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效应

✍ dations ◷ 2025-04-02 10:59:45 #β效应

β效应(英语:β-Effect),全名为“β环流效应”(英语:β-Gyre Effect),又称“二次环流效应”、“贝他效应”、“地球行星涡度效应”。

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在不考虑太平洋高压导引气流的作用下,仍会因地球自转而持续往西北前进,即为“β效应”,而此机制的主要造成的原因为热带气旋自身的一顺一逆钟向的风场(即为“β环流”)进行罗斯贝飘移作用(英语:Rossby-drift)使涡漩西移,同时受到β飘移作用又有北移的趋势,两效应共同作用下,促使热带气旋往西偏北移动。相反之,在不考虑“β效应”的情况下,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受到太平洋高压导引气流的作用,多向西北西进行。

Rangarao V. Madala及Steve A. Piacsek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实验模拟的初期,风暴形成前的β平面的涡度增强速率相较于f平面缓慢,而在风暴形成后,其增强趋势相近。DeMaria, M.及W. Schubert运用三层的波谱模式模拟热带气旋,发现涡旋在48小时以前,β平面与f平面增强相近,而在48小时以后,仅只有f平面上的涡度增强。对于β效应对台风移动的作用,Richard A. Anthes和G. Holland已作过清楚的动力学解释,轴对称的台风环流引起非均匀地转涡度场的平流使台风涡旋西侧的绝对涡度增加,东侧的绝对涡度减小,从而便台风涡旋向西移动,这就是由β效应引起的台风涡旋的向西运动。

由于β效应能使涡旋产生一定的非对称性,当考虑β效应和垂直风切变的双重叠加效应时,所产生的非对称性比单纯由β效应或垂直风切变产生的非对称性更大,并且强对流区主要集中在顺切变左前部。

1996年台风贺伯所处之综观环境与台风结构中,其移动机制亦被观测与此效应有关。

相关

  • 菊头蝠科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属哺乳纲翼手目小蝙蝠亚目下的一科,这一科下的蝙蝠被称为菊头蝠。菊头蝠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的菊头蝠冬季会进行冬眠。菊头蝠科
  • 威尔士教会威尔士教会(威尔士语:;英语:Church in Wales)是在威尔士的圣公宗成员教会,由六个教区组成。现时大主教是兰达夫主教(Bishop of Llandaff)巴利.摩根(Barry Morgan)大主教。相对于英国国
  • 奥斯卡·戴森号调查船奥斯卡·戴森号调查船是美国的一艘渔业和海洋调查船,2003年10月17日下水,2005年5月28日编入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舷号“R224”。奥斯卡·戴森号船体长68.6米,宽15米,航速14节(最
  • 丛云宝螺丛云宝螺(学名:),是中腹足目宝螺科宝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台湾,常栖息在浅海。
  • SFG 87手榴弹SFG 87手榴弹是一种爆破式手榴弹,由新加坡特许工业公司(CIS,现在重组为新加坡科技动力)来生产。SFG 87考虑了新加坡士兵的自身特点,比如改进了弹体的大小,适应新加坡士兵较小的手
  • 检地检地是日本中世纪至近代实行的农田面积和收获量调查。相当于现在的税务调查。有时会被记作“俭地”(倹地)。在古代日本的律令制下,全国农地的所有权都是由国家持有。但是在平安
  • 卡斯特利德卡斯特利斯卡斯特利德卡斯特利斯(西班牙语:Castell de Castells),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阿利坎特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6km2,总人口471人(2001年),人口密度10人/km2。
  • 徐中行 (宋朝)徐中行(900年-1123年),宋朝临海人。理学家、教育家,《宋史》/卷459有人物传记记载,其有三子,分别是徐庭槐、徐庭兰和徐庭筠,与其子徐庭筠合称二徐先生。其以“孝、悌、睦、姻、任、
  • 1345年
  • 谢裒谢裒(?—?),字幼儒,号桓彝。陈郡人。父谢衡,官晋朝国子祭酒,有二子谢鲲、谢裒。永嘉之乱时,谢裒全家南渡。晋建武元年为晋琅琊王司马睿府中掾吏,后拜参军,又转郡尉。官至太常卿、吏部尚书。有子谢奕、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