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尔坑

✍ dations ◷ 2025-08-21 15:05:39 #撞击事件,行星科学,天文事件,陨石坑,地球撞击坑

伯克尔坑(Burckle Crater)是全新世撞击工作群发现,被假设为撞击坑的一个海底地形。它们认为是一颗彗星或陨石在近代(公元前2,800-3,000年)的撞击事件所造成的,估计直径有30公里(18英里),因此比巴林杰陨石坑大25倍。

它的位置在印度洋的南部,马达加斯加的东部和西澳大利亚州的西方,就在西南印度洋脊。在2006年,同一个小组使用存在于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的史前V形沙丘,以三角测量,测量出它的位置和证实期存在。但是这些V形沙丘是由海啸形成的理论已经受到地质学家Jody Bourgeois和R. Weiss的挑战。使用一个电脑模型来模拟海啸,他们认为风积过程更符合这种结构;其他的地球科学家也质疑这些沙丘是否起源于海啸。

伯克尔坑位于30°51′54″S 61°21′54″E / 30.865°S 61.365°E / -30.865; 61.365坐标:30°51′54″S 61°21′54″E / 30.865°S 61.365°E / -30.865; 61.365,位于印度洋,并且在海面下3,800米(12,500英尺)。

还没有利用辐射分析伯克尔坑内的沉积物。全新世撞击工作群认为这个坑是在5,000年前(公元前2,800-3,000年)形成的,当时正是地质年代的全新世。当一颗彗星撞击海洋,和那巨大的大海啸创造的沙丘,可以指出坑穴的方向。

据报告,在临近坑穴的附近和关联影响的喷出物或热水沉淀物有异常的方解石(CaCO3)晶体、半透明的碳小球体、玄武岩的玻璃和天然的金属碎片(自然铁和镍)。在如此深的坑穴,海水会快速的掩埋和保存这些晶体,而不管这些方解石是否不饱和。

不只是圣经,许多古老文字记载的各种各样文化都有大洪水,可能这些传说都与此一事件有所联系。

相关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过程其特点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多于1500嗜酸性粒细胞/立方毫米),没有明显的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两种形式:心内膜纤维
  • 植被植被是地球表面所覆盖的植物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和地球科学的名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因素如
  • 生命科技生物技术(英语:biotechnology),又称为生物科技,指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程,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根据不同的工
  • 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www.fieldmuseum.org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英语: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创立于1893年. 该博物馆收藏超过2100万件的标本。现存最完整的暴龙
  • 1442年约前1445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 归有光《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归有光归有光(1507年-1571年),字熙甫,一字开甫,直隶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早年因老家在昆山项脊泾(今属太仓),自号项脊生,晚年居于震泽(太湖的雅称
  • 圣经之声广播电台圣经之声广播电台(英语:Bible Voice Broadcasting,简称BVB)是总部位于加拿大的基督教广播电台,开播于1979年。现拥有11种广播语言,用短波广播。1979年开始在黎巴嫩广播,最初呼号为
  • 陈维亚陈维亚(1956年-),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艺术总监,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文化艺术界,分入第二十七组
  • 保罗·克列布尼科夫保罗·克列布尼科夫(英文:Paul Klebnikov,1963年6月3日-2004年7月9日)是一名美籍俄裔的记者和历史学家。他曾在《福布斯》杂志工作超过10年,去世时职位是俄文版主编。他2004年在莫
  • Cheat EngineCheat Engine,一般简称C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软件,作者为Eric ("Dark Byte"),功能包括:内存扫描、十六进制编辑器、调试工具,供Windows和Mac操作系统运行。Cheat Engine最常在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