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之变

✍ dations ◷ 2025-05-16 16:46:22 #乙巳之变
乙巳之变(日语:乙巳の変/いっしのへん、いつしのへん、おっしのへん isshinohen、itsushinohen、osshinohen ?)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于645 年(大化元年)在板盖宫于皇极天皇朝前暗杀了苏我入鹿,致使苏我氏(苏我本宗家)灭亡,皇极天皇退位,孝德天皇即位的日本飞鸟时代的政变。乙巳之变之后,在中大兄皇子的支持下,孝德天皇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大化改新)。因645年为干支纪年的乙巳年,故称为乙巳之变。587年,用明天皇死后,苏我氏苏我马子利用皇位继承问题,向权臣物部守屋发难,最终苏我马子胜利,物部氏灭亡,苏我氏开始把持朝政。592年,苏我马子唆使东汉直驹杀害崇峻天皇,推举自己的外甥女即位,是为推古天皇。626年,苏我马子死后,其权势由其子苏我虾夷继承,虾夷独断朝政,并于643年消灭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社会上,当时氏姓贵族已经“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加上征伐新罗的战争和营造宫苑、陵墓和寺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广大部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不断高涨,动摇了部民制的基础。在归国留学生传授隋唐封建制的影响下,皇室和贵族内出现主张改革的新兴势力,其代表人物就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厌恶专权的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于是联合与入鹿素有矛盾又有声望的大夫苏我石川麻吕,分化苏我氏势力,然后联合反苏我氏势力,组成革新派。皇极四年(645年)6月12日,革新派趁皇极天皇在宫中接见三韩使者的机会,以“鞍作(苏我入鹿)尽灭天宗,将倾日位”为由,杀死苏我入鹿。皇族和贵族多站在中大兄皇子一边,苏我虾夷见大势已去,便在入鹿被杀第二天焚宅自尽。革新派成立新政权,孝德天皇即位,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苏我石川麻吕为右大臣,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革新政权建立以后,建元大化,仿唐制,有步骤的开始改革。大化元年(645年)12月,迁都难波(今大阪)。大化2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陆续颁布了革新措施。

相关

  • 混凝土混凝土,又称砼(tóng)、石矢,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混凝土的硬度大、耐压强度高、坚固耐用、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单、
  • 焖烧锅将食物置于内锅煮沸,因加热设施直接对内锅进行加热,故内锅的温度将高于食材的沸点。因内锅的温度较高,故内锅储存了大量的余热,此时将内锅置入外锅中,因外锅有隔热良好的保温材料
  • 路易·马莱路易·马卢(法语:Louis Malle,1932年10月30日-1995年11月23日),法国电影导演。1932年生于法国北省(Nord)Thumeries。1995年殁于美国洛杉矶(Los Angeles)。
  • 弥撒弥撒(拉丁语:Missa),又称感恩祭(拉丁语:Eucharistia, Synaxis),是天主教会拉丁礼的祭祀仪式。旧天主教会、圣公会及大部分的路德会高派教会的礼仪也跟弥撒大同小异。在东方教会中,是
  • 斯坦曼拉尔夫·马文·斯坦曼(英语:Ralph Marvin Steinman,1943年1月14日-2011年9月30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他在1973年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的概念与其在后天免疫
  • 呋塞米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见的商品名为来适泄锭(Lasix),系一种用来治疗因心脏衰竭、肝硬化或肾病变引起的水肿,也可治疗高血压的药。使用剂量依人而定,可以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口
  • 张恭庆张恭庆(1935年5月29日-),上海人,中国数学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其对无穷维莫尔斯理论的研究而知名。张恭庆早年曾就读于圣芳济中学初中、南洋模范中学,1954
  • 桂皮桂皮又称肉桂、月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
  • 对流层顶对流层顶是地球大气的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分界面。对流层顶是指气温不再随高度而变冷,而且几乎不含水蒸汽。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定义为:上述定义指出,大气垂直温度梯度的不连续性。
  •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休梅克-利维9号彗星(英语:Shoemaker-Levy 9,简称SL9,临时编号 D/1993 F2,又译休梅克-利维9号彗星或休梅克-利维9)是一颗彗星,于1994年7月中下旬与木星相撞。这是人类首次直接观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