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祭

✍ dations ◷ 2025-10-03 14:11:36 #日本年度活动,女性,儿童,上巳节,3月节日

雏祭(日语:雛祭り、ひなまつり)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又称人偶节、上巳节(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儿节、桃花节。本来在农历的三月初三,明治维新后改为西历3月3日。

日本平安时代受到中国唐朝上巳节(三月三)的“送厄船”和“曲水流觞”的风俗影响,人们用纸做成人形状,表示自己身体不适便转移到人形上,然后放入河流走。1544年的日本文献上已经有记载关于三月份庆祝节日的情况,但并未提及女儿节,只提及了桃花酒、艾草粘糕等,直到1629年才开始出现在皇宫内,到17世纪后半才开始在坊间流行起来。现在日本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女儿节习俗,在当晚把各式各样的人形娃娃随着河里漂流,祈求健康、平安。

在雏祭这一天,父母会为女儿设置阶梯状的陈列台,由上至下,摆放穿着和服的娃娃,这种娃娃在日本称为雏人形。

精巧的人形娃娃的摆法也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最上阶金色屏风前的两尊穿着豪华的分别是穿着衣冠束带的天皇及穿着厚厚的十二单衣的皇后,传统摆法是从娃娃方向的男左女右,正面看是男右女左,现代常见从娃娃方向看男右女左的方式是明治维新后流行的西化摆法。一般摆人形娃娃分为七个阶级,分别是:

一般需要15个人形娃娃,七阶的台子,加上其他饰品的话,价钱不菲。因此,也就选择阶数较少的台子。如:5阶、3阶或1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数。

不过,大多数的电脑虚拟游戏若是有女儿节摆饰,为求在有限的空间内摆饰能尽量的完整呈现,人偶的摆饰大多数都是四至五阶,只有12个娃娃,即为天皇、皇后、三人宫女、五人乐队、以及左右大臣,若有五阶,第五阶则只摆放牛车、重箱、轿子、樱盆栽、橘盆栽。

由于人形娃娃可以代代相传,当嫁女儿的时候,把人形娃娃和新添购的家具作为嫁妆让女儿带走。女孩第一次过的雏祭,人形娃娃都是母亲娘家方面提供,时至现在,费用的承担,都是有两家平分、对折。有的因为小朋友还小,所以一般都不会买太昂贵的娃娃,反而都是逐年添购补充。如果母亲娘家本身的人形娃娃收藏较好的话,可以传给自己的女儿,也就无需再多花钱了。有些名门世家的人形娃娃历代相传,累积到几十数百个,每年摆饰出来都相当壮观,有的甚至是从江户时代就传下来,有数百年历史,并且被列为国家指定的特别文物,其价值难以估计。

一套普通的人形娃娃约15至50万日圆,更昂贵的高达100万日圆以上。所以近年来有不少人购买只有天皇及皇后的一阶台子,高级一点的则会多买一对亲王与内亲王的人形像,甚至是一套放在玻璃箱里的小型人形,价格相宜,也方便摆设。

通常都在3月3日之前一、二个星期里的吉日开始做准备。最重要的是,一过3月3日就要赶紧把人形收起来,否则,人们相信,这会影响到女孩子的婚期,将来女孩子很难嫁出去。

人形娃娃的摆饰上,第四阶里两名随从中间放置著菱饼、雏霰和白酒等,这些都是女儿节的应节物。

蛤蜊也是在女儿节最常吃到的东西,因为蛤蜊都是两片两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壳一定无法密合,所以就借此来象征女性对爱情的专一。另外还有些料理,譬如清汤、花寿司等等。

对于受到邀请的客人来说,送礼时多选择像桃花和女儿节有关的玩具,或和菓子等去庆祝,当然也可以送礼金。通常都在3月3日前三周的奇数日登门送礼。前往这种场合庆祝的时候,都尽量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以配合整体气氛。

还有回礼通常在节庆完后一个礼拜之内寄出,送的是节庆用的及红白色方块糖的组合礼。现在也有在回礼时,附上一张女儿节当天和人形娃娃合照的可爱照片。

严格来说,像这么劳师动众邀请人家来家里同乐,节庆完后还要回礼等繁重的礼俗,多是第一次为女儿办女儿节的时候,而以后的女儿节就都是较亲近的家人一同庆祝了。

相关

  • 进化树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
  • 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英语: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 MPDs)或称骨髓增殖性肿瘤(英语: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s),是一类骨髓增生过多细胞而形成的疾病。此类疾病与骨髓增
  • Hsub2/subCSesub3/sub硒代碳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碳酸中的氧被硒取代产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H2CSe3。用二硒化碳(CSe2)从金属的硒氢化物(HSe-)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沉淀出紫色的三硒代碳酸盐。通常
  • obsession固着(德语:Fixierung) 是一个 心理学的概念。最初是由弗洛伊德 (1905)提出,用来表示一些人们持续存在不合时宜性的特征。 该概念随后用来表示由童年开始人们的
  • 弗里茨·伦敦弗里茨·沃尔夫冈·伦敦(英语:Fritz Wolfgang London,1900年3月7日-1954年3月30日),犹太裔德国物理学家,杜克大学教授。 他对化学键理论和对分子间作用力(伦敦色散力)的基础性的贡献
  • 褐褶菌目参见内文褐褶菌目(学名:Gloeophyllales)是伞菌纲下的一目。该目下的真菌都是朽木菌,会导致木材的腐朽。这一目仅含褐褶菌科(学名:Gloeophyllaceae)一科,其下又分为四个属。
  • 叶一茜叶一茜(1984年9月3日-),本名叶茜,汉族,中国大陆歌手、演员、主持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大专班,2010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所硕士课程。2005年
  • 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1866年8月20日-1936年10月30日),是明治和大正时代的古董艺术品经销商,山中商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代会长。在成为大阪艺术商人山中吉兵卫的养子、入赘山中家后,他被任命
  • 雅克·皮埃尔·布里索雅克·皮埃尔·布里索(法语:Jacques Pierre Brissot,1754年1月15日-1793年10月31日),他自行采用了德·窝里勒(de Warville)名字,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吉伦特派的领导成员。一些来源称呼
  • 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巴尔·甘格达尔·提拉克(1856年7月23日-1920年8月1日),印度国大党早期领袖之一。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但回避农民土地要求,强调印度教传统,维护种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