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尔坑

✍ dations ◷ 2025-10-29 00:26:42 #撞击事件,行星科学,天文事件,陨石坑,地球撞击坑

伯克尔坑(Burckle Crater)是全新世撞击工作群发现,被假设为撞击坑的一个海底地形。它们认为是一颗彗星或陨石在近代(公元前2,800-3,000年)的撞击事件所造成的,估计直径有30公里(18英里),因此比巴林杰陨石坑大25倍。

它的位置在印度洋的南部,马达加斯加的东部和西澳大利亚州的西方,就在西南印度洋脊。在2006年,同一个小组使用存在于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的史前V形沙丘,以三角测量,测量出它的位置和证实期存在。但是这些V形沙丘是由海啸形成的理论已经受到地质学家Jody Bourgeois和R. Weiss的挑战。使用一个电脑模型来模拟海啸,他们认为风积过程更符合这种结构;其他的地球科学家也质疑这些沙丘是否起源于海啸。

伯克尔坑位于30°51′54″S 61°21′54″E / 30.865°S 61.365°E / -30.865; 61.365坐标:30°51′54″S 61°21′54″E / 30.865°S 61.365°E / -30.865; 61.365,位于印度洋,并且在海面下3,800米(12,500英尺)。

还没有利用辐射分析伯克尔坑内的沉积物。全新世撞击工作群认为这个坑是在5,000年前(公元前2,800-3,000年)形成的,当时正是地质年代的全新世。当一颗彗星撞击海洋,和那巨大的大海啸创造的沙丘,可以指出坑穴的方向。

据报告,在临近坑穴的附近和关联影响的喷出物或热水沉淀物有异常的方解石(CaCO3)晶体、半透明的碳小球体、玄武岩的玻璃和天然的金属碎片(自然铁和镍)。在如此深的坑穴,海水会快速的掩埋和保存这些晶体,而不管这些方解石是否不饱和。

不只是圣经,许多古老文字记载的各种各样文化都有大洪水,可能这些传说都与此一事件有所联系。

相关

  • 热浸镀锌热浸镀锌(HDG),亦称为热镀锌,是一种将钢铁部件置于熔融的锌液中、使镀件获得一层金属保护层的防锈(英语:Rustproofing)方法。热浸镀锌技术具有镀层耐腐蚀性强、厚度及表面形态可控
  • 草莓状宫颈草莓状宫颈(strawberry cervix),是指一类身体检查中发现子宫颈中有小点和乳头状成像。它的命名也是因为其成像和草莓外表类似。和子宫颈炎中检查到更多发炎情况不同,草莓状宫颈
  • 教会法教会法(canon law)泛指整个基督教会(包括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东方基督教的独立教会以及新教的圣公会和加尔文教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和编纂的各种规则和章程,是关于教会本身
  • 大山严大山岩(1842年11月12日-1916年12月10日,天保13年-大正5年),字“清海”,雅号“赫山”、“瑞岩”,讳名“弥助”,是日本武士、政治家、军人、元帅陆军大将从一位大勲位功一级公爵。他在
  • 童仲揆童仲揆(?-1621年),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南京)人。武进士出身,历官都指挥,掌控四川都司。万历末年,擢拔为副总兵。熹宗时,驻守辽、沈二城。后驻防沈旦堡(今沈阳西南)。天启元年(1621年)爆发
  • 业主协会公寓大厦管理委员会,或简称社区管委会,是为了维护与管理公寓大厦的正常运作,以公寓大厦的所有区分所有权人为基础的管理组织。本条目主要介绍台湾地区的情况。
  • 加利福尼亚州8号提案 (2008年)8号提案(英文:Proposition 8,简写为Prop 8)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8年11月的一项州宪法修正投票提案。该提案致力于将加利福尼亚州内婚姻关系的定义仅限定于异性之间,从而否定同性
  • 接触法接触法(Contact process)是目前工业上制造硫酸的主要方法,整个方法主要包括四步:通过硫化矿或硫黄的高温焙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氧气在高温催化下通过可逆反应化合生成
  • 关玉衡关玉衡(1898年-1965年),原名瑞玑,字以行,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人,东北军军人,1931年“中村事件”的主要人物之一。关玉衡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父亲关福绵,为当时吉林省政府
  • 图格里尔三世图格里尔三世(波斯语:طغرل‎、土耳其语:Tuğrul;?-1194年),塞尔柱帝国末代苏丹。他是苏丹阿尔斯兰·沙阿之子,他在1175至1176年即位。在1190年,他试图摆脱负责管教他的阿塞拜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