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诺伊格鲍尔

✍ dations ◷ 2025-10-03 21:09:07 #1932年出生,2014年逝世,美国天文学家,美国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校友,康乃尔大学校友,古根海姆学者,美国哲学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哥廷根人,美国陆

格哈特“格里”·诺伊格鲍尔(英语:Gerhart "Gerry" Neugebauer,1932年9月3日-2014年9月26日),美国天文学家,在红外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诺伊格鲍尔出生于德国哥廷根,他是奥地利-美国数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奥托·诺伊格鲍尔和Grete Bruck的儿子。7岁时,他移民到了美国。1954年,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1960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主题是源于氘的正负π介子的光产生。

在为美国陆军服役期间,他驻扎在喷气推进实验室 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队工作到1962年。他于同年进入了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1970年,他成为物理学正式教授。1985年,他被任名为霍华德·休斯教授。1988年,他被任命为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分会的主。在他去世前,他是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物理学教授、荣誉退休教授和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德天文台的附属成员。

1980年至1994年间,诺伊格鲍尔担任帕洛马山天文台的主任。

诺伊格鲍尔与地球物理学家马西娅·诺伊格鲍尔结婚,她是喷气推进实验室太阳风研究的先驱。他们居住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

2014年9月26日,诺伊格鲍尔由于小脑萎缩症逝世于图森市。

诺伊格鲍尔活跃于红外天文学领域,并在行星的红外研究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此外,得益于他在红外线天文卫星(IRA)和红外处理和分析中心(IPAC)上的活动,他领导了恒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地面和空间的红外线研究。他和同事们在 威尔逊山 和帕洛马天文台的观测发现了天空中数以千计的红外源,并得到第一个银河系中心的红外影像。 他和罗伯特·B·雷顿一起,完成了第一个红外巡天——2微米巡天,编目了5000多个红外源。

诺伊格鲍尔与埃里克·贝克林一起,发现了贝克林–诺伊格鲍尔天体——一个位于猎户座星云的强烈的红外辐射源。它是波长小于10微米波段里最亮的天体。

他在设计和建造夏威夷的W.M.凯克天文台上发挥了作用。

相关

  • 第二次英荷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荷兰语:Tweed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英语:Second Anglo-Dutch War,1665年-1667年)是四次英荷战争中的第二次,是英格兰王国以及荷兰共和国爆发的海战,战争的起因
  • 阿留特人阿留特族(阿留特语:alutal'u、俄语:Алюторцы,亦称:Алютор),为来自俄罗斯北方原住民族之一。位于堪察加边疆区北部。传统语言为阿留特语,不过现今已改用俄语。该民族原
  • 身心症身心性疾病,也翻译成身心症(somatoform disorder),是指由心理引起生理的疾病。
  • 殷桃殷桃(1979年12月6日-),出生于重庆,现居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演员,正营职文职干部。2017年,凭借《鸡毛飞上天》里骆玉珠一角获得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
  • 司马睿晋元帝司马睿(276年5月27日-323年1月3日),字景文,东晋第一位皇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母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司马睿在八王之乱期间政治上从
  • 科学怀疑论科学怀疑论(英语:Scientific skepticism)又称理性怀疑论(rational skepticism),是一种科学或实务上,对于缺乏证据的解释或论点持怀疑态度的认识论观点。在实务上,科学怀疑论一辞通常
  • 特土良特土良(英语:Tertullian ,/tərˈtʌliən/,150年-230年),罗马全名为昆图·塞普蒂米乌斯·佛洛伦特·特尔土良诺(拉丁语:Quinto Septimius Florente Tertuliano),英语化后被称为特土良(
  • 选举或任命的女性副国家元首列表这是关于女性担任选举或者任命的副国家元首的列表。本文不包括同时担任副政府首脑的副国家元首,比如副总统。
  • 加塞M1870左轮手枪加塞M1870转轮手枪是一款奥匈帝国研发,使用11.3×36mmR弹药的转轮手枪。它于1870年被奥匈帝国陆军骑兵采用。它的枪管组件透过一根在弹巢底下的螺丝固定在枪架上。弹药的装填
  • 丹·怀特丹尼尔·詹姆斯·“丹”·怀特(英语:Daniel James "Dan" White,1946年9月2日-1985年10月21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县,曾是加州旧金山市议会(Board of Supervisors)的议员。1978年,怀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