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倭黑猩猩
✍ dations ◷ 2025-11-16 13:00:07 #倭黑猩猩
倭黑猩猩(学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是黑猩猩属下的两种动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认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觉两者的不同,而将之列为一独立的物种。虽然“黑猩猩”一词有时指的是黑猩猩属下的所有生物,但该词多特指同属的另一种生物——普通黑猩猩(Pan troglodytes)。为避免与黑猩猩混淆以及突出其独立物种的地位,一些机构现建议使用“倭猩猩”作为中文名。现今倭黑猩猩仅存于刚果民主共和国,野生且濒危。和黑猩猩一样,倭黑猩猩同属最接近人类的物种之一。因黑猩猩属动物皆不善游泳,可能导致了1.5-2百万年前分居于刚果河南北的倭黑猩猩与黑猩猩的演化差异。德国解剖学家Ernst Schwarz曾分析研究比利时特尔菲伦博物馆的当时人们认为属于青年黑猩猩的颅骨,这使他被誉为倭黑猩猩的发现者。Schwarz于1929年出版其发现。在1933年,美国解剖学家Harold Coolidge提供了对倭黑猩猩更详尽的叙述,并将之提升至独立物种的地位。该种的独特之处在于较长的双腿、分区的头发、母系社会文化、以及性行为在社会中的独特意义。这种灵长目动物主要以水果为食,辅食树叶,有时则食用小型脊椎动物(诸如鼯鼠或麂羚的幼儿)以及无脊椎动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他们较能直立,但体型较黑猩猩小。“倭”并非对他们准确的描述。倭黑猩猩(英文俗名:Bonobo)之学名为“Pan paniscus”。它们的DNA超过98%和人类(Homo sapiens)相同,比大猩猩更接近人类。但对此尚存争议。一些科学家认为倭黑猩猩和一般黑猩猩都如此相似于人类,其属名应该归为和人相同的人属,学名应为“Homo paniscus”、“Homo sylvestris”或“Homo arboreus”。无论怎样,改变属名的争议性在于它卷入了在分类学中和人类相似度之问题,其中也包括南猿。但是,生物分类法只是表明生物间的演化关系,并没有规定基因相差多少才能确立一个属,即使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归入人属,那还要建立黑猩猩亚属来区分二者的演化关系。近期DNA证据表明倭黑猩猩和一般的黑猩猩在至少一百万年前就演化为两个不同的种。。黑猩猩系列和人类大约在六百万年前由共同祖先走上演化歧路。 因为除了现代智人(Homo sapiens)以外,完全没有其他也在当时和人同属的种遗留至今,只有黑猩猩属是现今存活和人类最相近之属。倭黑猩猩住在丛林里,和黑猩猩一样,过着性生活,他们许多方面与黑猩猩相似,但是比起黑猩猩,他们较为爱好和平,且他们的性生活较黑猩猩活跃频繁。约10,000只倭黑猩猩只在刚果河南部以及其支流的开赛河北部被发现,在中非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潮湿雨林中。由于两者栖息地正逐渐丧失以及猎寻兽肉(bushmeat)之活动,它们已濒临绝种,在现今的内战中,由于甚至在偏远的“保护地区”如萨隆加国家公园,也有重武装军队,猎寻兽肉的活动剧烈增加。如今,至多也只余留数千只倭黑猩猩。这也是现代灵长目动物大灭绝之普遍趋势。倭黑猩猩有能力通过有关镜中辨识的自我意识测验(the mirror-recognition test for self-awareness)。他们主要以发声器官相互沟通,虽然我们尚未详知其发声原理;不过,人类确实能了解其脸部表情以及一些自然手势,譬如说,邀请游戏等。两只倭黑猩猩已经被教授了约400个能以一种特殊符号键盘所打出的单字,也能对于听到的句子有所回应。此外,倭黑猩猩亦是除了人类之外,会正面交欢的动物。有一些人,诸如生物伦理学家 Peter Singer 则认为,这些结果使它们有享有理论上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权”。
相关
- 生育率这个条目包含2个不同数据来源的生育率列表。生育率是指理想状态下妇女育龄期生育的子女总数。列表1的数据来源于中情局《世界概况》,2018年版。列表2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人口
- 秀丽隐杆线虫秀丽隐杆线虫(学名: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一种非寄生性线虫,身体透明,长度约1毫米,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土壤中。其寿命约两至三周,其中发育时间在三天左右,分为胚胎期、幼虫期
- 川蜷放逸短沟蜷(学名:Semisulcospira libertina)又称川蜷,为肋蜷科短沟蜷属的动物,俗名川蜷螺、海蛳、大钉螺蛳。分布于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台湾及中国大陆的吉林、辽宁、安徽、浙江
-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英文:Smartwatch)是安装有嵌入式系统、用于增强基于报时等功能的腕部手表,其功能相似于一台个人数码助理。早期智能手表既可以执行计算(英语:Calculator watch)、翻译或者
- 氯化钾氯化钾(化学式:KCl),英文:Potassium chloride。盐酸盐的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醇,不溶于醚和丙酮。氯化钾在农业上是常用的肥料(一般称为“钾肥”),在台湾俗
- 核电存废问题核电存废问题是人类社会对核能发电使用的持续的争议性讨论。第一个成功的核裂变实验装置在1938年的柏林被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莉泽·迈特纳和弗瑞兹·斯特拉斯曼制成。在
- 现实现实(拉丁语:Realitas)在日常应用时意味着“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合于客观情况的条件”。现实是所有实际事物或是存在事物的总和,和全然想像虚构的事物相反。现实一词也常用来表
- Dracunculus medinensisGordius medinensis Linnaeus, 1758麦地那龙线虫(学名:Dracunculus medinensis),又称几内亚龙线虫,是一种可寄生于人体内的寄生虫,属于线虫的龙线虫属(英语:Dracunculus_(nematode)),
- 唇颚裂唇裂与颚裂(英语: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常被合称为唇颚裂,是一系列包含唇裂(CL)、颚裂(CP)、或二者皆有的疾病(CLP)。唇颚裂常包含上颚裂到鼻腔,甚至裂到耳朵都有可能;裂口可能发
- 排名前20种语言以母语人口排序的语言列表使用母语人口数量来排序各种人类语言。至于母语使用人口最少的语言列表,请参阅濒临灭绝语言列表(英语:Lists of endangered languages)。下表涵盖了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