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斯托雅诺维奇·莫克拉尼亚茨

✍ dations ◷ 2025-09-14 00:16:50 #斯特凡·斯托雅诺维奇·莫克拉尼亚茨

斯特凡·斯托雅诺维奇·莫克拉尼亚茨(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Стеван Стојановић Мокрањац;英语:Stevan Mokranjac;1856年1月9日-1914年9月28日),塞尔维亚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于1856年出生在内戈廷,20多岁时的莫克拉尼亚茨曾在贝尔格莱德、慕尼黑、罗马和莱比锡学习音乐。后来,他成为贝尔格莱德合唱团协会(Belgrade Choir Society)的指挥,以及塞尔维亚音乐学院(Serbian School of Music)和第一个塞尔维亚弦乐四重奏团的创始人。莫克拉尼亚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离开贝尔格莱德并搬至斯科普里,他于1914年9月28日在当地逝世。

莫克拉尼亚茨被誉为“塞尔维亚音乐之父”,“塞尔维亚音乐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人物”以及“塞尔维亚的国家象征之一”。他死后,原塞尔维亚音乐学院为纪念他的贡献更名为莫克拉尼亚茨音乐学院(英语:Mokranjac Music School)。他的肖像在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联盟的纸币正面中出现。1964年,他和他的家庭位于内戈廷的居住旧址被修缮,并改建为博物馆和音乐中心。自1965年以来,该镇每年都会举行被称为“莫克拉尼亚茨日”的诞辰纪念和庆祝活动。1981年,为纪念其诞辰的125周年,当地在莫克拉尼亚茨的院子里建造了一座他的的大型雕像。

斯特凡·莫克拉尼亚茨于1856年1月9日出生于塞尔维亚公国境内的城镇内戈廷,该镇靠近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边境,莫克拉尼亚茨出生时当地人口约为3000多人。莫克拉尼亚茨的父亲是一家生意兴隆的餐馆老板,并与他的母亲和三个兄弟姐妹一起长大。莫克拉尼亚茨在他十岁时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小提琴。他在内戈廷、扎耶查尔和贝尔格莱德度过了大半的童年。

20多岁时,莫克拉尼亚茨接受了保守音乐的训练并在贝尔格莱德学习。1880年至1883年间,他与约瑟夫·赖因贝格尔在慕尼黑学习;1884年至1885年间,他与亚历山德罗·帕里索蒂(英语:Alessandro Parisotti)在罗马学习。之后,他在莱比锡师从两位德国作曲家萨洛蒙·雅达松和卡尔·赖内克继续学习了两年。

莫克拉尼亚茨于1878年组织了一场纪念贝尔格莱德合唱团协会成立25周年的音乐会,该音乐会被名为“塞尔维亚歌曲史”。直到1883年,他和家人一直居住在内戈廷;1887年,莫克拉尼亚茨和他的家人迁往贝尔格莱德居住。他在该地被任命为贝尔格莱德合唱团协会的指挥,在他辞世之前莫克拉尼亚茨一直担任该团的指挥。该合唱团的演出曲目多是塞尔维亚民歌,以及莫克拉尼亚茨本人所创作的作品。在他的领导下,合唱团巡演于保加利亚、克罗地亚、黑山、奥斯曼土耳其和俄罗斯,并因为其演出的高水准享誉于中欧和俄罗斯。1899年,该合唱团于柏林、德累斯顿和莱比锡进行巡演。在此期间,莫克拉尼亚茨迎娶了了比他小20岁的合唱团成员玛丽娅(Marija)并诞下一子。

莫克拉尼亚茨于1899年创立了塞尔维亚音乐学院以及塞尔维亚弦乐四重奏团,并在其中演奏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尽管莫克兰扎克最著名的作品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他依旧在20世纪继续坚持创作。为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他于1914年中旬离开贝尔格莱德并搬到斯科普里居住。莫克拉尼亚茨于于同年的9月份去世并被埋葬在贝尔格莱德新公墓(英语:Belgrade New Cemetery)。

在他职业生涯的初期,莫克拉尼亚茨曾使用五线谱记谱了塞尔维亚东正教教堂的圣歌。作为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他在1908年首次出版了一本关于教堂音乐旋律的书,书名为《八乐音》(octoechouss,或《八回音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书在贝尔格莱德出版,并成为塞尔维亚东正教神学院学生的基本教科书。莫克拉尼亚茨所创作的圣歌是独特的,这是因为他去除了乐曲中的装饰音和微分音的元素,并使它们与其他东正教圣歌相协调。也正是因为如此,相比于其他作曲家所作,莫克拉尼亚茨所作的圣歌更受到教堂的欢迎。

莫克拉尼亚茨创作了许多复音音乐风格的宗教音乐作品,这样的创作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类似。他本人经常前往列瓦科(英语:Levač)和科索沃收集并录制塞尔维亚传统旋律,这为推广塞尔维亚在乡村地区的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莫克拉尼亚茨同时是一位致力于创作合唱音乐的作曲家,他结合了巴尔干地区的民间音乐并创作了15部合唱组曲,并将其命名为《歌曲组成的花球》(Garlands,或《鲁科威特》),该作品统共由他在1883年至1913年创作的82首歌曲组成。

莫克拉尼亚茨于1901年创作了《圣约翰克赖索斯托姆的神圣礼拜仪式(英语:Divin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 (Mokranjac))》和《伊夫科的斯拉瓦》(Ivko's slava)。1906年,他创作了一部为混合合唱团而作的《颂扬圣萨瓦》,最初的版本是于1893年为男声合唱团而创作的。1913年,莫克兰扎克完成了第八十二首也是最后一部《歌曲组成的花球》的创作工作,并命名为《冬天的日子》(Winter Days)(塞尔维亚语:Zimski dani)。他同时也为儿童合唱团创作了许多作品。

相关

  • 无线广播电台电台广播(英语:Radio broadcasting),又称无线电广播、声音广播或收音机广播,是以无线电波单向传递声音信息的方式,一般是以高频广播。电台发送广播频率后,听众透过收音机来接收。依
  • 八腕目八腕目(学名:Octopoda)通称章鱼、蛸,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章鱼是所有头足纲、软体动物以及无脊椎动物当中最聪明的一支,章鱼完全褪去了外壳,也完全褪去了头部用于游泳的肉鳍,不过
  • 高雄道德院高雄道德院位于台湾高雄市三民区鼎金里金狮湖畔,建立于1960年,为一座道教太乙真莲宗的庙宇。高雄道德院于1960年11月17日落成,其所供奉的太上道祖暨三官大帝金身,源自高雄市大树
  • 丁锦孥丁锦孥(?年-?年),新昌县(今浙江省绍兴地区)人。唐方的妻子。洪武年间,唐方为山东佥事,因获罪被处死,按法律丁锦孥应当充公为官婢。官吏奉命前来提解丁锦孥,有监护者见丁锦孥年轻貌美,借机
  • 早稻田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早稻田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日语:早稲田中学校・高等学校/わせだちゅうがっこう・こうとうがっこう ,英语:Waseda Junior & Senior High School)是日本一所提供初高中一贯教育的私
  • 查克·马威尼查尔斯·班哲明·“查克”·马威尼(Charles Benjamin "Chuck" Mawhinney,1949年-)出身于美国俄勒冈州,于越战期间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从事狙击手职务。他于越战的16个月服役期间
  • 钱爱玉钱爱玉(1949年9月-),生于浙江嵊县长乐镇,越剧女演员,擅长小旦。1963年9月,进入嵊县越剧团。1985年,进入浙江越剧院。艺术上师承王文娟。代表作有越剧《汉宫怨》(饰演许平君)、《盘夫
  • 欢迎SHOW《欢迎SHOW》(朝鲜语:어서옵SHOW;英语:Welcome Show),为韩国KBS 2TV制作的综艺节目,由李瑞镇、金锺国、卢弘喆、金世正等人主持与出演,节目以明星才艺捐献为主题,销售运动家、艺术
  • 艾伯塔省1号省道艾伯塔省1号省道(Alberta Provincial Highway No. 1),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一条东西向公路,属于加拿大横贯公路的一部分,贯穿艾伯塔省南部,西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艾伯塔省交界处,东至艾伯塔省与萨斯喀彻温省交界处 ,全长534公里。此条道路于1941年前被编为2号省道,而现今的2号省道当时被编为1号省道。两条道路的编号于1941年交换。
  • 格里戈尔·迪米特罗夫格里戈尔·迪米特罗夫(保加利亚语:Григор Димитров,罗马化:,1991年5月16日-),保加利亚职业网球运动员。2013年10月20日,在斯德哥尔摩网球公开赛决赛中经过苦战以2比6、6比3和6比4逆转击败费雷尔,拿下了个人首个ATP世界巡回赛冠军。2014年,迪米特罗夫在这个赛季有所突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首度闯进八强,接着又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八强直落三盘淘汰上届冠军安迪·穆雷,虽然在四强不敌最终夺冠的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但也创下个人生涯大满贯最佳成绩。2012年12月,格里戈尔·迪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