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岛人

✍ dations ◷ 2025-04-03 16:12:25 #本岛人
本岛人是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当局,统称台湾福建人(河洛人)、广东人(客家人)和平埔族(熟蕃)的专有名词,通常不包括山地原住民(生蕃或高砂族),大致上是在户籍资料上以台湾为本籍地者,或是台湾裔日本人。然而台湾人并不愿意接受这个名称,以“台湾人”自称,甚至影响日本官方文书和报纸的使用习惯。 在日治时期与本岛人相对的称呼是“内地人”,系指自日本本土移居台湾的日本人,内地人与本岛人之间有锐利的区别,因此本岛人也可以说是当时日本帝国二等臣民的象征。本岛人一词在战后时期被逐渐转化为“本省人”。在一些统计资料上,种族(如本岛人)与本籍(如台湾籍)人口并不完全对应,举例而言,在1935年的《台湾常住户口统计》可见“台湾籍”人口中有一小部分属于“内地人”,反之“内地籍”者也有一小部分是“本岛人”。台湾总督府从1895年(明治28年)起即于各种公文书(如飭令、律令、府令、1896年夏首次发行的《台湾总督府报》等)开始以“本岛住民”、“本岛人”、或“台湾人民”等词称呼原居台湾的各族群,民间亦随之普遍使用,尤以“本岛人”一词最为通行。譬如:二次战后初期,“本岛人”(Islander or Formosan)此一称呼逐渐被相应的本省人一词所取代, 指涉1945年前即已住在台湾者。与“本省人”相对应的是“外省人”(Mainlander),指的是1945年以后来自中国大陆者。吴浊流于1968年刊出的小说《无花果》中即有一章名为〈外省人与本岛人的摩擦〉。“本岛人”与“本省人”这两种分别普及于日治时期与战后台湾社会的称谓,经常与“台湾人”一词相互混用。1930年代左右的本岛人(陈一族)1935年台湾日日新报记载台湾本岛人促进对南支那与南洋之贸易1930-1939年台湾本岛人学龄儿童就学比较图

相关

  • 神经性暴食症神经性暴食症(英语:Bulimia nervosa)又译心因性暴食症或者神经性贪食症,一般简称为暴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为患者会尝试在暴饮暴食(英语:Binge eating)后试图进行净空行为。暴
  • 器官系统生物系统(Biological system),又称身体系统(Body system)、器官系统(Organ system),是生物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许多不同的器官共同组合而成,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作用。人体的系统是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英语: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或简称促皮质素(corticotropin)——是一种多肽激素,生产并分泌于脑垂体,是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
  • 机能主义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下列几种用法和解释:
  • 台夫特坐标:52°00′54″N 4°21′24″E / 52.01500°N 4.35667°E / 52.01500; 4.35667代尔夫特(荷兰语:Delft,.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
  • 脱氧腺苷去氧腺苷(Deoxyadenosine)是一种去氧核糖核苷酸,可视为腺苷(属于核苷的一种)2号碳上的一个羟基(-OH)被替换成氢原子(-H)。
  • 印度准军事部队印度准军事部队 (Paramilitary forces of India)指印度的准军事部队,它由阿萨姆步枪队(英语:Assam Rifles)、特别边防部队、中央武装警察部队(英语:Central Armed Police Forces)三
  • 尺寸纸张尺寸(paper size)是将纸张的宽高规范成固定的比例尺寸来使用。目前在国际间最常使用的是ISO所制定的标准,并将尺寸冠以编号例如A4、B5等等。在不同年代,全球各地也有当地通
  • NMTN-甲基色胺(英语:N-Methyltryptamine,NMT)是一种色胺衍生物。它作为一种生物碱,很可能在机体内由L-色氨酸合成,常见于几种植物的树皮、嫩芽(英语:shoot)和叶,包括维罗拉(英语:Virola)、金
  • 西南非洲德属西南非洲(德语:Deutsch-Südwestafrika),1884年至1915年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之一。德属西南非洲具有835100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德意志帝国大陆在当时欧洲面积的1.5倍的规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