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效应

✍ dations ◷ 2025-11-06 22:31:12 #β效应

β效应(英语:β-Effect),全名为“β环流效应”(英语:β-Gyre Effect),又称“二次环流效应”、“贝他效应”、“地球行星涡度效应”。

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在不考虑太平洋高压导引气流的作用下,仍会因地球自转而持续往西北前进,即为“β效应”,而此机制的主要造成的原因为热带气旋自身的一顺一逆钟向的风场(即为“β环流”)进行罗斯贝飘移作用(英语:Rossby-drift)使涡漩西移,同时受到β飘移作用又有北移的趋势,两效应共同作用下,促使热带气旋往西偏北移动。相反之,在不考虑“β效应”的情况下,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受到太平洋高压导引气流的作用,多向西北西进行。

Rangarao V. Madala及Steve A. Piacsek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实验模拟的初期,风暴形成前的β平面的涡度增强速率相较于f平面缓慢,而在风暴形成后,其增强趋势相近。DeMaria, M.及W. Schubert运用三层的波谱模式模拟热带气旋,发现涡旋在48小时以前,β平面与f平面增强相近,而在48小时以后,仅只有f平面上的涡度增强。对于β效应对台风移动的作用,Richard A. Anthes和G. Holland已作过清楚的动力学解释,轴对称的台风环流引起非均匀地转涡度场的平流使台风涡旋西侧的绝对涡度增加,东侧的绝对涡度减小,从而便台风涡旋向西移动,这就是由β效应引起的台风涡旋的向西运动。

由于β效应能使涡旋产生一定的非对称性,当考虑β效应和垂直风切变的双重叠加效应时,所产生的非对称性比单纯由β效应或垂直风切变产生的非对称性更大,并且强对流区主要集中在顺切变左前部。

1996年台风贺伯所处之综观环境与台风结构中,其移动机制亦被观测与此效应有关。

相关

  • 希舒美11–14 h (single dose) 68 h (multiple dosing)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əˌzɪθroʊˈmaɪsᵻn/ )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于1980年被发现,1981年推出。又翻译作阿红霉
  • 相武纱季相武纱季(1985年6月20日-)是日本女演员、艺人,所属经纪公司为BOX CORPORATION(日语:ボ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2016年5月3日透过经纪公司发表婚讯,与大她六岁的圈外社长男友登记结
  • 维笃三世真福教宗维笃三世(拉丁语:Beatus Victor PP. III;约1026年-1087年9月16日)本名道费廖(Dauferio),于1087年5月9日至1087年9月16日岀任教宗。
  • 陈崇正陈崇正(1983年9月28日-),笔名且东、傻正,男,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中国当代作家。有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山花》《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曾在《萌芽》杂志举办的第六届新概
  • 越南人民行动党越南人民行动党(越南语:Đảng Nhân dân Hành động Việt Nam/.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
  • 岛原三柴岛原三柴,又称岛原三太郎,是三只柴犬,位于日本长崎县岛原市桜町953-1。从2018年起,被人们发现其从自家庭园墙上三个小洞同时探头的可爱模样而爆红,开始成为游客拍照及打卡的热门
  • 合附蟾科参见内文合跗蟾科(学名:),又称泥蟾科、潜蟾科、欧芹蛙(parsley frog),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单属科,仅包含一属(合跗蟾属,),共3个物种。分布地为西南欧以及高加索地区。该科物种与锄足蟾科、
  • 涓水涓水,古名“兴乐江”、又名“白果河”、“易俗河”,为湘江一级支流。涓水发源于湖南省双峰县昌山(九峰山),流经衡山县新桥、白果,湘潭县花石、射埠、吟江、古塘桥、双板桥,在易俗河
  • 修仙修仙是存在在小说或动画之中,修仙意思是修练成仙,修仙有分境界,修仙小说或动画有分天赋像成仙之资、大帝之资,也分体质,修仙要引灵入体,修练到一定境界会有天劫。
  • 子良 (坪夜君)子良(?-?),芈姓,昭氏,字子良,又称昭之良,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父亲楚昭王。前478年,楚惠王占卜子良能否作令尹,沈尹朱说,吉利,超过了他的期望。叶公沈诸梁认为王子不适宜当令尹,于是令尹由公孙宁就任。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称子良为坪夜君(平舆君),后代为昭氏。其子郚公子春。郚公子春生司马子音。司马子音生蔡公子家、东陵连嚣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