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 (计算机科学)

✍ dations ◷ 2025-01-11 07:03:25 #字符编码,数据类型,数码字体排印

在电脑和电信领域中,字符(Character)是一个信息单位。对使用字母系统或音节文字等自然语言,它大约对应为一个音位、类音位的单位或符号。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汉字、假名、韩文字……,或是一个英文、其他西方语言的字母。

字符的例子有:字母、数字系统或标点符号。另外有所谓控制字符的概念,它是指:并不对应到自然语言中的某个特定符号,而是对应到语言中一些用来处理文句的概念(类似排版)。例子为打印机或其它显示设备的命令,如Enter或Tab。

电脑和通信设备会在表示字符时,会使用字符编码。是指将一个字符对应为某个东西。传统上,是代表整数的比特序列,如此,则可透过网络来传输,同时亦便于存储。两个常用的例子是ASCII和用于Unicode编码的UTF-8。根据谷歌的统计,UTF-8是目前最常用于网页的编码方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相较于大部分的字符编码把字符对应到数字或位串,摩斯密码则是使用不定长度的电子脉冲的序列来表现字符。

从历史来说,“字符”这个辞汇在工业专业中被广泛用来指一个编码过的字符(通常用于程序设计语言的API)。同样地,字符集则被广泛指为那些对应到特定比特序列的抽象字符的集合。随着Unicode编码等未指定比特形式的字符编码的到来。更精确的术语获得愈来愈多的认同。

对某些文件而言,区分一个字符是信息单位而非任何特定的视觉显示是很重要的。如Aleph(א)这个希伯来字母常用于数学中,表示某种无穷,但它同时又用于原本的希伯来文件中。在统一码中,尽管这两种用法有一样外形,但它们是不同的字符,而且由不同的码位来区分。相对地,如“水”这个中文表意文字,在日文文件会和中文文件中有些微不一样的外观,这会反映在不同地区的字体。但它们仍代表相同的信息,即视为一样的字符,并且在统一码中使用一样的码位。

字形(Glyph)这个辞汇用于描述一个特定字符实质的外观。很多电脑字体包含许多字形,且由一个字符的统一码码位来对其字形做索引。

Unicode标准(The Unicode Standard)和 通用字符集彼此定义“字符”和“抽象字符”为“用来组织、控制或表达资料的成分所组集合的成员之一”。统一码的定义则补充了一些解释用的注释,鼓励读者去区分字符、字位和字形。这个准则也区分抽象字符和“编码过的字符”,后者是指和数字编码成对,以利于电脑中的表示。

相关

  • 噬病毒体噬病毒体(Virophages)类似卫星病毒,但他抑制或损害辅助病毒。与其他卫星病毒类似,噬病毒体依赖于另一种病毒混合感染宿主。噬病毒体危害其辅助病毒的繁殖。尽管越来越多的科学文
  • 高雄市文化资产高雄市文化资产是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古迹与历史建筑,以下的古迹与历史建筑均收录在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网站里。假日 9:00-21:002004年3月2日
  • 岳 (商族先公)“岳”字习见于殷墟甲骨卜辞。殷墟甲骨文中的“山”、“火”、“岳”三字字形相近,不易辨别,容易混淆。一种观点认为是先商时期的一位商部落先公的名称。一种观点认为是殷人用
  • 欢乐时空欢乐时空,全称欢乐时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与韩国合作成立的游戏公司,于2005年创立,于2008年关闭。2006年,欢乐时空与韩国游戏公司NDOORS签约,代理NDOORS开发的网络游戏《欢乐
  • 蔡格山坐标:47°24′37″N 10°21′03″E / 47.41028°N 10.35083°E / 47.41028; 10.35083蔡格山(德语:Zeiger),是德国的山峰,位于该国南部,由巴伐利亚负责管辖,属于阿尔高阿尔卑斯山脉的
  • 伊万·康斯坦丁诺维奇伊万·康斯坦丁诺维奇(俄语:,1886年7月5日—1918年7月18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大公的长子,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曾孙。1911年,伊万与塞尔维亚王国的海伦公主(英语:Princess Helen
  • 王绩灿王缵灿,字伟奏,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乙卯解元,天启乙丑进士。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式乙卯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
  •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科津采夫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科津采夫(俄语:Григо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озинцев,转写:Grigori Mikhailovich Kozintsev;1905年3月22日-1973年5月11日,苏联电影导
  • 过年 (电影)《过年》(英语:Spring Festival)中国大陆电影,导演黄健中,主演李保田、赵丽蓉、葛优、六小龄童、申军谊、史兰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商品经济大潮里,各类
  • 章鱼部屋劳动章鱼部屋劳动(日语:タコ部屋労働;假名:タコべやろうどう),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北海道的一种强制性、非人道的体力劳动模式。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九州的一些煤矿,被称为“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