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里-佩罗干涉仪

✍ dations ◷ 2025-10-20 16:29:47 #干涉仪

在光学中,法布里-佩罗干涉仪(英文:Fabry–Pérot interferometer)是一种由两块平行的玻璃板组成的多光束干涉仪,其中两块玻璃板相对的内表面都具有高反射率。法布里-佩罗干涉仪也经常称作法布里-佩罗谐振腔、F-P腔或法-珀腔(英语:F-P Cavity),并且当两块玻璃板间用固定长度的空心间隔物来间隔固定时,它也被称作法布里-佩罗标准具或直接简称为标准具(来自法语étalon, 意为“测量规范”或“标准”),但这些术语在使用时并不严格区分。这一干涉仪的特性为,当入射光的频率满足其共振条件时,其透射频谱会出现很高的峰值,对应着很高的透射率。法布里-佩罗干涉仪这一名称来自法国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和阿尔弗雷德·佩罗。

法布里-佩罗干涉仪的共振特性和二项色性滤镜所利用的共振特性是相同的。实质上,二项色性滤镜是由很薄的法布里-佩罗干涉仪组连续排列得到的,从而在设计上它们有着相同的数学处理方法。法布里-佩罗干涉仪还被广泛应用在通信、激光和光谱学领域,它主要用于精确测量和控制光的频率和波长。当代工艺已经能够制造出非常精密且可调谐的法布里-佩罗干涉仪。

对于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而言,其透射率随波长的显著变化是由于两块反射板之间多重反射光的干涉。当透射光为同相时它们有相长干涉,对应着标准具透射率的峰值;而当透射光反相时则对应着透射率的极小值。多重反射光彼此是否同相,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光线在标准具内传播的折射角、标准具的厚度及其所用材料的折射率。

法布里-珀罗标准具中,两束相邻的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 Δ L = 2 n cos θ {\displaystyle \Delta L=2n\ell \cos \theta \,} ,在不考虑相移时的相位差为

另外,内界面反射率都为 R {\displaystyle R\,} ,则标准具的透射率函数由下式给出

其中 F = 4 R ( 1 R ) 2 {\displaystyle F={\frac {4R}{(1-R)^{2}}}}

当相邻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透射率函数有最大值1。在介质无吸光的情形下,标准具的反射率满足

sin 2 ( δ 2 ) = 1 {\displaystyle \sin ^{2}\left({\frac {\delta }{2}}\right)=1\,} ,也就是光程差为波长的半奇数倍时透射率函数有最小值,此时对应着反射率的最大值

在透射率函数上,两个相邻的透射峰值之间的波长间隔被称作标准具的自由光谱范围(FSR),它由下式给出:

其中 λ 0 {\displaystyle \lambda _{0}\,} 是最近峰值的中心波长。

用自由光谱范围除以透射率函数的半高宽(峰值高度一半时的透射峰宽度),得到的值称作精细度(Finesse):

对于较高的反射比( R > 0.5 {\displaystyle R>0.5\,} ),精细度通常可近似为

从这个公式可知反射比越高时标准具的精细度越高,对应其透射峰越锐利。此外标准具的品质因数 Q {\displaystyle Q\,} 等于谐振频率和半高宽的比值,因此精细度也正比于品质因数 Q {\displaystyle Q\,} ,这意味着精细度代表了谐振腔的耗散,精细度越高说明谐振腔的耗散越低。

严格意义上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与标准具的区别在于:干涉仪中两块玻璃板的间隔长度是可调的,从而能够控制不同波长的色光的透射率;并由于透射率还和入射光的倾角有关,通常干涉仪本身也是可旋转的。

如前所述,对单色扩展光源,当相邻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透射率函数有最大值1,此时如在透射光的传播方向上垂直放置一透镜,则在其焦平面上会出现等倾干涉的亮条纹:

通常当透镜光轴垂直于屏时,等倾干涉的条纹是一组同心圆,圆心对应着正入射透射光的焦点。此时由于是正入射, θ = 0 {\displaystyle \theta =0\,} ,上面的 m {\displaystyle m\,} 有最大值 m 0 {\displaystyle m_{0}\,}

一般情况下 m 0 {\displaystyle m_{0}\,} 不是整数,如将其整数部分设为 m 1 {\displaystyle m_{1}\,} ,小数部分设为 e {\displaystyle e\,} ,即 m 0 = m 1 + e {\displaystyle m_{0}=m_{1}+e\,} ,则从中心亮纹数起,外圈第 p {\displaystyle p\,} 个亮纹的角半径为

从而圆条纹的直径 D p {\displaystyle D_{p}\,} 满足

其中 f {\displaystyle f\,} 是透镜焦距。

相关

  • 第三阶段临床试验(英语:Clinical trial)是一种根据研究方案利用已上市药物或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的方式,对药物或其他医学治疗在受试者身上进行比较测试的过程。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要先决定
  • 求生性行为求生性行为(英语:Survival sex)是一个指因极端需求而必须从事性交易行为的术语。主要描述那些在社会中处于无家可归或其他不利处境,而必须用性交易换取食物、金钱、栖身之处等其
  • 谢伊斯起义美国谢司起义(英文:Shays' Rebellion)或译为谢司暴动,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中西部地区在1786年—1787年发生的一场起义。因为起义领导者是丹尼尔·谢司,是前美国独立战争军官,因此这场
  • 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Ur III),又称为新乌尔帝国,是苏美尔城邦乌尔建立的第三王朝,并在公元前2112-2004年统治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上,帝制起始于其两百年前的阿卡德王
  • 小阴唇整形阴唇整型术,是指改变阴唇外形的整形手术。阴唇的大小、外形、颜色因人而异,而且有可能因为分娩、年龄增长等原因而发生变化。阴唇整形术针对的手术对象包括阴唇先天性缺陷和畸
  • 礼亲王和硕礼亲王(满语:ᡥᠣᡧᠣᡳᡩᠣᡵᠣᠩᡤᠣ ᠴᡳᠨ ᠸᠠᠩ,穆麟德:Hošoi doronggo cin wang,太清:Hoxoi doronggo qin wang;“礼”音译“多隆乌”,意为“有礼的、端庄的”),清朝世袭
  • 厚朴厚朴,又称作川朴、赤朴、赤朴、厚朴、朴仝、厚皮、烈朴,是中药材的一种,指木兰属树木的树皮。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厚朴的药用功效包括抗溃疡、松弛肌肉及镇静中枢神经,可以用作
  • 杨联陞杨联陞(1914年7月26日-1990年11月16日),字莲生,原籍浙江绍兴,河北清苑(保定)人,国际知名的汉学大师,哈佛大学荣誉教授。1933年,同时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从家长愿,入清华
  • 孙过庭孙过庭(648年-703年9月),字虔礼,自称吴郡人,一说富阳(今杭州市富阳区)人(汉及三国时富阳属吴郡),一说陈留人。历任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陈子昂为他撰写墓志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
  • 病原细菌病原细菌(英语: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能导致传染病的细菌病原体。本条目主要针对会造成人类传染病的病原细菌。大部分的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不过有些细菌是病原体。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