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来人
✍ dations ◷ 2025-10-22 14:21:06 #马来人
马来西亚土著(马来语:Bumiputera),在《马来西亚宪法》下指的是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族。Bumiputera一词源自梵文,意指地球之子或是土地之子,这是由于Bumi一词有“土地”和“地球”之意。在马来西亚,中文使用者一般都使用“土著”一词来称呼这些人,不过这并不是文意上所描述的那种森林部落里的土人,而一般人在这时候使用“土著”一词时,指的是法律规定的本地族群,由于马来人占了土著92%以上的人口,所以,土著就是在说马来人。而不属于Bumiputera的人,则称为非土著。而非土著一词指的就是华人、印度人、欧亚裔和一些已具有马来西亚公民权的新移民。华人和印度人占了非土著近99%的人口,所以非土著通常就是指华人或印度人。此外,不同于马来人的马来半岛原住民(英语:Orang Asli)(Orang Asli),在马来西亚一般被称为原住民,他们是否是土著范围下的人向来是舆论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有利于马来西亚土著的“新经济政策”,《经济学家》将其称为“种族歧视”,政策目的是为马来西亚土著创造机会,缓和自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政策成功打造了大量的马来人城市中产阶级,但是对于消除农村社区的贫穷状况见效甚微。一些分析学者注意到,那些被排斥在外的群体充满怨气,对这些政策强烈抵制,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华人和马来西亚少数民族。土著的概念是基于马来西亚的国家宪法(其中宪法第153条对土著的概念有非常的贡献)。但是,宪法没有把土著界别清楚。宪法只有界定以下文族的条文:因为政府没有一个统一界定来识别,所以,政府多个部门和机构都有不同(和互相不相容)的界别来釐定土著身份。根据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学生入学管理办公室”出版的2007至2008年入学指南,土著是以下的人:在马来西亚传统定义下,所有原住民都是土著。除此之外,马来西亚沙巴和砂拉越两州的伊班人、卡达山人、杜顺人、比达友族、达雅族等少数原住民也被列入土著的范围。土著特权是根据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该例说明:“国家元首在此条文下有保护巫族人的合法地位和其它社区的合法性权利的责任。(英文:It shall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Yang di Pertuan Agong to safeguard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the Malays and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other commun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rticle.)”因为马来西亚运用君主立宪系统组成政府,所以国家元首的责任被人视为是国家本身的责任。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马来西亚政府为了缓和种族间的紧张关系,于是施行了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土著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地位,然而这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至今尚未成功,相反的,却引起了非土著的强烈不满。马来西亚土著政策是一个被视为只会维护马来西亚马来族的政策。而这一政策也被国际以及马来西亚非土著视为种族歧视政策。然而一些人认为,在马来亚独立初期,被视为非多数人口的华人(当时马来人占了人口的约50%,而华人占了约36%)却由于英国殖民时期,英国人控制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并采取了“分裂政策”的关系,华人大部分都从商,而马来人却是农夫,渔夫,工人等,基本上被排除在马来西亚的商业圈之外。这情况被一些人视为对马来西亚社会造成不稳。马来西亚政府认为,只有合法土著特权和经济利益才能够缓和马来西亚个种族间的紧张关系。于是在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制造了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以加强马来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地位。另一个常被争议的问题就是马来半岛的原住民(Orang Asli),根据历史,这些原住民才是马来半岛上最早居住的人民。但在马来人施行的土著政策下,却没有把马来半岛原住民列入土著的范围,而这些原住民的经济状况实际上却比马来人更糟糕。这情况使得很多人同情原住民的状况,尤其是华人和印度人。马来西亚人权委员会一直不断的呼吁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并将原住民纳入土著的范围。然而,一些却反对说,原住民已经被当成土著。新加坡未独立前,李光耀以及他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提出了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所有马来西亚公民,不分种族和宗教一率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主张却遭到很多马来人领袖的强烈反对,这些马来人领袖认为,马来西亚只有马来人才能享有特权。由于李光耀和这些马来人领袖政策上的冲突,再加上人民行动党当时与联盟代表华人的马华公会对立,最终导致新加坡被逐出联邦独立成国。而新加坡的独立也被认为间接让华人百分比减少以巩固土著地位和削弱了华人在民主选举投票中的人数效应,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人口从原有的45%下降到35%,而马来人人口则从原来的45%上升至50%。新加坡的独立,马来西亚华人成为少数民族,土著政策的合法化,以及后来的新经济政策等都对马来西亚往后40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影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外交和经济关系。这也使得这40年来,李光耀不断对马来西亚政府的土著政策表达不满。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时常在公共场合抱怨马来人过度依赖土著特权。他常告诉马来人如果马来人经常依赖土著特权下的津贴,种族将会变的很弱。马哈迪也曾在2004年也说,“马来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华人大学毕业生,这是因为华人懂得选择对的科目修读,所以他们在市场上比马来人更有竞争力。那些马来人毕业生,尤其那些来自马来语环境的学生,一般都不能有效使用英语,不管你文凭上的成绩多好,在现实商场上,雇主只要那些懂得和他们沟通的人。雇主未必是一个马来人,他可以是个外国人,如果他无法和你沟通,他不会雇用你。”除此之外,那些被马来西亚政府资助的马来人学生,他们一般都会选择修读回教法律,回教历史,或是一些有关回教的科目,他们不但没有选择修读英语,也没有选择去修读一些有经济价值的科目如工程学和医学等,相反的,他们选择到中东国家修读阿拉伯语,这些现象被不少人认为不实际。2006年6月,169名被送去在埃及开罗的艾资哈尔大学的马来人学生,都面临阿拉伯语问题,最终只有五人通过考试。这新闻在马来西亚媒体报光后,使得马来西亚的保送马来人政策非常尴尬,认为这在浪费马来西亚人民的纳税钱。马来西亚前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强烈批评马来人学生只会选择容易的科目修读,这些容易科目往往都没有实际商业价值。2018年大选时,马哈迪带领由土著组成的土著团结党和希望联盟成员党打败国阵组成新政府。慕尤丁并在同年表示将建议落实新土著议程政策,而此政策将注重在创造平等成果,而不是提供平等机会,因为达到平等成果的平等机会不是公平的政策。慕尤丁也表示马来人(土著)在经济成就上还是落后的,因此需要通过落实新土著议程政策来使他们能在国家的繁荣下公平受惠。
相关
- 背痛背痛包括有肌肉、神经、骨骼、关节或与脊柱相关的其它方面的疼痛。背痛可以分为颈部疼痛、肩部疼痛、腰部疼痛和尾椎疼痛,又可分为急性或慢性、持续或间歇性、同一部位或多个
- 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外膜(英语: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缩写为“OMM”)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全封闭的单位膜,是该细胞器的界膜。线粒体外膜厚度约为6-7nm,较线粒体内膜平整光滑。线粒
- 波兰兹罗提波兰兹罗提(波兰语:Polski Złoty)为波兰的官方货币,在波兰语中为“黄金”之意,复数称“złote”或“złotych”。波兰在1990年代初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后,旧有的兹罗提贬值一万倍;
- 布鲁克林大桥布鲁克林大桥(英语:Brooklyn Bridge),原称为纽约与布鲁克林大桥(英语:New York and Brooklyn Bridge)或东河大桥(英语:East River Bridge),是美国最老的悬索桥之一,建于1883年,其1,825米(5
- 西格陵兰洋流西格陵兰洋流(West Greenland Current)为一个弱小的冰冻洋流,沿着格陵兰西岸向北流动。西格陵兰洋流的起源为东格陵兰洋流在格陵兰南端的绕流。
- 戴维森-革末实验戴维森-革末实验是克林顿·戴维森与雷斯特·革末设计与研究成功的一个量子力学实验。他们用低速电子入射于镍晶体,取得电子的衍射图案。发表于 1927 年,这实验为德布罗意假说(
- 无花果无花果(学名:Ficus carica)是桑科榕属的一种落叶小乔木,主要生长于热带和温带。果实呈球根状,无花果尾部有一个小孔,花则生长于果内,在近小孔处长有雄花,远离小孔的顶部长有雌花,另外
- 国际标准期刊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英语: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简称ISSN)是一种类似于国际标准书号的期刊出版物代码。由于期刊出版物名称和内容的不定性,所以相对国际标准书
- 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英语:Build–operate–transfer,缩写:BOT),港澳称为兴建-营运-移转模式,台湾称为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中国大陆又称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是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的运用模
- 美国驻外使馆美国驻外机构列表展示出美国对世界各国、各地派出的外交代表机构,其类型包括了大使馆(Embassy)、总领事馆(Consulate General)、领事馆(Consulate)、领事代理处(德语:Konsularagent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