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是台湾日治时期的文学组织,为台湾文艺联盟于1935年6月1日在台南州北门郡佳里街所成立的支部:50,对盐分地带文学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该支部成立以前,盐分地带(相当于北门郡)的文学仍以传统汉诗文为主:43,而该支部成立后,盐分地带的文学开始汇入台湾新文学运动的主流:50。
文联佳里支部的理念为文学大众化,在其成立宣言中便表示该支部的成立除了是文联的扩大强化,并要鲜明地表达地方观点,显现出左翼的思想:50。不过由于吴新荣基于现实考量采取折衷作法,文坛上的各种党派在盐分地带均可被接纳:51。然而随着台湾文艺联盟的没落瓦解,佳里支部也在1936年年底解散,但旧支部成员仍以“盐分地带同人”的身份继续于文坛上活动:52。
日治时期北门郡一带仍有传统汉诗文社团活动,但是这些传统作品追求唯美,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有限:44。而当时的新一代的地方文学青年受到新的教育与思想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生疏,又深受日本文学影响,仅以日文参加日人文学团体活动,故当时北门郡一带的文学鲜有台湾新文学的气息:44。吴新荣自日本留学返台后,企图以社会运动对抗日本殖民统治,其构想便是组织地方知识青年交换社会知识的社交机关——“佳里青风会”,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只能透过非政治性的文化运动对抗日本殖民统治,使得“佳里青风会”多被视为文学团体而非社会运动团体:45。但是由于青风会逐渐失去作用,故仅运作两个月后便解散,但是在这期间已经培育出一股青年派系,为日后“盐分地带文学”发展初期的成员:47。
1934年5月6日,在张深切、赖明弘等人的努力下,台湾文艺大会于台中市召开并成立了台湾文艺联盟:120。而当时郭水潭与吴新荣等作家亦到场参加,但郭水潭觉得联盟的成立并未经过与会者充分沟通和诉诸舆论。而郭水潭被选为文联南部执行委员后,于1935年5月6日与吴新荣商量,于5月27日邀集北门郡文学界人士举办文学座谈会,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要进一步成立支部,而对此吴新荣也提出了初步构想,打算将会员分类成“已具文坛地位且每月有相当创作者”与“文艺同好或支持者”两类。
而后在与台湾文艺联盟本部商量获得同意后,佳里支部于1935年6月1日成立,当天下午于佳里公会堂举办成立仪式,除成员与地方人士之外,文联本部有张深切、叶陶前来参加,但当时有不少受邀的地方乡贤暗中批评这些人是受到政府监视的危险人物,且当天有一名巡察临席,数名高等便衣刑事在外走动,深怕受到牵连而不敢出席。
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成立后,会员相继在《台湾新民报》、《台湾新闻》、《台南新闻》、《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其类别横跨评论、诗、散文与小说。而由于核心成员的吴新荣为人好客,台湾各地的重要作家相继造访。
而在张深切等人的《台湾文艺》与杨逵等人的《台湾新文学》争论中,佳里支部的盐分地带作家虽然顾全大局保持缄默,但是基本上倾向支持杨逵的主张,不过仍肯定文联的功能。
由于台湾文艺联盟后来逐渐衰微,佳里支部在1936年12月26日召开会议后决定解散,而原有成员则仍用“盐分地带同人”的名义于文坛上活动: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