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

✍ dations ◷ 2025-02-23 16:29:09 #阴间
地狱,被一些人认为是人死亡后灵魂会到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狱是阴间地府的一部分。地狱的观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现今的犹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其实阴间和地狱的性质不尽相同,阴间也称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而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的监狱和刑场。地狱的观念同时出现在古代东方的印度和西方的西亚,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其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波斯的拜火教就有这样的描述:末日审判是有一个大火坑,好人在那里被牛奶和蜂蜜浇灌,而坏人则被熔化的金属熔液浇灌。有人认为这是东西方所有地狱观念的共同起源,研究古波斯宗教的学者也持此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传入前中国没有地狱观念。以著有《东汉生死观》的余英时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道教原本已有地狱观念,佛教传入后又影响后来道教的地狱概念。不同的信仰对地狱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与人死后的灵魂会到地狱受审、等待轮回、转世或受刑罚等事有关。地狱与痛苦的负面情绪有不可分割的联想,佛教认为地狱道是没有喜悦意和喜乐的地方,在六道之中最苦的境界;地狱道的是囚犯即“罪鬼”,这与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不同宗教所描述的地狱酷刑,都着重于对肉体进行折磨,虽没有描述过专门对受刑者的情绪、精神进行虐待和折磨的酷刑,但有些东方宗教典籍描述地狱酷罚对人的心识的折磨也是非常剧烈的,佛教称之所以受罚是由于“一切唯心造”。在中国宗教信仰中,相对于人世间,有鬼神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说。幽冥,又称阴间、阴司、黄泉、幽都,主管人间生死寿夭,对生前善恶赏罚,为阴曹地府之所在。其构造体系,源自古代中国掌管刑狱的司法官僚系统。幽冥(古时凡非阳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与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于地府(阴间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后,先到各县、州、府、都城隍处接受初审,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据《太平经》,人在世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则其在阴曹的命簿“无恶之辞”,“天见善,使神随之,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不仅能长寿,而且还能让子孙得福,上善之人则能成神;行恶之人,死时则入恶曹地府判罪受罚,而以后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道教受其影响又发展出了十八层地狱的概念。佛教以地狱(捺落迦)为六道(或说五道)之一,认为命终后,依生前所造善恶业力,而投生六道轮回,作恶业者,投生于地狱或其它恶趣,作善业者,投生于天界,修诸梵行、止观者,能导向涅槃脱离轮回。在佛教的宇宙论中,地狱界为轮回流转中最痛苦、最低劣的生存界,可分为极为炎热、烧烫的火狱,以及极度冰冷的寒狱这两种类型。投生于地狱不是永恒的,地狱有情(众生)虽长时受苦,但亦会因为恶业报尽,而再次投生于他界。大乘佛教的菩萨圣者地藏菩萨,发愿于地狱之中(以威神愿力示现),救渡地狱众生。地藏菩萨生大悲心救拔六道众生,因地狱众生所受业报最为苦痛,故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悲切大愿。地狱的外围是铁围山,铁围山隔断了阳间与阴界,并且地狱的各个部分也是由铁围山隔断。据《十八泥犁经》有十八地狱,但非一层层的十八层,而是地底八火狱和天际十寒狱,以生前所犯恶行轻重,来决定受苦时间长短。每一地狱,又比前一地狱增苦二十倍和增寿一倍,全是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恶劣环境。佛教之地狱说是与其轮回观念有关,以便形象地解析“孽”与“果报”,以导人向善。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传说第一个死去的人叫做阎摩(Yama),后来演化为印度教的阴间的主宰阎罗王。其后思想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二十诸天之一。《玄应音义》中称阎罗王兄妹,阎摩与阎蜜(Yami),兄管男鬼、妹管女鬼。印度教只认为地狱是灵魂投胎转世的一个阶段。早期的犹太人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这并非早期犹太教的教义。据古波斯宗教的学者研究,“在巴比伦之囚以前,犹太人并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旧约几乎没有提到过天堂和地狱。”此观念是受琐罗亚斯德教影响而产生的。圣经里的一些描写和表像:《申命记》29:23 写着“遍地都是硫磺、盐和火烧、没有耕种、没有出产、连草都不生长。”《申命记》32:24“你要被火吞灭”《犹大书》7 “在永火里受刑罚”《诗篇》11:6“有烈火、硫磺、热风”《以赛亚书》14:11“阴间,下铺的是虫、上盖的是蛆。”《以赛亚书》38:18“下到阴间的人 不能盼望你的真理。”《以赛亚书》5:14“故此、阴间扩张了,开了无限量的口…尊贵人要降为卑”《以赛亚书》57:9“自卑自贱 直到阴间”《以西结书》32:24“与下坑的人一同担当羞辱”按照基督教《圣经》希腊文原文和意义分别是:伊斯兰教各派别基本都完全接受地狱的概念,不像基督教那样,各教派对地狱各执一词。耆那教认为地狱是由恶魔掌权,罪人会受到折磨的,直到一生的积恶全都清除为止。阿努比斯将死者的心脏与玛阿特的羽毛放在天秤上。要是心脏比羽毛重,代表该人罪孽深重。阿努比斯便会将他交给阿米特吞下,永远不得安息。地狱(或音译为塔耳塔罗斯)不认为是直接属于冥界的一部分,祂是被描述位于由天界至尘世到冥界以降的遥远下方之处。此处相当黑暗无光,是个无穷的折磨空间;古希腊关于地狱是如同潮湿且阴郁愁苦的坑洞,周围有青铜的墙垣围绕着,并且在远处还有三层黑夜所笼罩。那里主要是以在尘世间违犯宗教上与道德上罪愆的极恶之人必须在此因他们在生前的所做所为接受惩治,尤其是亵渎神明的罪人必到地狱受惩。根据诗人赫西俄德的描述,一个青铜砧从天空落至地面需要九天九夜的时间,因此连一个客体从地面到地狱也是相同的时间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地狱》中详尽描写地狱的情况。但丁描述的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地心是魔王撒但掌握漏斗顶端。

相关

  •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类型。肺炎链球菌 (J13 )是在所有年龄组除了新生婴儿最常见的细菌 引起的肺炎。 肺炎链球菌是一个革兰氏阳性细菌也经常存在于没有肺炎
  • 拟寄生物拟寄生物(Parasitoid)也称类寄生生物或捕食寄生生物,是指幼虫期寄生宿主体内,后期将宿主杀死,成虫营自由生活的生物,成虫多半会利用产卵管将卵注入至宿主体内。“拟寄生”是一种介
  • 孟乔森综合征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是指一种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症状,假装有病乃至主动伤残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它还有求医癖、住院癖、佯病症等俗名。此疾病得名
  • 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又称非再生能源、耗竭性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对应,是无法经过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而且它们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它们再生的速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与核燃料
  • 金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土地测量土地测量,即透过应用测量学测量土地的数量、分布和形势等。透过利用测量学或者遥感技术来对不同的土地进行测量。测量的范围包括土地数量、土地分布、土地形势等,然后再进行绘
  • 布里斯托尔大学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位于英格兰西部布里斯托市的一所英国大学,其历史可追溯到1876年建立的布里斯托大学学院。该校是英国老牌顶尖大学“红砖”高等学府之一,也
  • 维利·勃兰特维利·勃兰特(德语:Willy Brandt,亦作威利·布朗特,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国政治家,曾任联邦德国(西德)总理。1969年西德联邦大选,勃兰特领导的社民党成为第一大党,结束基督
  • 玛娅·普丽谢斯卡娅玛娅·米哈伊洛芙娜·普丽谢斯卡娅(俄语:Ма́йя Миха́йловна Плисе́цкая,1925年11月20日-2015年5月2日),俄罗斯芭蕾舞者,师从伊丽莎薇特·盖尔德(Elizavet
  • 沈绪榜沈绪榜(1933年1月10日-),中国计算机专家。生于湖南临澧。1953年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后应组织要求转学北京大学学习计算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