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战役

✍ dations ◷ 2025-10-21 21:16:29 #新加坡战役
新加坡战役(英语:Battle of Singapo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区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大日本帝国陆军在1942年2月8日至15日间攻击大英帝国所属的海峡殖民地政府,最终成功占领整个新加坡岛,而善用自行车是日军战胜的重要原因。1941年12月,日本陆军在马来半岛登陆,英国属下印度军第3军团立刻朝着日本陆军行进。在北部的日本军队数量上相差无几,但是日军在制空权、战车、步兵战术、战斗经验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日军踏着泰国制造的自行车,由泰马边境一路追杀败退的英军至柔佛海峡,之后英军退入新加坡,日军在潮退时进攻新加坡,最后日军成功登陆并占领水塘,迫使英军投降。此役,英军共有八万人投降,再加上之前马来亚战役中,在吉隆坡投降的五万人,整个马来亚战役,英军十三万人向仅仅三余万的日军投降。因为日本的制空优势,联合军出动了英国的王牌战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但是最终被日本在马来亚海战中击沉。至此,日本开始考虑攻略要塞新加坡岛。1月31日,最后一批联合军部队从马来半岛撤退,工兵队将新山和新加坡相连的新柔长堤爆破,阻止日军越过海峡。1942年2月8日,日本军队使用充气艇开始横渡柔佛海峡。驻新加坡英军最高指挥官白思华认为,日军主力是登陆东北部的海岸,所以集中防守新加坡东北部。当日军开始在西北岸登陆时,认为日军是假装进攻西北部,拒绝支援西北岸的驻军。西北部的守军在日军攻势下开始崩溃,登陆西北岸的日军的人数不断增加,开始运送重型装备上岸。日军集结后开始向东南方的新加坡中央区域推进,攻打新加坡的最高点武吉知马,英军的粮食及弹药大部分都存放在该区,经过激战后该区失守,另一路日军开始渡海登陆新加坡的东北岸。虽然东北岸是英军集中防守的地区,但因为西北方的日军已经深入新加坡中部,进一步往东推进将可切断东北岸英军的补给及退路,所以东北岸的英军被逼后撤,东北岸的防线于是失守,无力阻止日军大量登陆。日军开始攻入新加坡市区的边缘地区,曾经发生屠杀。2月14日,驻新加坡英军最高指挥官白思华开始与同僚讨论严进的局势,有英军指挥官提出投降,因为战事没有希望,停战可避免更大人命损失,日军也展开劝降,但白思华当时否定投降。2月15日,更多前线失守的消息,日军展开屠杀的压力,加上粮食及淡水已经短缺,无力支撑战事,白思华接纳投降的建议。白思华与英军部属拿起英国旗及白旗,徒步走到日军占领区签署投降书。白思华与超过八万人的守军正式投降,成为英国有史以来对外作战的最大规模投降。投降的英军被押送到集中营,后来被日军移送到东南亚及日本劳役,由于劳役的环境恶劣,没有足够食物及缺乏医疗,大部分降军都因为受到虐待、疾病及营养不良死去,只有少部分投降守军活到大战结束。The Battle of Singapore

相关

  • 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倦)症候群(英语: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ME)),又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脊髓炎是有争议的,另一种说法为可
  • B02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B02(抗出血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
  • 外消旋体外消旋混合物(英语:racemic mixture、racemate,或称为 外消旋体)是等物质的量的一对对映体混合后得到的组成物。第一个制得的外消旋体是路易·巴斯德制得的酒石酸的外消旋混合物
  • 黄种人蒙古人种(英语:Mongoloid),通称黄种人,是西方人定义的一个居住范围包括东亚、中亚、东南亚、北亚、南亚、北极地区、美洲以及太平洋岛屿上的种族。根据18-19世纪法国人类学家乔治
  • 无线个人网无线个人网(英语: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提供了一种小范围内无线通信的手段。IEEE 802协议系列中定义了一系列无线网络标准,目前已成型的无线个人网标准主要有两个:主
  • 行为神经科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1771年兹姆里·利姆授职仪式壁画,从前1775年到前1760年创作。现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 海豹属海豹属(学名:Phoca)是海豹科下面的一个属,包括二个物种。本属的2个物种如下:
  • 十九面体在几何学中,十九面体是指有19个面的多面体,在十九面体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形状是正多面体,换言之即正十九面体并不存在,但仍有许多由正多边形组成的十九面体,例如正十七角柱,与之拓朴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前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建于197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