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希瓣

✍ dations ◷ 2025-11-28 16:03:00 #联星,天体力学

洛希瓣是包围在恒星周围的空间,在这个范围内的物质会受到该天体的引力约束而在轨道上环绕着。如果恒星膨胀至洛希瓣的范围之外,这些物质将会摆脱掉恒星引力的束缚。如果这颗恒星是联星系统,则这些物质会经由内拉格朗日点落入伴星的范围内。等位面的临界引力边界形状类似泪滴形,泪滴形的尖端指向另一颗伴星(尖端位于系统的L1拉格朗日点)。它不同于洛希极限,后者是仅由引力维系在一起的物质受到潮汐力作用开始崩解的距离;它也与洛希球不同,那是在一个天体周围的空间,在受到另一个它所环绕的更巨大天体的摄动时,仍能维持小天体的轨道稳定,接近球形的引力球。洛希瓣、洛希极限和洛希球都是以法国天文学家爱德华·洛希的名字命名的。

在有着圆轨道的联星系统中,它通常能在随着天体一起转动的坐标系统中很有效的描述。除了重力之外还必须考虑离心惯性力。可以用势能一起描述这两种力,例如,恒星的表面可以沿着等位面表面伸展。

在靠近个别的恒星时,相同的重力等位面形状是接近球形的,并且与靠近的恒星是同心球。在离恒星系统较远处,等位面的形状接近椭球体,并且延伸的方向平行于两颗恒星的联心轴线的方向。临界的等位面和系统本身的L1拉格朗日点相交会,各自在瓣图中形成在两颗恒星之间的8字形瓣图。这个临界的等位面定义出洛希瓣。

当相对于共同转动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时,似乎会采取像科氏力的行为。这不是从洛希瓣的模型推导出来的,科氏力是不守恒力(也就是说,不能以标量来处理)。

当一颗恒星"超越了洛希瓣",它的表面扩展至洛希瓣之外,同时超越过洛希瓣的物质会经由L1拉格朗日点至伴星的洛希瓣之内。在联星演化的过程中,这种质量传输被称为。

原则上,质量传输可能导致天体完全的解体,因为质量的减少会导致洛希瓣的萎缩。但是,有几个原因使这种情况通常不至于发生。首先,捐助恒星的质量减缩会导致捐助者的缩小,这可能会阻碍后续的捐助。其次,在联星的两颗恒星之间的质量传输还包括了角动量的传输。当物质从质量较大的恒星捐助给原本质量较小的恒星增生时,通常会导致轨道的收缩,反过来造成联星轨道的膨胀(根据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设想)。联星轨道的扩大将导致较少的戏剧性收缩,或甚至会扩大捐助者的洛希瓣,而这通常会阻止捐助者受到破坏。

要测量质量传输的稳定性和捐助者确实的萎缩,需要实际计算捐助恒星的半径和之后的洛希瓣质量传输;如果恒星扩张的比洛希瓣的缩小还快,或是缩小的比洛希瓣拖拉的时间还慢,质量的传输会变得不稳定而导致捐助恒星瓦解的可能。如果捐助恒星扩张的较慢,或是收缩得比洛希瓣快,质量的传输通常会保持稳定并且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

由于洛希瓣溢流的质量传输是易懂的几种天文现象之一,包括大陵五系统,再发新星(包含一颗红巨星和一颗白矮星的联星,并且相距的距离足以使红巨星的物质逐渐流动至白矮星)、X射线联星和毫秒脉冲星。

洛希瓣的精确形状取决于质量比,并且必须经过数值的计算。但是,在多数的用途中,都使用形状近似和有着相同体积的洛希瓣。一个有着球形和半径的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r 1 A = 0.38 + 0.2 log M 1 M 2 {\displaystyle {\frac {r_{1}}{A}}=0.38+0.2\log {\frac {M_{1}}{M_{2}}}} for 0.3 < M 1 M 2 < 20 {\displaystyle 0.3<{\frac {M_{1}}{M_{2}}}<20}

并且

r 1 A = 0.46224 ( M 1 M 1 + M 2 ) 1 / 3 {\displaystyle {\frac {r_{1}}{A}}=0.46224\left({\frac {M_{1}}{M_{1}+M_{2}}}\right)^{1/3}} 对于 M 1 M 2 < 0.8 {\displaystyle {\frac {M_{1}}{M_{2}}}<0.8}

此处,A是系统的半长轴, r 1 {\displaystyle r_{1}} 是环绕着质量为 M 1 {\displaystyle M_{1}} 的洛希瓣的半径。这些公式大约可以精确到2%以内。

相关

  • 着色菌目着色菌科 外硫红螺菌科 盐硫杆状菌科着色菌目(学名:Chromatiales)是变形菌门下的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也被称为紫硫菌(purple sulfur bacteria)。着色菌目的细菌是厌氧生物
  • 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Atomic mass unit,amu),现称统一原子质量单位(Unified atomic mass unit,u)或道尔顿(dalton,Da),是用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单位,定义为静止未键结且处于基态碳12原子质量的1/12
  • Pr4f3 6s22, 8, 18, 21, 8, 2蒸气压第一:527 kJ·mol−1 第二:1020 kJ·mol−1 第三:2086 kJ·mol主条目:镨的同位素镨(拼音:pǔ,注音:ㄆㄨˇ,粤拼:pou2)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Pr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国家科学基金会(英语: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缩写为NSF),全称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是一个美国政府独立机构,由美国国会于1950年创立。该机构支持除医学领域外的科学和工
  • 柯尔伯格劳伦斯·柯尔伯格(英语:Lawrence Kohlberg,/ˈkoʊlbərɡ/,1927年10月25日-1987年1月19日),美国心理学家,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而著名。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与哈佛大学教
  • 柏金逊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魏忠贤魏忠贤(1568年2月27日-1627年12月11日),原名魏四,入宫后改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复名王其,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后,复姓魏,改名忠贤,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内珰),人称魏珰。直隶肃
  • Dennett, Daniel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lement Dennett,1942年3月28日-)是美国哲学家、作家及认知科学家。其研究集中于科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特别是与演化生物学及认知科学有关的课题。他目前
  • 鱼龙超目鱼龙超目(学名:Ichthyopterygia),意思为“鱼类的鳍状肢”,是泛指一群已灭绝的水生脊椎动物,外观似鱼或鲸类,但后来经仔细研究骸骨化石后,才发觉和爬虫动物更相似,所以曾一度被视为像
  • 荆州 (北魏)北魏在其国土内设荆州和东荆州,治所分别在山北(河南鲁山)和泌阳东陵镇(河南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