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祷书

✍ dations ◷ 2025-09-04 18:09:41 #公祷书
坎特伯雷大主教 (贾斯汀·韦尔比) 普世圣公宗主教长会议 兰柏会议 普世圣公宗咨议会 主教/教区 主教制基督教 · 基督教教会 (耶稣 · 基督 · 圣保罗) 圣公宗(历史) 圣公宗高派 牛津运动 使徒继承 圣职 · 大公会议 坎特伯里的圣奥思定 · 比德 中世纪座堂建筑 亨利八世 · 英格兰宗教改革 托马斯·克兰麦 废除修道院 英国国教会 爱德华六世 · 伊丽莎白一世 马修·赫顿 · 理查·胡克 詹姆斯一世 · 《钦定版圣经》 查理一世 · 威廉·劳德 非效忠者分裂 女性神职人员 同性恋  · 温莎报告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基督教神学 教义 · 《三十九教条》 卡洛林神学家 芝加哥兰柏四纲领 圣礼 · 玛利亚 · 圣公会圣人《公祷书》 早/晚祷崇拜 圣餐礼 · 教会年历 正典 《说教书》 圣公会派别高派教会 · 低派教会 广派教会合一运动 · 修道 祈祷 · 音乐 · 艺术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是圣公会的礼文书,同时也是普世圣公宗和各成员教会的法典。自1534年脱离罗马教会至第一本《公祷书》出现之前,圣公会所有的仪式都沿用中古时代的弥撒模式以拉丁文进行。圣公会第一本《公祷书》于1549年写成,不但用英文编写,还有系统地编排经课表,从此成为崇拜时信徒认识信仰、一同敬拜、颂扬上主的工具。之后在1552年、1559年、1662年和1928年亦有推出不同版本或修订的《公祷书》。值得一提的是,1662年的版本是最后一本获英国国会接纳通过、具法律地位的《公祷书》。至于1928年的版本,虽然不获英国国会接纳通过,却获主教院授权在教区及牧区使用。直到近代,英国国会已授权英格兰圣公会,自行决定教堂使用的崇拜礼文,无须再经国会通过。圣公会经过与罗马天主教的分裂,在神学、崇拜礼仪等方面有重大的改变。16世纪改革初期陆续推出了一些信纲,如《三十九条信纲》, 但是因为圣公会受到英美法系的影响,并不使用成条文的信纲作为依据,因此这些信纲很快就不被使用,而是通过统一的《公祷书》规范教会的活动和组织,进而作为评判信仰的基本原则。公祷书也是指导解读《圣经》的基本原则,在神学上类似信义宗的《协和信纲》。1529年英王亨利八世为了休妻被拒,与教皇决裂,锐意改革教会,开始了英格兰宗教改革,命当时的坎特伯里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等教会领导人改革教会,展开一连串的改教工作。1534年11月3日,英格兰国会通过著名的“至尊法案”,正式宣布:撤销教皇的权力,亨利八世及其王位继承人为英格兰教会在世上唯一最高元首。自此,英国正式脱离罗马天主教教廷的管辖。《公祷书》为托马斯·克兰麦大主教于1549年9月6日所出版的礼文书和信仰标准,给英国所有教会使用,并要求所有人按照《1549统一法案》的要求遵守并使用该公祷书。公祷书是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公祷书简化了教会礼仪,全日祷告(日课)由最早期的8次减至2次 (即早、晚祷),更将罗马天主教的礼仪如圣物抹油,洒圣水等删除。每日的早祷(Matins)及晚祷(Evensong)有清楚的程序与指引,说明敬拜是有时的,恒常的,有具体内容的。公祷书又更着重福音内容,中古世纪教会的礼仪采用拉丁文,但并非所有人能够明白。公祷书主要以本土方言(英语)写成,使人明白和达到用悟性崇拜的目的。其后公祷书的内容经过多次修订和增减,语句以圣经的经文为主。及后1559年4月29日,伊利沙白女王时期,英国国会再通过一项最高权威法,根据此法案,英国完全废弃教廷的权威,同时马太·柏克被选举为全英格兰的牧首——坎特伯里大主教,入座坎特伯里的兰柏宫成为圣公会的灵性领导人。同时《1558年单一法令》被国会通过,再一次明令所有人崇拜时要用统一使用《公祷书》。《公祷书》和统一法案曾于1662年进行修订,正式出版标准公祷书,成为圣公会通用的祷文书。其主要内容有:圣礼传说、节日祝文、成人洗礼与坚信礼文、圣餐礼文、婚礼,为病人祈祷,丧礼、诗篇、颂歌、信仰纲要等。时至今日,全球圣公会在崇拜中使用《公祷书》成为普世圣公宗教会合一的象征。各地《公祷书》虽有版本及文字的差异,但内容大同小异。因此,各地圣公会崇拜礼仪也是大同小异的。由于圣公会的崇拜是公共崇拜,同时包含会众在崇拜中的参与环节,如会众一同信经和各类的祷文等,配合既定的仪节,使会众不单能够专心一意地崇敬上主,同时亦能让会众在庄严肃穆的崇拜中体会上主的神圣。其实,崇拜礼仪书并非圣公会所独有的,在宗教改革时期以后,诸多传统的新教宗派都有根据初期教会的礼仪编订他们的崇拜礼仪书,例如改革为长老会的苏格兰教会所使用的《公用秩序书》,或者路德会使用的马丁·路德为新教而作的《1523弥撒规程》等。

相关

  • 二苯乙醇酸-3-喹咛环酯二苯乙醇酸-3-喹咛环酯(QNB)- IUPAC名 1-azabicyclooct-3-yl 2-hydroxy-2,2-diphenylacetate;美军代号:EA-2277;北约代号:BZ(毕兹);苏联代号:Substance 78。是一种无味的军事失能剂(
  • 兰利兰利(langley,缩写为Ly),是测量太阳辐射强度的国际通用计量单位,1947年设立,为纪念美国物理学家塞缪尔·兰利而得名。1兰利=1卡路里/1平方厘米,如果换算为国际单位制中的“焦耳/平
  • 阴毛初现阴毛初现(英语:pubarche)是指儿童阴毛的首次出现,青春期的一种身体变化,但不应与之等同,因为它可能与整个青春期没有任何关系。阴毛初现通常是由肾上腺或睾丸产生的雄激素的增多导
  • 盖瑞·贝克知识产权市场化自由放任小政府主义负所得税公开市场操作私有财产私有化经济主题加里·史丹利·贝克(英语:Gary Stanley Becker,1930年12月2日-2014年5月3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
  • DNA聚合酶Ⅲ全酶DNA聚合酶III(英语:DNA polymerase III holoenzyme),是原核生物进行DNA复制时主要使用的一种酶。该酶于1970年由托马斯·科恩伯格(英语:Thomas B. Kornberg)发现。这种酶复合物具有
  • 王志珍王志珍(1942年7月6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吴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1942年出生在上海,原籍江苏吴县。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
  • 无足目无足目(学名:Apoda)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的一目,是蚓螈类(Gymnophiona;又称为蚓螈目)现存的演化支(冠群),是两栖动物中看起来最像虫或是蛇的一类。大部分的无足目均栖息于地下,因此无足目
  •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英语:Photoelectric Effect)是指光束照射物体时会使其发射出电子的物理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1060-1063:1240-12461887年,德国物理学者海因里希·赫兹
  • 中性流相互作用中性流(Neutral current)是次原子粒子相互作用现象之一,这些相互作用由Z玻色子所引发。弱中性流的发现是弱力与电磁力(弱电理论)统一的重要关键,并导致W及Z玻色子最终被发现。1973
  • 变调变调(英语:tone sandhi)又称为连续变调、连接变调,即是将声调变化之方法使用于字词音节并合上的处理。变调在梵文里意思为“合并在一起”。在所有的声调性语言里改变声调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