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辨明

✍ dations ◷ 2025-09-12 00:05:39 #周辨明

周辨明(英语:Chiu Bien-Ming; Jou Bienming,1891年11月13日-1984年4月28日)、字biàn民,中国福建惠安人,著名语言学家。周辨明是倡导汉语及闽南语拼音的先驱人物之一。

于1891年11月13日(清德宗光绪17年(岁次辛卯)10月12日)出生于中国福建惠安。1911年(清宣统三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曾于1917年(民国6年)远赴美国哈佛大学转攻数学;再之后1928年前往德国汉堡大学获得语文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英文教师。1921年起始任教于厦门大学;历任厦大学生指导长兼预科高等几何学教授、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以及新生院院长兼外语系主任。1948年之前主要住居地在厦门鼓浪屿。1948年至英国伦敦大学讲学。1949年回国途中、因中国内战方殷,在新加坡被校友挽留,应聘为新加坡中华大学(南洋大学)语言学教授。至此停留在新加坡。再而1954年之后转任马来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教师;从1962年至1976年担任新加坡政府"职员训练中心"的训练专员、英汉翻译指导教师等职。

周辨明主要研究的领域是汉语拼音化、闽南语拼音化、方言音韵及汉字检索法等。

周辨明对于厦门语拼音方式基本上有两个改进阶段,因之产生两种对于厦门语拼音的标示方式。第一个阶段即“周辨明式拼音法”、于1934年前后周辨明对白话字之修正以IPA为主进行局部之修改。基本上还是以具有字母上标示调符之方式进行、如同于白话字及台罗之声调标示结构。而1949年之后的第二个阶段“厦语拼音字”即对厦门语的拼音字再改进的方案。其法就如同壮语或MLT等拼音字般的以拉丁字母作为声调标示之架构。至此周辨明所发展的闽南语拼音文字之走向,即完全和白话字的传统声调符号标示之型态脱钩。

主要论著如下所列。

相关

  • piRNApiRNA全名Piwi-interacting 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分子,长度大约是29到30个核苷酸。在许多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的生殖腺中都有被发现,并且可以和Piwi蛋白结合形成piRNA复合物(p
  • 穆罕默德·摩萨台穆罕默德·摩萨台(波斯语:محمد مصدق‎;拉丁化:Mohammad Mosaddegh),1882年6月16日-1967年3月5日),1951年至1953年间出任民选的伊朗首相,但在1953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的政变
  • 复合结果复合结果(英文:Joint effect),是一种因果谬误,系指当某些原因导致多个结果时,在多个结果之间建立因果关联。国家发生战乱,小明一家人因为房子被炮火所毁而从北部逃到南部。有可能是
  •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简称UCSB,又常被译作圣巴巴拉加州大学),是一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学系统的成员之一。学校坐落在位
  • 非自发性生殖非自发性生殖(anautogeny或anautogenous reproduction),或作非自发性繁殖,是一个昆虫学的名词,指雌性昆虫的一种独特生殖策略:在产卵之前它们必须要进食某种特定食物(一般来说都是
  • 中国内河航运中国的内河航运按水系分有珠江航运、长江航运、京杭大运河等。史书第一次明载的内河航运事件是公元前647年(春秋时代)的泛舟之役,晋国饥荒向秦国秦穆公买谷,自秦都雍城至晋都绛
  • 恰恩德拉恰恩德拉(Chandla),是印度中央邦Chhatar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20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0207人,其中男性5460人,女性4747人;0—6岁人口1992人,其中男1005人,女987人;识字率56
  • 炒面面包炒面面包(日语:焼きそばパン)是日本一种用面包制作的料理。顾名思义,在面包中夹入炒面的料理。制作方法为将长型的热狗包(英文:Hot dog bun)纵向切开,呈现V字型开口,然后填入炒面。
  • 拉普拉 (市镇)拉普拉(爱沙尼亚语:Rapla vald)是爱沙尼亚拉普拉县的一个乡村型市镇。行政中心为拉普拉镇。市镇面积为859平方公里,2021年时人口数量为13,047人。2017年爱沙尼亚行政改革后,原拉普拉市镇、尤鲁市镇、凯乌市镇和赖屈拉市镇合并成新的拉普拉市镇。新的市镇包括非独立市拉普拉、5个小镇和83个村庄。
  • 彰化县城彰化县城是清朝时管理彰化县的县治所在,位于今天的彰化市,紧邻八卦山,是全台湾第一座砖城,共有四座城门。今已完全不存。彰化未设治之先,原属诸罗。彰化县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设县,而城池则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乃设副将驻札彰化,南驭诸罗,北控淡水。当时大甲西社的动乱才刚平定不久,调任彰化县知县的秦士望认为没有城池不足以保卫县邑的安全,便在县治周围种了刺竹为墙,建四方城门,形成一座周长780丈的环形城池。至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年),始分安平水师左营游击一员,移驻鹿港。形成水陆营汛布置。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