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丰环形山

✍ dations ◷ 2025-10-02 07:46:59 #LQ24方格,月球环形山

布丰环形山(Buffon)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十八世纪法国自然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博物学家暨启蒙时代著名作家乔治-路易·勒克莱尔,布丰伯爵(1707年-1788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该陨坑北面坐落了巨大的切比雪夫环形山,东北毗邻朗缪尔环形山及布劳威尔环形山,相对较小的勒维特环形山则位于它的西南。

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40°38′S 133°32′W / 40.64°S 133.53°W / -40.64; -133.53,直径105.76公里,深度约2.873公里。

布丰环形山是崎岖起伏的月表上一座已被侵蚀和磨损的撞击坑,其圆形的边缘因长时期的小撞击而变得参差、钝化。环坑沿覆盖了一系列的小撞击坑,最醒目的是横跨在北侧壁上的一座微型坑以及位于东侧内壁上的卫星坑布丰 D,而西侧坑壁几乎已完全磨损,沿陨坑内侧壁显示有一些阶坡状的痕迹。布丰环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1520米,内部容积约11291.70立方千米。坑底表面大体平坦,但东半部地表较为崎岖粗糙,中心点附近坐落了二座小山丘。

按惯例,最靠近布丰环形山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相关

  • 心律不齐心脏节律不整(拉丁语:Cardiac Arrhythmia/Cardiac Dysrhythmia; 法语:Rythme cardiaque irrégulier;英语:Irregular Heartbeat,通称:心律不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是指心
  • 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德语:Organische Verbindung;英语:organic compound、organic chemical),简称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氰酸
  • 尿液尿,又称尿液,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的需要,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排出的尿液可调节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及清除代谢废物且可同时散热,尤其是退化
  • 盐桥盐桥 (Salt bridge) 在化学上是指一种实验装置,用以连接贾凡尼电池(伏打电池,一种电化电池)的氧化半电池和还原半电池。盐桥通常分为两类:玻璃管型和滤纸型。此型盐桥由U型管和填
  • 吴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语: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
  • 李充李充,字弘度,江夏(湖北安陆)人。东晋学者、书法家、目录学家。父江州刺史李矩,母卫铄,祖父李秉,曾祖父平虏中郎将李绪。曾祖父李绪为奉义中郎将李基之子,汝南太守李通之孙。少孤,父亲
  • 北大武山北大武山(排湾语:Kavulungan)位于台湾的屏东县雾台乡好茶村、泰武乡泰武村与台东县金峰乡嘉兰村交界,也是大武地垒的最高峰,标高3,092米,一般人习称“大武山”,为中央山脉南段最高
  • 适居带适居带(英语:circumstellar habitable zone, CHZ,或称宜居带),是天文学上给一种空间的名称,指的是行星系中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适居带中的情况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并且可能像地球般
  • 权威主义威权主义(英语:Authoritarianism)或威权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政治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个政府应要求民众绝对服从其权威,并限制个人的思想跟言论和行为自由。政府上的威权主义指权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