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威

✍ dations ◷ 2025-10-03 15:19:29 #1902年出生,1995年逝世,美国女性科学家,美国核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人物,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北卡罗来纳大学校友

凯瑟琳·威(英语:Katharine Way,1902年2月20日-1995年12月9日),美国物理学家,生前着力于核技术及相关数据的研究。二战期间,她曾参与曼哈顿计划,工作于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前身“冶金实验室”。战争结束后,凯瑟琳·威入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创立了核数据项目(Nuclear Data Project),专精于核数据的整理和分享。1968年,她离开该项目加入杜克大学,任兼职教授。

凯瑟琳·威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塞威克利。她的父亲名叫威廉·艾迪生·威(William Addisson Way),是一位律师;母亲名叫路易丝·琼斯(Louise Jones)。凯瑟琳·威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她出生时叫Catherine,后来自己改成了Katharine,朋友和同事则通常以凯(Kay)称呼她。她的生母在她12岁时便去世了,父亲再婚时娶了一位耳科、喉科专家,对少年时期的凯瑟琳·威而言,这位继母便是职业女性的典范。

凯瑟琳·威早年就读于新泽西普莱恩菲尔德(英语:Plainfield, New Jersey)的一所寄宿学校和格林尼治的罗斯玛丽女中(英语:Rosemary Hall (Greenwich, Connecticut))。1920年,她进入当时还是女校的瓦萨学院,但是两年后因疑似结核病被迫退学。她在纽约州萨拉纳克湖(英语:Saranac Lake, New York)养了一年病,随后进入巴纳德学院念书,1924年至1925年间在那里读了几个学期。

1929年至1934年,她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在那里,爱德华·卡斯纳(英语:Edward Kasnar)教授激起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并与她合写了她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32年,她获得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她去了北卡罗来纳大学念博士,由于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她产生了对核物理的热情,后来她也成为惠勒的第一个博士生。当时她已经达到博士学位的授予标准,但美国正处于大萧条,由于工作难寻,她就一直在大学作研究生。

1938年,她成为布林茅尔学院的专业研究人员,期间完成了一篇核物理方面的博士论文。1939年,她在田纳西大学获得了一份教职,1941年被聘为助理教授。

1942年,惠勒将凯瑟琳·威招入曼哈顿计划,工作于芝加哥的“冶金实验室”。她与物理学家阿尔文·温伯格合作,负责分析中子通量(英语:neutron flux)的相关数据。他们从费米早期的核反应堆设计中收集数据,以考察自持链式核反应是否可能。数据结果后来被用于建设芝加哥1号堆,这是公认的人类首座核反应堆。随后,她的研究转向核裂变产物中中子毒物的问题。她与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合作,研究出了“维格纳-威核裂变产物衰减估算法”(Way-Wigner approximation for fission product decay)。

除了在曼哈顿计划的工作以外,凯瑟琳·威还曾拜访核废料处理厂区汉福德区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945年中期,她搬到了田纳西州橡树岭,继续她在核衰变方面的研究。同时,她开始专精于核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946年,她与德克斯特·马斯特斯(英语:Dexter Masters)合编了《纽约时报》畅销书:《世界或是虚无:一份面向公众的、有关核弹全部意义的报告》()。这本书收录了波尔、爱因斯坦、奥本海默等人的杂文,最终卖出了超过十万份。

1949年,凯瑟琳·威搬到了华盛顿特区,转而供职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四年后,她成功说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建立核数据项目(Nuclear Data Project)。这一由她领导的组织将承担收集和传播核数据的特殊责任。1964年,项目移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凯瑟琳·威则领导这一项目直至1968年。1964年起,项目开始出版期刊《核数据表单》(),以分享项目得来的数据成果。次年,又一期刊得以出版,名叫《原子和核数据表格》()。此外,她还说服了《核物理(英语:Nuclear Physics (journal))》期刊的编辑,在每篇文章的开头加入关键字,以便交叉索引。

1968年,凯瑟琳·威离开核数据项目,加入了杜克大学,任兼职教授。但她在《核数据表单》一直担任编辑到1973年,更一直在《原子和核数据表格》任职到1982年。晚年,她对老年人健康问题产生兴趣,并为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障而游说。

1995年12月9日,终生未婚的凯瑟琳·威逝世于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

相关

  • 氨基胺类(英语:amine)是氨分子(NH3)中的氢被烃基取代后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简称“胺”。不建议将“胺”(amine)写成“氨”(ammonia),两者意义与英文名称不同。氨基(-NH2、-NHR、-NR2)是胺的官
  •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是联合国目前的三大药物管制国际公约之一,在1988年12月19日通过,该条约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为执行1961年通过的《麻
  • 小保方晴子小保方晴子(日语:小保方 晴子/おぼかた はるこ Obokata Haruko,1983年9月25日-),日本细胞生物学家,曾供职于理化学研究所(理研;RIKEN)。2014年1月,她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世界首
  • 郑氏郑姓为一个汉姓,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7位。按照人数来算,现今在中国大陆排名第23位,在台湾排名第12位。目前已知的郑姓家谱,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来,能够见到的多是清代和民
  • 木尔坦木尔坦(乌尔都语:مُلتان)位于杰纳布河东的一座小山上,有人口380万;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城市。公元712年,穆斯林攻占木尔坦;此后木尔坦一直成为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前哨基地。木
  • 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社会用以管理多元文化性的公共政策,它采取官方手段,在一个国家内部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多元文化政策强调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
  • 凯库拉坐标:42°24′03″S 173°40′53″E / 42.4008174°S 173.681386°E / -42.4008174; 173.681386凯库拉(Kaikoura)是位于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区东北部的一座小镇。2013年,凯库拉有
  • 材是宋代《营造法式》中建筑构件的长度的标准。《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一》开章明义:“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宋代官式建筑所用的木材规格,按木材横断面的大小,分为八
  • BNA(文件类型)BNA,是一种ASCII码型式的二维向量地图数据交换格式档案。它只包含几何和一些标识符号,属性必须储存到外部的文件。它不支持任何坐标系统的信息。支持BNA OGR读取和写入。驱动
  • J·P·奥德威约翰·庞德·奥德威(英语:John Pond Ordway,1824年8月1日-1880年4月27日)是美国一位医生,作曲家,音乐企业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在1840年代中期奥德威和他的父亲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