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海权
✍ dations ◷ 2025-11-19 12:58:43 #制海权
制海权(英语:Command of the sea, Thalassocracy),是一种军事理论及地缘政治理论,指海军兵力在一定时间、一定海域内所掌握的控制权。自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濒临海洋并利用海权优势的国家,开展一系列社会政治以及军事等活动,谁能掌握海洋就能成为强国,催生全球帝国主义,代表国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参见:海军#海军思想制海权的概念,自有海战以来就已存在。若论将其概念形成词源者,最早可追溯到修昔底德所提出,本义为“海上的权力”(Power of the Sea)。他并解释为:“大海将赋予人权力,条件是人要知道如何征服与使用它。”1615年英国海上冒险家华特·雷利曾撰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能控制世界财富,进而控制世界本身。”1890年起,马汉发表《海权论》系列著作,他认为制海权是国家遂行海权运作的一部分,根据英国海军发展与海洋霸权历史,海上力量对于国家繁荣与安全十分重要,若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必须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动之能力:43-44;海战最高原则为削弱乃至毁灭敌人舰队,并可以由决定性海战或对港口的封锁达成;海权论引起了各国注意并广为流传。另一位海军思想家柯白则认为“海战的目的必须经常是直接或间接地确实获致制海权,并阻止对方获致它”,亦提出了制海权必先掌握海上交通线,不论是在军用,或者商用方面。此后,西方海军沿用揉合两者的制海权战略思想近50年,例如大舰巨炮主义。古典海军军事理论,在战术层面部分,多属帆船时代至地理大发现间的海战经验分析。在如今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于实战上已经过时;然而,其核心概念的制海权,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概念,所以至今仍是海军战略研究的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普遍已体认空权之重要,海军若要对远程目标进行任务势必要拥有空中武力。虽然核子武器的出现一度使海军被认为重要性变低,但军事理论经过长时间的演进后发现,即使最终进行核子战争都不足以完全消除威胁与安全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派兵占领敌人领土,而这项任务在当今空运进步的时代仍无法代替海运,海运的工作仍必须由海军所完成,海权的重要性仍未降低。现今可根据在远洋、近海和近岸进行作战的能力分作蓝水海军、绿水海军和褐水海军。
相关
- 粘菌素粘杆菌素(Colistin),又名克痢霉素、多粘菌素E,是一种多粘菌素类多肽抗生素,是两种环状多肽——粘杆菌素A和B的混合物。可由多粘芽肥杆菌变种粘菌素(Bacillus polymyxa var. colist
- 亨尼巴病毒属亨尼巴病毒属(学名:Henipavirus),包括尼帕病毒(又译尼巴病毒、立百病毒)(Nipah virus)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1999年于东南亚被发现的会引发立百脑炎的新型病毒,也会造成人类
- 联邦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
- 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噻二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hi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3-8小时,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大夫 (官名)大夫(拼音:dà fū,注音:ㄉㄚˋ ㄈㄨ),古代东亚职官名。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大夫之名,为君主之顾问,无固定员数,亦无固定职务,依诏命行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
- 医生 (消歧义)医生指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医生还可以指:
- 支架蛋白质在生物学中,“支架蛋白质”(英文:Scaffold protein)是许多关键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尽管目前对支架的功能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已知它们会与信号传导途径的多个成员相互作用或结
- 丈丈是东亚传统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古时,成年男子身高约一丈,所以称为“丈夫”。市制一丈等于 10 3
- 鼎鼎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六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鼎部归于十三划部首。鼎部只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最抗刮损的莫氏硬度,是一种利用矿物的相对刻划硬度划分矿物硬度的标准,该标准是德国矿物学家腓特烈·摩斯(德语:Friedrich Mohs)于1812年提出的。莫氏硬度标准将十种常见矿物的硬度按照从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