代则发现此病多经猫抓伤或咬伤而造成感染,主要传播媒介是家猫,主要病发在小
  • 致病菌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部落部落是一种社群,由两个或以上的氏族组成。有的部落在氏族之上还有中间环节胞族。大体来说,一般认为其成员为同一祖先之后裔。他们通常占据于一特定地理区域,拥有文化、宗教、语
  • 壤土壤土(英语:loam)是土壤分类之一。指粘性高的土壤,沉泥和粘土的含有比率大约在25~40%。由壤土构成的地层称作壤土层,日本有著名的关东壤土,其地层群总称关东壤土层。关东壤土是关东
  • 核酸增幅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US (消歧义)US可以指:
  • 锅又称煲,是炊具的一大类,有多种材质和形状作不同烹调方法。常见的类型包括有煮锅、炒锅等等。将食材放在锅内隔火加热,并且以煎、煮、炒、炸等方式烹调食物。一般称为“锅”的
  • SN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英语: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s),是一种用来治疗重度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抗抑郁药。SNRI有时候也用来治
  • 狗粮犬粮,或称狗粮,是人类用来喂养狗的食物。因人类生活型态改变,饲养狗转趋为家中宠物,人类进而发明能长期保存、方便喂食饲料产品,发明至今已有约六十年历史。仅在美国,2007年狗的饲
  • 阿尔伯特·甘瑟阿尔伯特·卡尔·路德维希·戈特希尔夫·甘瑟(德语:Albert Karl Ludwig Gotthilf Günther,亦称Albert Charles Lewis Gotthilf Günther,1830年10月3日-1914年2月1日),又依德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