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醛酸内酯

✍ dations ◷ 2025-04-25 00:59:10 #单糖,内酯,四氢呋喃

葡萄糖醛酸内酯,简称葡醛内酯,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在人的肝脏所产生的葡萄糖代谢物。这是1种重要的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在某些都市传说中,认为这是越战时期,美军所制作的毒品。但传闻已被证实不实。在医疗用途上,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用于食物或药物的中毒解毒之用。

在美国,葡萄糖醛酸内酯可做为食品添加物。在台湾,葡萄糖醛酸内酯被归类为食品添加物第11类-调味剂中;可在食品中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 Glucono-δ-Lactone 本品可于各类食品中视实际需要适量使用 "

相关

  •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英语: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或称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炎,是一种以进行性脑损伤和多灶性脑白质炎症为特点的罕见并致命的病毒性疾
  • 廊开府廊开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หนองคาย,皇家转写:Changwat Nong Khai,泰语发音:)为泰国东北部之一个府。该府原名为“曼派村”,原属老挝的“万象城”统治。拉达那哥欣王国时代,该
  • 糖原分解糖原分解是指由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1-磷酸(G-1-P)及葡萄糖的过程,即糖原支链的异化作用。此反应的化学实质是链最末端的葡萄糖残基被磷酸化,进而以单体葡萄糖形式脱离糖原链。在
  • 翟中和翟中和(1930年8月18日-),江苏溧阳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碘乙烷碘乙烷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2H5I,可由碘、磷及乙醇加热制得。与空气接触,尤其是在光照条件下,碘乙烷会分解,产生的碘溶于碘乙烷而使碘乙烷略显黄色。碘乙
  • 明宪宗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或称成化帝,原名朱见深,后改名朱见濡,为明英宗皇长子,明朝第9代皇帝。明宪宗在位二十三年,期间恢复其叔朱祁钰的帝号,又为于谦等忠臣平反,初
  • 沃尔纳特河沃尔纳特河(英语:Walnut River)是阿肯色河的一条支流,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长约154英里(248千米),位于美国堪萨斯州东南部。根据GNIS信息系统,这条河流在历史上曾经被叫做“小弗迪格
  • 埃菲尔铁塔上所刻的72人列表在埃菲尔铁塔上共刻有72个法国科学家、工程师与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居斯塔夫·埃菲尔以此来铭记他们做出的贡献。这些雕刻都位于铁塔第一个平台下方四周的壁面上,每个字母约60
  • HEALPixHEALPix 是 Hierarchical Equal Area isoLatitude Pixelisation of a 2-sphere 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解决二维球面像素分割问题(如地图投影)的算法。
  • 休·法康纳休·法康纳 FRS(Hugh Falconer,1808年2月29日-1865年1月31日)是一位苏格兰地理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家,其研究多基于在印度和缅甸的发现。他是最早探索西瓦利克山脉化石床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