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听觉效应

✍ dations ◷ 2025-04-30 08:23:04 #人体生理学,非致命武器,认知神经科学,听觉,精神控制,频谱,谍报

微波听觉效应,又称弗雷效应,是指由脉冲或调变微波作用于人脑时,会产生出可听喀嚓声(或经过调变处理的完整字词)的现象。由于喀嚓声是直接在人脑中生成,因此不需要任何电子接收装置。这个效应最早的报告,是出自二战期间在雷达询答器附近工作的人员。这种效应导致的声音附近的其他人是听不见的。后来发现微波听觉效应是由电磁波谱中,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所引起的。在冷战期间,美国神经学家艾伦·H·弗雷(Allen H. Frey)研究了这种效应,并且成为第一个发表微波听觉效应的人。

根据现时所被接受的机制解释,这是因为人脑受到微波脉冲的急速加热(辐度很小,约在十万分之一摄氏度),产生了压力波,然后经头骨传到耳蜗,所以就生成了听得见的声音。

相关

  • 拉瓦节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
  •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詹姆斯·哈格里夫斯(英语:James Hargreaves,1720年-1778年4月22日)英国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为英国兰开夏的织工,他在1765年发明珍妮纺纱机(以他的小女儿珍妮命名)。珍
  • 张树政张树政(1922年10月22日-2016年12月10日),中国河北束鹿双井村人。女性。生物化学家。原本就读于燕京大学本科,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关闭,她在1942年春天转入汪精卫政府开
  • 最佳非戏剧节目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节目每年由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颁发,并于2017年创立,由最佳综艺节目、最佳资讯节目、最佳特备节目和最佳非戏剧节目合并而来,2017年开始沿用“最佳非戏剧节目
  • 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境内,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级地质公园。总面积7.7425平方公里。马山的
  • 青海菜青海菜是指青海省当地的地方菜系。青海省五分之四的面积为草原,剩下的五分之一为东部农业和农牧混合区,同时本省为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之地,所以饮食方面也反映为各民族之融
  • 嵌齿象属嵌齿象属(学名:),又名三棱齿象或四偏齿象,是一属已灭绝的长鼻目,生存于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欧洲(包括法国、德国及奥地利)、北美洲(美国堪萨斯州)、亚洲(巴基斯坦)及非洲(肯雅)。嵌齿
  • 埃德·康林爱德华·詹姆斯·康林(英语:Edward James Conlin,1933年9月2日-2012年9月21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55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5顺位被西拉丘斯国民选中。
  • 谢尔盖·爱德华铎维奇·波特凯维茨谢尔盖·爱德华铎维奇·波特凯维茨(乌克兰语:Сергій Едуардович Борткевич,1877年2月28日-1952年10月25日),乌克兰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
  • 螽斯 (诗经)螽斯是《诗经》《国风》中《周南》章的一首诗歌。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螽斯展翅,群集低飞, 宜多子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