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嵙崁社事件,也称作大嵙崁抗清事件或大嵙崁战役,是台湾清领时期1886年~1892年之间,刘铭传对原住民泰雅族大嵙崁群发动的一连串战争,战场涵盖新北市三峡区至桃园市复兴区一带。
此外,1895年日本入主台湾,以“缓抚”政策继承刘铭传武力进攻的方式,进入大嵙崁群生活领域,开采樟脑。日本的“理蕃”比清季刘铭传作法更现代化,系统化,如警察制度衔接汉隘勇,科技化管理等。先以1900年包围封锁泰雅族大嵙崁群。后1906年4月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标榜施政要点“理蕃”。上任后针对浊水溪以北的泰雅族,实施军警并进的“隘勇线”前进战争。发生1906年梵梵山群发泰雅族联合抗日战争。
起因于刘铭传的“开山抚番”政策,目的在于控制大嵙崁地区的番社与掠取樟脑资源。1886年2月,刘铭传派兵入侵大嵙崁,遭到竹头角等社的抵抗。3月,清军入侵塔卡散社。9月,清军入侵比亚外社。1887年8 月,清军入侵大豹社。1888年5月,清军入侵雪雾闹社。1889年9月,清军入侵后山群的领域,战争持续至1890年1月。1891年9月至1892年4月,泰雅族人为了抵抗清军推进隘勇线,诸社联合抗战。上述各战役清军皆在优势火力上获胜,并迫使泰雅族人归顺投降,但是,最终仍无法遏止族人出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