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

✍ dations ◷ 2025-09-19 07:44:17 #崇拜
崇拜(worship)通常指宗教或信仰上对赞扬、荣耀、虔诚与爱心的特殊举动,如与超自然力的神相联系的举动极为典型。英语的崇拜属于为正式用语,宗教社会学称之为礼拜,实践与习惯上归于神学;汉语的崇拜亦即“顶礼膜拜”。宗教崇拜的对象,表现为个体地、非正式的群体组织,或有特定头目的事务性组织的一部分如基督教堂、犹太教堂、佛教寺庙或清真寺等。崇拜也常与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相联系,如君主崇拜、权力崇拜;也可以指崇拜敬重的人,如个人崇拜,可以指敬仰的伟人、英雄、政治家、企业家、发明家、专业人士、宗教领袖、爱人、偶像等等。然而人物崇拜若没有界线、毫无克制或发展到了极端则会逐渐演变为神格化。在古罗马,崇拜是一种表达敬意和崇敬的行为。按照罗马人的风俗,崇拜通过把手放到嘴边亲吻,再向崇拜之物挥舞的动作来完成。崇拜者盖住自己的头部,之后从左边转到右边。有时他亲吻画像中众神的脚或脚趾,以此向农业之神与大力神表达崇拜。自然地,崇拜由最初的只对于神圣的事物的崇拜,演变成了对君主的崇拜。在古罗马和古希腊人们用鞠躬礼和跪拜礼表达对君王的敬意;或者用手触摸君王的长袍并亲吻手指,抑或直接亲吻长袍。在东方国家,人们会更加卑微地表示自己的崇拜。由Cyrus大帝引进的波斯法,规定人们应当亲吻王子的膝盖,用面颊触碰王子的脚,额头低入尘埃,嘴唇碰触大地。通常来说,这种固定次数的叩头是人们向东方贵族表达崇拜的一种方式。像《旧约》中提到的其他团体一样,犹太人通过亲吻来表示崇拜。所以就像《圣经》《列王记》19章18节所说的,“上帝被迫说:‘我在以色列遗下了七千人,他们所有人都未曾慑服于巴尔的淫威,未曾卑躬屈膝,趋炎附势。’”以及《赞美诗》2章12节和《和西阿书》13章2节中的“溺爱你的儿子,这是你们灭亡的根源。”在西欧,崇拜行为被描述为包含吻手礼与跪拜时所做的各种复杂动作的礼节。

相关

  • 液泡液泡(拉丁语:vacuolum、 法语、英语、荷兰语:vacuole、 德语:vakuole),又称为液泡,是一种囊状的单层膜细胞器,其中含有细胞液,为酸性环境。液泡的作用在于存储并降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
  • 软体动物见内文软体动物门(学名:Mollusca)属于无脊椎动物,就其物种多样性而言,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仅次于节肢动物门,其已确认的物种数量估计有十万多种。软体动物能适应许多不同环境,分布
  • 氟化氢氟化氢(化学式:HF)是氢的氟化物,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剧毒。它是无色的气体,在空气中,只要超过3ppm就会产生刺激的味道。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可以透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及肠胃道吸收
  • 十二指肠腺布伦纳氏腺是位于十二指肠壁的一种外分泌腺,负责分泌弱碱性的碳酸氢盐,以中和来自胃的酸性食糜。
  • 短肠症候群短肠症候群(简称SBS)是由于小肠较短,功能较弱所引起的吸收异常(英语:Malabsorption)。主要症状是腹泻,其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腹胀,胃灼热,感觉疲倦,乳糖不
  • 阿尔巴尼亚语族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ˈɟuˌha ˈʃciˌpɛ/ 或 Shqip ),中文也称阿尔巴尼亚文,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约五百万人,主要分布在阿尔巴尼亚、科索沃、马其顿以及希腊。其他东南
  • 五彩冠龙五彩冠龙(学名:Guanlong wucaii)是暴龙超科下的一种恐龙,属于原角鼻龙科,是其已知最早的暴龙类恐龙之一,生活于1亿60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牛津阶,比它著名的亲属暴龙要早9千2百万年。
  • 新观察家《新观察家》(法语:Le Nouvel Observateur,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
  • 墨子墨子(前468年?-前376年),子姓,墨氏,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木石镇)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提出了“非儒”、“兼爱”
  • 葛墨林葛墨林(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38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师从段一士教授,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