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科学家)

✍ dations ◷ 2025-05-17 16:24:47 #在世人物,中国冰川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学家,武汉大学校友,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姓

刘岩,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GCESS)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地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冰山崩解(英语:Ice calving)。

刘岩于2003在武汉大学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获得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学士,于2006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并于201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全球环境变化专业博士 。 她于2013至2015年间在GCESS开展博士后研究,并在2014负责承担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NSFC)项目:南极冰架物质平衡及变化。

在担任三年的遥感技术应用工程师之后,刘岩于2009年开始其对南极的科学研究。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南极冰架崩解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她对冰架动力学的研究应用结合了包括卫星雷达和测高在内的遥感数据。她的主要学术成就在于对南极冰架物质流失特别是冰山崩解和底部融化的研究,曾在中国国家南北极数据中心发表了南极冰山崩解数据库。

刘岩是北京师范大学陈晓教授极地遥感研究组的核心成员。该组的遥感数据对全南极洲地表覆盖图的绘制做出极大的贡献, 并为自2011年以来的南极科考中使用的破冰船“雪龙”号的导航提供了监控和支持, 助力“雪龙”号在2014年1月南极成功脱困 。

刘岩使用卫星图像对全南极海岸线1 km2以上的冰山的崩解以及冰架的健康状况做出了测量。她的研究发现,虽然其中许多小型冰架在萎缩但一些大型冰架还在增长。经历着由底部融化引起的变薄的南极冰架拥有高冰山崩解速率,表明南极冰架对海洋的强迫作用的敏感度超出以前研究的估计。

相关

  • 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学名未定,暂时名称为Homo sp. Altai或Homo sapien ssp. Denisova)是人属内一个已经灭绝、经由古人类化石的DNA所发现的人种。可能在更新世晚期生活于亚洲大陆。2008
  • 斯图尔特·亚当斯斯图尔特·桑德斯·亚当斯 OBE(英语:Stewart Sanders Adams,1923年-2019年1月30日),英国化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他作为博姿公司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研制出止痛药物布洛芬,并是研究
  • 蕈毒碱毒蕈碱(英语:Muscarine)是一种有毒的天然生物碱,主要存在于丝盖伞属(英语:Inocybe)和杯伞属的真菌中,例如白霜杯伞。粉褶蕈属(英语:Entoloma)和小菇属(英语:Mycena)的真菌中也有发现含有达
  • span style=font: bold sans-serif; text-decoration: none;sup?/sup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日文是指为了用文字来记载日语文章等的系统方法。现代日文由几种文字构成:起源于中国形意文字的汉字;表音文字(音节文字)平假名(文法型式上也常用
  • 终端用户许可协议最终用户许可协议(英语:end-user license agreements,英文缩写:EULA)是指软件开发者或发行者授权用户使用特定软件产品时的规定,大多私有软件附带此协议,如不接受则无法安装。不过
  • 磷酸肌醇3-激酶磷酸肌醇3-激酶(英语: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s)又叫磷脂酰环己六醇3-激酶(英语: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是一个参与诸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移动、存活和胞内
  • 2005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二十三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05年8月11日至8月22日在土耳其的伊兹密尔举行,这是土耳其首次主办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该届比赛共设14个大项。  *  主办国家/地区(土
  • 让-维克托·彭赛列让-维克托·彭赛列(Jean-Victor Poncelet,1788年7月1日-1867年12月22日),法国数学家、工程师,也译作彭赛利、庞斯列或蓬斯莱,是射影几何学的创立人之一,曾担任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校
  • 威廉·华莱士威廉·华莱士(英语:William Wallace,中古盖尔语:;现代苏格兰盖尔语:;1272年-1305年8月23日),是苏格兰的骑士、贵族、爱国人士,他在苏格兰独立战争(英语:Wars of Scottish Independence)中
  • 姚宜瑛姚宜瑛(1927年9月5日-2014年3月3日),近代著名中文作家、出版家,祖籍江苏宜兴人。曾任《扫荡报》、《经济日报》记者,《中国文选》主编。所创立大地出版社为台湾文学出版界的“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