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诺伊格鲍尔

✍ dations ◷ 2025-09-08 04:25:35 #1932年出生,2014年逝世,美国天文学家,美国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校友,康乃尔大学校友,古根海姆学者,美国哲学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哥廷根人,美国陆

格哈特“格里”·诺伊格鲍尔(英语:Gerhart "Gerry" Neugebauer,1932年9月3日-2014年9月26日),美国天文学家,在红外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诺伊格鲍尔出生于德国哥廷根,他是奥地利-美国数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奥托·诺伊格鲍尔和Grete Bruck的儿子。7岁时,他移民到了美国。1954年,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1960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主题是源于氘的正负π介子的光产生。

在为美国陆军服役期间,他驻扎在喷气推进实验室 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队工作到1962年。他于同年进入了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1970年,他成为物理学正式教授。1985年,他被任名为霍华德·休斯教授。1988年,他被任命为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分会的主。在他去世前,他是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物理学教授、荣誉退休教授和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德天文台的附属成员。

1980年至1994年间,诺伊格鲍尔担任帕洛马山天文台的主任。

诺伊格鲍尔与地球物理学家马西娅·诺伊格鲍尔结婚,她是喷气推进实验室太阳风研究的先驱。他们居住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

2014年9月26日,诺伊格鲍尔由于小脑萎缩症逝世于图森市。

诺伊格鲍尔活跃于红外天文学领域,并在行星的红外研究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此外,得益于他在红外线天文卫星(IRA)和红外处理和分析中心(IPAC)上的活动,他领导了恒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地面和空间的红外线研究。他和同事们在 威尔逊山 和帕洛马天文台的观测发现了天空中数以千计的红外源,并得到第一个银河系中心的红外影像。 他和罗伯特·B·雷顿一起,完成了第一个红外巡天——2微米巡天,编目了5000多个红外源。

诺伊格鲍尔与埃里克·贝克林一起,发现了贝克林–诺伊格鲍尔天体——一个位于猎户座星云的强烈的红外辐射源。它是波长小于10微米波段里最亮的天体。

他在设计和建造夏威夷的W.M.凯克天文台上发挥了作用。

相关

  • 铁蛋白铁蛋白是一种常见的球状蛋白质,由24个蛋白亚基构成,它能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表达,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用于储存铁离子的主要蛋白质。铁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使铁离子的储存维持在溶
  • 细胞粘附分子细胞黏附分子(英语:Cell adhesion molecules,缩写:CAMs)是位于细胞表面上的蛋白,参与了与其他细胞或细胞外基质(ECM)中的称为细胞黏附(英语:Cell adhesion)的结合(英语:Molecular binding
  • 深圳大学医学部深圳大学医学部成立于2008年12月。医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大学医学中心、医学人文中心、校医院等。
  • 威妥玛式威妥玛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语:Wade–Giles system),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罗马拼音于拼写中文官话读音的音译系统,发明
  • 阿维斯陀语阿维斯陀语(Avestan)是一种古老的印欧语言,属于伊朗语支的东伊朗语,亦是波斯古经《阿维斯陀》成书时所使用的语言。“阿维斯陀”一词与印度的“吠陀”相似,所以有语言学家认为这
  • 陈皮陈皮(广皮)即橘皮,由橘子成熟后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所得。陈皮放置年份越久越好,故称为“陈皮”。陈皮是重要中药材,亦可以用作烹饪佐料及制作零食。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陈皮:疗呕哕反胃
  • 奈杰尔·埃文斯奈杰尔·埃文斯(英语:Nigel Evans,1957年11月10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保守党。自1992年开始,他担任里布尔谷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他毕业于斯旺西大学。
  • 詹·英格豪斯詹·英格豪斯 又译(扬 英恩豪斯,扬 英根豪斯, 詹 英恩豪斯)(荷兰语:Jan Ingenhousz,FRS,1730年12月8日-1799年9月7日),荷兰生理学家、生物学家与化学家。他广为人知的最佳成就之一
  • 耶稣诞生耶稣降生的事迹记载在《新约圣经》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据信完成最早的《马可福音》没有记载相关情况。 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耶稣是马利亚所生的儿子,当时马
  • 三差改正在大地测量学中,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但是在野外实地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地面水平方向的观测值。处理这些数据时就需要将观测成果(方向、距离等)归算到椭球面上,需要在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