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分硬币

✍ dations ◷ 2025-04-26 07:48:42 #欧元硬币,一分硬币,面额为0.01基本单位的硬币

1欧分硬币(€0.01)是价值为欧元百分之一的硬币,材料由镀铜钢组成。欧元区内每个国家的硬币都有一个共同的背面和各国(各民族)特定的正面。它是自2002年欧元(以现金形式)面世以来开始流通,但并未像高价值的硬币一样在2007年进行重新设计。

硬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2年,当时欧元的硬币和纸币开始在欧元区的12个成员国和相关地区中推出。硬币共同的一面是由吕克·律克斯(英语:Luc Luycx)所设计,这位比利时艺术家赢得了在全欧范围内举行的新硬币设计竞赛。1至5欧分硬币的设计是为了展现欧洲联盟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相对于非洲和亚洲),而不是像1至2欧元硬币那样展现15国为一体或是像10至50欧分硬币那样展现单独的欧盟成员国。

在硬币的国家一面,有15种(欧元区+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等拥有造币能力的国家)根据各国设计竞赛得出的样式,但所有硬币还是必须适应一些共同的规范,包括12颗星星。国家一面的设计在2008年底之前都不允许更改,除非君主(其肖像通常会出现在硬币中)死亡或退位。这种情况发生在摩纳哥和梵蒂冈,并导致有三种新样式流通。而根据2008年起生效的方针,国家一面的设计应当包含发行国的名称(例如芬兰及比利时均未显示其名称,因此需要进行微调)。

随着欧盟成员国已根据设想在2004年和2007年实现扩大,所有价值在10欧分以上的欧元硬币的共同一面都在2007年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展现一副新的地图。但1至5欧分的硬币却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原有成员国在硬币地球仪图案中的加亮设计显得非常微弱,以至于并不值得再作改动。无论如何,在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于2008年、斯洛伐克于2009年、爱沙尼亚于2011年、拉脱维亚于2014年以及立陶宛于2015年加入欧元区后,新的国家硬币已经增加。

1欧分硬币由镀铜钢材料制成,其直径为16.25毫米、厚度为1.67毫米以及质量为2.30公克。币缘的滚花光滑。该硬币直至2002年1月1日才正式流通,尽管欧元早在1999年便已设立,但此前仅是作为一种无形的货币仅在会计工作中使用。

1欧分硬币的背面是由吕克·律克斯所设计,并在右下角显示有地球仪。欧盟最初的15个成员国被略微突显,同时展现的还有非洲北半部和亚洲西半部(包括中东)。六条细纹呈斜线从地球仪后穿过,在其两端共有12颗星星(反映欧盟旗帜)。顶端左侧是一个较大的数字1,随后是以较小文字书写的“Euro Cent(欧分)”字样。设计者的首字母“LL”则出现在地球仪的右侧。

硬币的正面样式取决于发行国。但它们都必须包含十二颗星星(大多数情况下位于圆环的边缘)、雕版首字母和发行年份。新的设计还必须包括发行国的名称或缩写。正面不能重复显示硬币的面额,除非发行国使用的是非拉丁字母(目前希腊和奥地利是唯二的这类国家,因此希腊在它们发行的硬币上刻有“1 ΛΕΠΤΟ”字样)。

1欧分及2欧分硬币发行的初衷是为确保各国的原有货币在过渡到欧元时,零售业无法以此作为借口大量向上舍入价格。然而由于在交易及造币过程中为维持和流通这些低价值硬币的成本原因,芬兰和荷兰采取若用现金支付会将价格舍入最为接近的5欧分的办法,同时这些硬币由于发行量少而主要用于收藏者,并非是普遍流通。尽管如此,1欧分硬币仍然是法定货币并可在这些国家以外生产,因此如果客户希望付费在别处铸造1欧分硬币,是完全有可能的。

据荷兰中央银行估算,如不使用小额硬币每年将可节省3,600万欧元的开支。其他国家,例如德国则倾向于保留这些硬币,这是因为零售商认为对消费者而言,例如€1.99的定价比起€2.00(的心理价位(英语:Psychological pricing))更具吸引力。根据Eurobarometer(英语:Eurobarometer)对欧盟公民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德国是对移除硬币最持怀疑态度的国家(仅32%的支持率),但在整个欧元区,支持移除的受访民众则占有微弱多数(52%)优势。

维基共享资源中与1欧分硬币相关的分类

相关

  • 砷酸盐砷酸盐是所有带有砷酸根离子(化学式:AsO43−)的化合物的统称,包括砷酸形成的各种盐。砷酸盐中,砷原子的氧化态为+5,所以砷酸盐的系统命名作砷(V)酸盐。由于砷和磷都属于元素周期表
  • 12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软焊软钎焊、软焊(英语:soldering)是一种利用熔化熔点较低金属来连结其他金属工件的制造过程。被熔化的金属一般称为焊料,一般其熔点低于摄氏400度。软钎焊和硬钎焊的差异是在于焊料
  • 巨石巨石(boulder,又见巨砾、漂石之称)在地质学上,指石块,石块的晶粒尺寸(grain size)通常直径不少于256毫米。部分巨石小至用手也可移动或滚动,其它则非常巨大。在日常应用,巨石大得连人
  • 戚林八音《戚林八音》(平话字:.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 夜鹰目夜鹰目(学名:Caprimulg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这一目的鸟分布广泛,除了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夜鹰目的学名 Caprimulgiformes 来自夜鹰属的属名 Caprimulg
  • 王佳婉王佳婉(1971年6月26日-),台湾的新闻主播。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现为东森新闻台主播。
  • 康平县康平县是辽宁省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康平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属沈阳市辖县。全县区域面积217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处于北纬 42 ° 31 ',至 43 ° 02 ',东经 122 ° 45 ',至 123 °
  • 清河门区清河门区是辽宁省阜新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下辖4个街道、2个镇:
  • 维尔纳·海森伯维尔纳·海森伯(德语: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3年,海森伯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