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马迪亚

✍ dations ◷ 2025-11-25 21:59:11 #伊斯兰组织,印尼伊斯兰教,印尼组织

穆哈玛迪亚(阿拉伯语:محمدية‎,意为穆罕默德的信徒),又译为穆哈默迪亚、穆罕马迪亚等,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伊斯兰组织。该组织由阿末达兰(英语:Ahmad Dahlan)于1912年在雅加达成立。最初只作为提倡伊智提哈德(对古兰经和圣训作出个人诠释,而不是如塔格利德(英语:Taqlid)一般接受由乌理玛提出的传统解释)的改革派社会宗教运动。近年来,该组织受到了瓦哈比派的影响。

目前,穆罕默迪亚拥有2900万会员,是印尼的第二大伊斯兰组织。虽然穆罕默迪亚的领导人和成员经常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它并不是一个政党。它一直致力于社会和教育活动。

1912年11月18日,日惹苏丹王宫官员阿末达兰在日惹市建立了穆哈默迪亚,这个运动建立的背后有一些动机,其中重要的是穆斯林社会的落后和基督教的渗透。深受埃及改革派人物穆罕默德·阿布都影响的阿末达兰认为,融合实践里的宗教现代化和净化对于宗教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一开始穆哈默迪亚就十分注重独一性,并在社会中改进一神论。

从1913年到1918年,穆哈默迪亚设立了5所伊斯兰学校。1919年,又设立了一所伊斯兰高中。在建立学校的过程中,穆哈默迪亚受到了至善社(二十世纪上半叶印尼的一个重要民族主义运动,会做出向外提供教师等形式的教育活动)莫大的帮助。穆哈默迪亚通常会避开政治。不同于与其类似的组织伊斯兰教士联合会,它并没有形成一个政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教育和社会活动。

到了阿末达兰去世两年后的1925年,即使已建成55所学校,并在泗水和日惹拥有两间诊所的穆罕默迪亚也只有4,000名成员。在阿卜杜·卡里姆·阿穆鲁拉(英语:Abdul Karim Amrullah)将该组织介绍到米南加保人的穆斯林社区后,穆哈默迪亚有了迅速的发展。1938年,组织声称拥有250,000名会员,管理834座清真寺,31座图书馆,1774所学校和7,630名乌理玛。米南加保商人(英语:Minangkabau Merchants)将组织推广到了印尼全国。

在1965至1966年政局动荡时期期间,该组织声称九三〇运动和印尼共产党的灭亡构成了圣战,该观点被其它伊斯兰组织所赞同。在1998年印尼革命期间,穆哈默迪亚的一些部门敦促领导层使其成为政党。然而,这些包括前总主席阿敏赖斯(英语:Amien Rais)在内的支持成立政党的人成立了国民使命党(英语:National Mandate Party)。尽管获得了穆罕默迪亚成员的巨大支持,该党与穆罕默迪亚没有官方间的关系。穆罕默迪亚的领导人声称他的组织有自由来选择与有着共同价值观的政党结盟。

如今,拥有2,900万成员的穆哈默迪亚成为继伊斯兰教士联合会后印尼的第二大穆斯林组织。

穆罕默迪亚的核心教义是逊尼派。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净化他们对真正伊斯兰教的忠诚。相对于在宗教学校里由乌里玛授予的伊斯兰教法中的传统作法,它强调作为对宗教信仰和实践进行诠释有着合法基础的古兰经和圣训在伊斯兰教法中的权威地位。

穆罕默迪亚强烈反对综摄。在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与万物有灵论(精神崇拜)以及遍布乡村的印度教佛教思想相结合。此外,穆罕默迪亚反对苏菲主义允许苏菲领导者(谢赫)作为穆斯林正式权威的传统。

2006年,在印尼伊斯兰学者理事会(英语:Indonesian Ulema Council)会长丁·山苏丁(英语:Din Syamsuddin)的领导下,据称其已“大幅朝向更保守的伊斯兰教派转变”。

穆罕默迪亚以穆斯林改革派组织而闻名。其主要活动为宗教和教育,以现代形式建立伊斯兰学校,伊斯兰经学院(英语:pesantren)除外。其中的一些学校还向非穆斯林开放。它也充当了慈善机构的角色。如今,它在印度尼西亚拥有几百个医疗诊所和医院。

其总部发源于日惹。1970年,处理教育、经济、卫生和社会福利事务的委员会迁往了首都雅加达。

穆罕默迪亚在数个省份拥有以穆罕默迪亚为名的大学。

相关

  • 非类固醇抗炎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满语:ᡤᡝᡵᡝᠨ ᡤᡠᡵᡠᠨ ‍ᡳ ᠪᠠᡳᡨᠠ ᠪᡝ ᡠᡥᡝᡵᡳᠯᡝᠮᡝ ᡳᠴᡳᡥᡳᠶᠠᡵᠠ ᠶᠠᠮᡠᠨ ,穆麟德:geren gurun i baita be uherileme icihiyara
  • 挡校门事件挡校门事件(英语:Stand in the Schoolhouse Door)发生于1963年6月11日的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福特斯礼堂,事情起因是时任亚拉巴马州州长的乔治·华莱士为了恪守自己的竞选承诺,试图不
  • 京菜现今的北京菜是由鲁菜、市肆菜、谭家菜、清真菜和宫廷菜五种风味的菜肴进行北京风味本地化后组合而成。早期北京与山东饮食习惯颇为相似,所以较多山东厨师,因而鲁菜是京菜的基
  • 阿尔伯特·塔克阿尔伯特·塔克(英语:Albert William Tucker,1905年11月28日-1995年1月25日),加拿大人,1905年出生于加拿大,1928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学士,193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博士导师是所罗门·
  • 特约编辑特约编辑(Editor-at-Large),亦被称作自由编辑。他们是为出版物撰写文章撰稿人之一。与普通编辑不同的是,特约编辑的工作并不是重复性的,也一般不是由高层所指派的。他们拥有更多
  • 柴胜三郎柴 胜三郎(日语:しば かつさぶろう、1864年1月26日(文久3年12月18日) - 1938年1月19日)为日本陆军军人。最终阶级为陆军中将。茨城县出身。柴久一郎的二男。就读过陆军教导团。18
  • 台积电文学赏台积电文学赏,是台积电文教基金会设立的文学奖,两年举办一次,以鼓励两岸三地青年创作中篇小说、发掘文学新人为宗旨。应届征件年龄在该年一月一日之前40岁以下的海内外华人均可
  • 陶恩培陶恩培(1802年-1855年),字益之,号问云。浙江山阴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六年(1836年)散馆授编修。历官四川乡试正考官,提督福建学政,迁
  • 朱恭安昌王朱恭�(?-17世纪),明朝宗室、南明军事人物。朱恭�是安昌王朱肃渣的儿子,最初以长子身份到福京,到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袭封安昌王,征召苏兆人、朱甲、卫淇园、周铉升、陈秉生为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