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国荃
✍ dations ◷ 2025-04-04 11:41:16 #曾国荃
曾国荃(1824年10月12日-1890年11月13日),清朝湘军将领,一名子植,谱名传恒,字沅甫,号叔纯。湖南长沙府湘乡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名臣曾国藩的九弟,湘军内部称之为曾老九,尊称为九帅。早年屡试不第,1852年方成为优贡生。后加入湘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是其兄国藩的重要助手。1856年从湖南募兵三千增援江西吉安,次年陷吉安。1860年围安庆,屡败陈玉成援军,次年陷安庆。1864年攻破天京。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善于围城,又精于长壕法,人称曾铁桶。又由于在攻打太平军天京(今江苏南京)时,疑似劫掠南京城中大量财宝,被称为曾老饕,此外在南京滥杀百姓无数,与其兄被称为曾剃头、曾屠户。卒谥忠襄。国荃虽善战,但屡屡屠杀平民,军纪极差,亦曾自谓“杀人如麻”,以安庆杀降、南京屠城,为人所病;南京城破后,曾国藩上奏入南京后,“……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其实十余万人大多是老百姓,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予不欲言,予亦不敢言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创所所长郭廷以在其所著《近代中国史纲》引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记载曾国藩弟曾国荃率湘军攻入南京城后的情景:“湘军‘贪掠夺,颇乱伍。中军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被戳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均被虏),老者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方。’凡此均为曾国荃幕友赵烈文目睹所记,总计死者约二、三十万人。”是为湘军版的“南京大屠杀”。
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南京人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曾国荃有个外号叫“老饕”。王闿运说他有田百顷,但此说遭郭嵩焘驳斥:“曾国荃亦无百顷田”。曾纪芬称他这个九叔“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歌,必请假还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晦。”一说曾国荃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曾国藩则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说除了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别无所获。许多人认为,曾国藩、曾国荃私自抢走了所有太平天国的财物,以纵火掩饰。王闿运有诗云“曾侯工作奏,言钱空缕
相关
- 硫柳汞硫柳汞(邻乙汞硫基苯酸钠)是疫苗中含有汞的防腐剂。反疫苗人士(英语:Anti-vaccination)错误的认为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而他们认为硫柳汞中含的汞就是原因之一。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英语
- 高血钾高钾血症(拉丁语:hyperkalemia、hyperkalaemia),即生物体内血中含钾离子(K+)含量过多。人体 95%的钾元素位于细胞内,仅 5%位于血液中,而钠钾泵正是保持此浓度差的主要机制。血清正常
-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英语:public policy)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时期为解决公共事务或公共问题所采取的政策、选择,立法与司法机构所制定法规中会包含这些执政原则,通常有广泛
- 囗囗部,是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一个(三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囗部归于三划部首。囗部将上下左右包合起来,形成全包围结构为部字。且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德语: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1930年11月2日)是一位德国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创立者,该学说认为远古
- 杂志杂志是一种定期发行的连续出版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其中包含各种文章内容。大多数的杂志的收入来源都是广告和读者的购买。此外期刊杂志都具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并且用卷、期或
- 宰相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称,而非法制上的名称。在各朝代的官制中其实是没有这官名的,宰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 span class=nowrapNbClsub5/sub/span五氯化铌(化学式:NbCl5)是制备其他铌化合物的常用原料。室温下它为白色结晶,加热到183°C时转变为黄色,熔融时变为橙红色。易水解为NbOCl3,在潮湿空气中冒烟。五氯化铌由金属铌与
- 效价效价强度(英语:potency)在药理学中是药物活性的量度,以达到一定效果所需的剂量来表示。效价强度高的药物(如吗啡、阿普唑仑、利培酮)在低浓度时就有强烈反应,而效价强度低的药物(如
- 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因与其父同名,故通常称为约翰·施特劳斯二世或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以圆舞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