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孟加拉国人

✍ dations ◷ 2025-05-13 01:01:36 #在日本的外国人,海外孟加拉人,日孟关系

日本的孟加拉国人,是日本较小的外国人口之一。截至2016年,日本法务省的在日本外国人登记总数中记录了12,374名孟加拉国国民。

孟加拉国向日本的劳务移民,与东亚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即向韩国和台湾的劳务移民相同,据信是在1985年左右开始的。准工人将获得学生签证进入语言学校,这将使他们能够合法工作每周最多20小时来养活自己;他们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在日本扎根,找到更多永久性的全职工作。这种迁移在1988年达到顶峰,但随着日本当局收紧学生签证的要求,1989年急剧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驱逐出境急剧增加,仅1990年就有近五千人;然而,新来的人和先前的被驱逐者都转向人口贩运者重新进入日本。

2007年的一项调查估计,孟加拉国有四分之一的非法移民在1989年4月之后抵达。即使在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之后,他们的工资仍然相对较高,通常超过最低工资的150%;孟加拉国移民更喜欢从日本再到沙特阿拉伯或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并认为它是一个更“享有盛誉的目的地”,因为继续提供更高的工资。

日本的孟加拉国移民往往来自中产阶级。虽然只有不到4%的孟加拉国人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但近30%的在日孟加拉国人中学毕业。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比他们在本国的同龄人受更多教育,而且还受到日本其他移民工人群体的教育。据估计,80%以上的移民来自达卡南部的Munshiganj区;他们也很年轻,有些人在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到,缺乏任何进一步的工作经验。由于高失业率和低工资,他们被迫离开孟加拉国;然而,在抵达日本后,他们发现自己的资格仅限于所谓的“3D”(“肮脏,危险和困难”)工作,尽管他们的工资仍远高于他们在国内所能获得的工资。

孟加拉国移民在返回家园之前平均留在日本近7年,每人汇款59,068美元(每月739美元)。由于他们在国外节省的钱,他们享受一些社会流动性;一项针对从日本返回的达卡居民的调查发现,超过50%的人在返回时使用他们的资金开办自己的企业,而不是试图移民到日本或其他目的地并继续从事卑微的工作。虽然50%在日本逗留超过五年的移民在孟加拉国购买土地,但建屋并不是他们喜爱的投资。

http://www.mofa.go.jp/mofaj/area/bangladesh/data.html

相关

  •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转化能量的化学过程,也称为释放作用。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
  • 保罗·博耶保罗·德罗斯·博耶(Paul Delos Boyer,1918年7月31日-2018年6月2日),美国生物化学家。因阐明三磷酸腺苷生物合成的机理而与约翰·沃克、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共同获得1997年的
  • 软骨肉瘤软骨肉瘤系起源于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从其发生部位来看,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前者发生于骨髓腔或皮质内部,后者发生于骨膜下皮质或骨膜。根据肿瘤的发展过程又可分为原发及继
  • NaSSA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英语: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s)(NaSSAs)是一类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的抗抑郁药。医学导航:心理学/精神
  • 塞思·麦克法兰塞思·伍迪贝瑞·麦克法兰(英语:Seth Woodbury MacFarlane,1973年10月26日-)是一位两度获得艾美奖的美国喜剧演员、动画师、编剧、电视制片人、演员、配音演员以及作词家。塞思·
  • 时隔36年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朝鲜语:조선로동당 제7차 대회/朝鮮勞動黨 第7次大會)于2016年5月6日-2016年5月9日在平壤举行。这是朝鲜劳动党于1980年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之
  • 第一资本竞技馆第一资本竞技馆(英语:Capital One Arena)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一座室内体育场。于1995年动土兴建,启用于1997年,原名MCI中心(MCI Center)& 威讯中心(Verizon Center)。威讯
  • 陈汝湘陈汝湘,广东肇兴鼎湖头溪乡沙浦村人,清朝末年进士、工程学家。宣统三年(1911年),验看学部考验游学毕业生,廷试新制工科进士。民国元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年间,担任铁道部北
  • 天主教马贝尔教区天主教马贝尔教区 (拉丁语:Dioecesis Marbeliana、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Marbel)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天主教哥打巴托总教区。辖区包括南哥打巴托省及萨兰加尼省,以及苏
  • 陈山陈山(1365年-1434年),字伯高,别字汝静,福建延平府沙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举人。洪武二十七年,登进士,历任始兴、奉化教谕。预修《永乐大典》。擢吏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