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线

✍ dations ◷ 2025-08-13 08:59:06 #地理分界线,中国地理,中国地图,秦岭,淮河,1908年中国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一条带有多重历史特殊意义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提出,首次正确界定了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被认为对于认识中国自然地理规律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秦岭-淮河线成为南北政权的分界线,分别为魏晋南北朝(220-589),以及金朝/蒙元和南宋时期(1127-1276),两个时期的南方偏安政权皆由汉人建立。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包括:

迄今为止找到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线的记载是出版于1908年,由张相文所著的《新撰地文学》在185页中指出:

秦岭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全长1600公里,面积上万平方公里,南北最宽处达上百公里。最高峰为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2米)。

下面是各个专家所指出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段划分方法:

主张南北分界线秦岭段划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处。按照刘教授的说法,由于山地海拔在逐渐升高,气温在下降,在海拔800米等高线的位置,亚热带就结束了,橘子、竹子这些亚热带的指示性植物已经见不到了。南方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因此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应与南坡800米等高线重合。

主张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划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因为从秦岭北坡的角度看,整个关中盆地是暖温带,但随着气温的降低,在700米等高线处,气候已经不是暖温带了,而是山地气候,越来越冷了。

主张将南北分界线划在秦岭的主脊线上,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山两边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正好可以两相比较,看出南北之不同。但秦岭找不到明确的主脊线,可能连接一些较高峰的海拔最高点作为秦岭的脊线。

北宋之朝,黄河与淮河大抵相安无事。虽然从西汉开始,淮河就多为黄河所侵,但黄河少有入淮之事。北宋末年,战乱频繁加上故意破坏,黄河乏人管理,黄河决溢多次入泗淮。自明中叶以来,“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破釜塘、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陂塘和小湖连接成洪泽湖。淮河长期不再有入海口,改在三江营汇入长江。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度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此后黄河大致以山东大清河河道为入海口至今。

从古至今淮河受到的人工干预太多,水库、运河、人工河渠将其分割得支离破碎,难以找到淮河的干流或主河道。淮河因为黄河夺淮一事失去了下游,想要将它的干流具体化为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有些地理学家们认为洪泽湖以下以人工水渠——1952年建成的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可以作为洪泽湖以东的线分南北。但是人工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与古淮河天然河道走向并不相同,以此分南北尚不太合适。

江苏省淮安市的淮河上有一标志南北分界限的标志物。安徽省蚌埠市的龙子湖边亦有一标志南北分界限的标志物。但地理学界一般认为,只有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上才能界定一条真正的界限,在实际的地表上,是不可能画出的。因此地理学界对于淮安市、蚌埠市的标志不太认可。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秦岭-淮河线仅仅是将中国的东部地区分为南北,却未将西部地区分为南北。所以,地理学界就有着两种不同的秦岭-淮河线西延线划分方法。

沿着秦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划分。此线的划分依据是青藏高原的完整性,也就是以青藏高原的北界作为中国西部分南北的界线。

沿着秦岭-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划分。此线的划分依据是非季风区与季风区的分界线,也就是以季风区北界的西段作为西部分南北的分界线。

两种划分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将柴达木盆地列入中国南方。但是“柴达木盆地属于西北地区还是青藏地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因此,秦岭-淮河线西延线也随之富有争议。

相关

  • 塞尔焦·马塔雷拉塞尔焦·马塔雷拉(意大利语:Sergio Mattarella,意大利语发音:,1941年7月23日-) 意大利政治家,2015年2月3日就任第12任意大利总统。他1983年至2008年是议员,1989年至1990年担任过教育
  • 蜚蠊目见内文Blattaria蜚蠊目(学名:Blattodea,亦作Blattaria),是昆虫纲有翅亚纲新翅下纲之下的一个分类,大约七千多个物种,包含了蟑螂和白蚁。当中蟑螂约有4500多个物种,约占整个蜚螊目的
  •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英语: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缩写作 GDPR;欧盟法规编号:(EU) 2016/679),是在欧盟法律中对所有欧盟个人关于数据保护和隐私的规范,涉及了欧洲境外
  • 流行乐流行音乐(英语:Popular Music),亦称流行歌曲、现代流行音乐,是指一段时期内广泛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的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时称作商业音乐。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
  • 林铣十郎林铣十郎(1876年2月23日-1943年2月4日),日本陆军大将,第33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陆军大学毕业,留学德国。1930年任朝鲜军司令官。九·一八事变时与关东军配合,擅自出动军队,发动
  • 丝裂原丝裂原(英语:Mitogen,又称促分裂原、促细胞分裂剂)是促进细胞开始分裂,触发有丝分裂的化学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形式。
  • 普罗夫迪夫普罗夫迪夫(保加利亚语:Пловдив、德语:Plowdiw、希腊语:Φιλιππούπολη,转写:Filippoúpoli、土耳其语:Filibe)是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和普罗夫迪夫州的首府,人口376,
  • 锡林浩特市锡林浩特市(蒙古语: ᠰᠢᠯᠢᠶᠢᠨᠬᠣᠲᠠ,西里尔字母:Шилийн хо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亦是该盟的首府。锡林浩特蒙古语意为“高
  • 博尔顿坐标:53°34′41″N 2°25′44″W / 53.578°N 2.429°W / 53.578; -2.429博尔顿(英文:Bolton,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
  •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ism)本位制的一种,英、美、法等国曾在18~19世纪长期采用。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