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

✍ dations ◷ 2025-09-11 21:36:20 #2011年电子游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使命召唤系列电子游戏,PlayStation 3游戏,Xbox 360游戏,Windows游戏,Wii游戏,任天堂DS游戏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英语:Call of Duty:Modern Warfare 3,台湾译作“决胜时刻:现代战争3”)是由Infinity Ward和Sledgehammer Games共同开发,美国动视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本作是《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的续集,是《现代战争》系列的第三部,《使命召唤》系列的第八款游戏。游戏由Sledgehammer Games、Infinity Ward、Raven Software联手制作。

《现代战争3》是《现代战争2》的续篇,本作将会揭晓“现代战争”系列主角的去向与秘密。全新角色、新科技武器、更加浩大的战争场面,《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将会带领玩家体验到更加真实的现代战争。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由Infinity Ward、Sledgehammer Games以及Raven Software辅助开发,是“现代战争”系列的第三部,也是使命召唤系列的第八部作品。游戏在前作的基础上把战斗地点移到德、法、英及美国。

玩家在“战役”模式中将继续扮演不同角色,角色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断转变,剧情亦分为四大行动。每个关卡中任务的目标方向与距离会以路标形式在平视显示器中显示,任务的要求各不相同,或要求玩家抵达指定位置以歼灭敌人、或操作现代化设备或武器。对玩家造成的伤害以健康数值在屏幕上显示,防御值亦有助于玩家重生。玩家也可以跟随不可以发布指令的队友。和《现代战争2》一样,游戏中描绘恐怖份子攻击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的交互式场景可供玩家跳过。

名为“生存”的新游戏模式允许一到四名玩家单独或联手对付无穷无尽的敌人,每一波敌人的难度会不断加大。与《使命召唤:战争世界》的纳粹僵尸模式(Nazi Zombies)较为不同的是,敌人不会在固定位置重生,而是根据玩家当前位置在战术位置出现。该模式可在游戏中的全部多人地图中实现。玩家可赚取的物品诸如武器、晋升军衔、子弹、空对地支持设备等。《现代战争2》中的“特种部队”在本作中回归。与以往的69级不同的是,完成全部挑战可升至的最高级别为48级。“特种部队”的一些武器特供该模式。

本集多人模式跟前作有几个不同之处。首先,整个连杀系统(Killstreak system)转换成计分制(PointStreak System),杀掉敌人不再是唯一的方法去赚取奖赏。玩家可以透过达成不同游戏模式的目的来赚取换取奖励的分数,例如在Capture the flag模式中夺取旗杆或在Search and Destroy模式中成功设置或拆除炸弹也可以增加一分从而赚取奖赏。而且赚取足够的分数后换取的奖赏不再只是一种,而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奖赏,分别是冲锋(Assault Package),支持(Support Package)和个人(Specialist Package)。玩家可以透过使用不同类型的奖赏以帮助队伍取得胜利。

由前作移植过来的“特种部队”出现新功能,两大主要模式,其一与主要剧情大致相同,另一基于生存模式,该模式下玩家可加入多人地图供个人或助手抵挡敌人。玩家可以购买支持选项以解锁每一环节中的经验加成奖励。

2016年8月17日,承接前作《现代战争2》,杀死谢菲尔德将军后,普莱斯和尼古莱·贝里奇带着伤重的“肥皂”麦克塔维什到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的藏匿处,但不久后遭到马卡洛夫的部队攻击。在前俄罗斯特种部队成员尤里和尼古莱·贝里奇的小部队的掩护下,众人得以逃生。

俄军入侵美国的战争仍在持续。在三角洲特种部队“金属小队”(Metal 0-1)的攻击下,俄军的干扰塔被小队炸毁,美军通讯得以恢复,而进攻曼哈顿的俄军被迫从哈德逊河沿岸撤退。

合金分队在海豹突击队协助下成功控制了担任俄军指挥舰的核潜艇,并发射潜艇上的导弹摧毁了哈德逊河上的俄军水面舰艇。

10月4日,由于正面战场受挫,俄罗斯总统沃舍尔斯基在前往德国汉堡进行和平谈判,然而途中遭遇袭击,总统本人被马卡洛夫抓走。

尤里提供的线索显示马卡洛夫在通过塞拉利昂的一处军火商运送某些物品,经由摩洛哥、西班牙运抵英国。普莱斯和麦克塔维什等众人跟随线索前往调查货物但未能阻止货物被运送离开。

得到法国情报的军情五处派遣空降特勤队于黎明拦截在伦敦卸货的数辆卡车,却只锁定了假目标。(在本章节中,如果选择了“跳过敏感剧情”,则主角会被卡车的爆炸物直接炸死)

当天上午伦敦、巴黎、柏林、布鲁塞尔、伯尔尼、马德里、罗马、布达佩斯、华沙等西欧与中欧主要城市同时发生了化学武器爆炸,俄军借着各国混乱之际大举发动对德国等国家的地面进攻,而三角洲特种部队临危受命,与美国陆军第75游骑兵团一起前往德国汉堡援救本来准备参与和平谈判的美国副总统。

普莱斯联系前上司—SAS指挥官麦克米兰,获得线索后协同众人来到索马里博萨索抓捕当地军阀瓦拉比,并得到了马克洛夫的炸弹制造专家沃克(Volk)身在巴黎的情报并将消息告知金属小队。

小队配合法国国家宪兵干预组在巴黎俘获沃克,并得到口供马卡洛夫将在布拉格会见其手下。

普莱斯等人在布拉格与前俄军的卡马洛夫和捷克抵抗组织的协助下计划刺杀马卡洛夫但反被设下陷阱,卡马洛夫被炸死,尤里和肥皂提供狙击掩护的建筑物也随后爆炸(肥皂此时听到马卡洛夫向尤里发送的通信)。肥皂为掩护尤里在爆炸中受致命伤,并在向普莱斯透露马卡洛夫认识尤里后气绝,尤里在逼问下承认自己曾经是马卡洛夫的手下,但在一系列事件后信念开始动摇,而马卡洛夫则因他反对机场屠杀案并暗中通知CIA一事曾试图处决他,后被医疗人员救活,从此走上对抗极端民族主义者的道路,普莱斯选择相信了尤里的故事并决定将其继续留在部队参与下一步行动。。

得知马卡洛夫在布拉格城外的一座旧城堡后,普莱斯和尤里于黑夜潜入城堡,发现马卡洛夫已获悉俄罗斯总统的女儿身在柏林并打算以她胁迫总统交出核弹发射密码。

得知马卡洛夫准备绑架俄罗斯总统的女儿后,金属小队赶往柏林进行营救,但最终马卡洛夫的人将其带走。

普莱斯、尤里协同三角洲特种部队追踪至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座钻石矿内,在救出俄罗斯总统父女之后桑德曼、格林奇和塔克为掩护撤退而留在矿井里没能上直升机,矿井倒塌后三人失踪。救出总统后和谈得以继续,战火即将平息。

维和小队协议签署的三个月后(1月21日),普莱斯和尤里得知马卡洛夫藏身在迪拜绿洲酒店后全副武装攻入。在尼古莱的帮助下,他们很快突入电梯并击落马卡洛夫一架直升机,但其撞向二人身处的电梯,导致装甲被撞坏所以只能丢弃。二人只好跳上另一部电梯到达酒店顶层继续追击,但另一架直升机向他们发射火箭弹导致楼层坍塌。尤里身受重伤而普莱斯独自继续追击并及时赶上接应马卡洛夫的直升机。普莱斯跳上直升机杀死驾驶员的同时破坏了仪表盘,导致直升机失控坠落于酒店玻璃顶层。马卡洛夫逃出机舱准备向普莱斯开枪之际被重伤的尤里击中,随即连开三枪击毙尤里,普莱斯趁机将扑倒马卡洛夫,用钢缆套在其脖子上并砸穿玻璃顶层,普莱斯掉到了下层走廊,马卡洛夫则被钢缆吊死,一切结束后普莱斯看着马卡洛夫的尸体抽起了雪茄。

在前作《现代战争2》中由于谢菲尔德将军的背叛,141特战队已被官方解散,且幸存成员全都被通缉,因此在本作前期的141特遣队徽章上有“disavowed”(除名)字样。后期在救出俄罗斯总统后才恢复名誉,但并没有说明该部队有否重新成为正规部队。

相关

  • 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东一区时间(UTC+1)为准。《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20人至少21人组织:行凶者: 赛义德·库阿希、谢里夫·库阿希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为2015年1月
  •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英语:Stoke-on-Trent),又称特伦特河畔斯托克、特伦特河畔斯托克(Stoke),英国英格兰西米德兰兹区域的二级行政区(区级),拥有城市、单一管理区、自治市镇地位,有239,700
  • 内部效度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是指在研究实验测量中,在完全相同的研究过程中复制研究结果的程度。其用来证明一个特殊的自变量,比如一个程序或政策,引起一个被试因变量的改变。在
  • 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澳大利亚-美国关系是指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国际关系。 澳大利亚是传统“国际联盟”:英联邦成员中的大国;但自1942年以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
  • 郑武郑武(1967年-),中国篮球运动员,CBA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九十年代中国男篮黄金一代的成员。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莆田梧塘镇。少年时代就进入浙江男篮。司职小前锋,以准确的中远距离
  • 洛杉矶都会区坐标:34°N 118°W / 34°N 118°W / 34; -118洛杉矶都会区,又称南部地区(Southland),为世界第18大都会区,为美国第二大城市群。洛杉矶都会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以下列出为美
  • 银川专区银川专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撤消的专区。1954年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辖银川市及贺兰、永宁、宁朔、平罗、惠农、中卫、中宁、陶乐等县。专员公署驻银川市。原属甘肃省
  • 八尔湖镇八尔湖镇,原为大堰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8年1月,撤乡设镇,因八尔湖景区而更名。2019年10月,撤销马王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八尔
  • 玛哈·披猜亚颂德昭披耶·博伦·玛哈·披猜亚(泰语:สมเด็จเจ้าพระยาบรมมหาพิไชยญาติ,1791年-1857年),名塔·汶那(ทัต บุนนาค),暹罗政治、军事人物。出生
  • 安妮-马里·布雷迪安妮-马里·布雷迪(Anne-Marie Brady)(1966年-)是一名新西兰政治学者,专中国政治,目前担任坎特伯雷大学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奥克兰大学,2000年再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