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鸟

✍ dations ◷ 2025-07-21 10:39:16 #甘肃鸟
甘肃鸟属(属名:Gansus)是原始的真鸟类,生存于白垩纪前期的阿普第阶(距今约1亿2000万年前),已知的有效物种包含玉门甘肃鸟(Gansus yumenensis)与甄氏甘肃鸟(Gansus zheni),其化石分别于中国的甘肃省玉门市与辽宁省凌源市出土。其中玉门甘肃鸟发表于1984年,是中国发现的第一种中生代鸟类化石化石的解剖特征显示甘肃鸟可能是一种水鸟。甘肃鸟的发现支持了现生鸟类的共祖为水鸟的假说。甘肃鸟最早于1984年基于一件包括左侧胫骨与跖骨的化石被描述、发表,名为玉门甘肃鸟(Gansus yumenensis),该化石出土于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沈家湾村,其地层属于下沟组,是中国发现的第一种中生代鸟类化石。玉门甘肃鸟的化石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编制的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中,属于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玉门甘肃鸟的体形大小与鸽子相近,外形则接近潜鸭(英语:Loon),其具有许多现生鸟类的解剖特征,但也有些较原始的性状,例如其翅膀上有爪。2003年-2004年,五件较为完整的甘肃鸟化石在昌马地区一个湖床遗址的泥岩中被发现,这些标本可能是因死亡后迅速为缺氧的淤泥覆盖,而得以保存飞羽与趾尖蹼的痕迹等特征,研究人员分析其解剖特征,认为甘肃鸟比较接近黄昏鸟、潜鸭科(英语:Gaviidae)、䴙䴘科等在水中以脚为动力前进的潜水鸟类(英语:Diving bird)。2011年,又有九件甘肃鸟的化石样本被发表,研究人员分析其胸骨与趾骨后,认为甘肃鸟是一种会飞的潜水鸟,习性类似现生的鸭科物种。2013年,有学者分析甘肃鸟前肢与后肢中各骨骼长度比例,认为其前肢的比例接近雨燕目的类群(雨燕与蜂鸟),后肢的比例则接近䴙䴘科、信天翁科与鸬鹚科的类群,也指出甘肃鸟可以飞行,也可以某种程度地潜入水中,并在水中以脚或脚翅并用的方式移动。2014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发现了两件鸟类化石,出土地层为九佛堂组,属于热河生物群,经鉴定后发现其为玉门甘肃鸟的姊妹群,因而也归入甘肃鸟属中,名为甄氏甘肃鸟(Gansus zheni),其种小名为纪念该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甄朔南。支序分析显示甘肃鸟是扇尾类(包含现生鸟类、鱼鸟、黄昏鸟等)的姊妹群。因研究者对扇尾类的定义不同,有些将甘肃鸟归为扇尾类,视为其基群,有些则不把它归为扇尾类,而将其视为扇尾类的姊妹群。扇尾类早期分支的几个类群,有许多具有部分水鸟的特质,因此有假说认为现生鸟类的共祖可能是与甘肃鸟相似的水鸟 。

相关

  • 维生素D维他命D也称抗佝偻病维他命,是一类脂溶性维他命,属类固醇化合物。在人类所需的维他命中,维他命D非常特殊,是一种激素的前体,而且人一天只要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人体自身即可合成足
  •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语: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罗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他因对狗研究而首先对古典制约作出描
  • 上海精神上海精神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彼此关系行为的准则与合作原则。
  •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指生理代谢层面的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聚集现象,这些危险因子主要包括高血压(或血压偏高但未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包含血中三酸甘
  • 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6年),字子长,龙门(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
  • 铁克诺Techno,又译“高科技舞曲”、“铁克诺音乐”,是一种电子舞曲,发源于80年代中期到晚期的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在1988年,“Techno”一词首度被用作标示音乐类型,如今舞池上各种曲风五
  • 海森堡维尔纳·海森伯(德语: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3年,海森伯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
  • 140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侯学煜侯学煜(1912年4月2日-1991年4月16日),安徽和县历阳镇人,中国生态学家。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随后回到家乡,任和县初级中学中学教员。不久,任地质调查所土壤
  • 安妮·阿普勒鲍姆安妮·阿普尔鲍姆(英语:Anne Applebaum,1964年7月25日-)美国记者、历史学家,拥有波兰美国双重国籍,普利策奖得主,写作涉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东欧公民社会的发展,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