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叉

✍ dations ◷ 2025-11-09 04:40:55 #餐叉
在当代,叉子是日常西洋食具,辅助用者将食物带到口中,亦可在烹饪或切割食物时抓住食物,免得食物移动。叉子一端让人握著,另一端有二至多条分支,用来插入或盛住食物。一般来说,叉子为金属制成,在公元四世纪的东罗马帝国才在西方世界出现。 最早的餐叉起源不明,但在青海宗日遗址中,曾出土马家窑文化骨质餐叉,长度为25.7厘米,有三齿,齿长9厘米。随后,在甘肃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骨制餐叉,并未有证据表明在中国出土的古代餐叉与西方当今使用餐叉的发明有直接关联。之后,在当今河南洛阳就一次性出土了战国时代的51件骨质餐叉,皆为双齿圆柄,12厘米左右。

相关

  • 眼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眼科学是医学上研究眼部疾患一个分支,
  • 洛哌丁胺洛哌丁胺(loperamide), 较常用的商品名是Imodium,是一种止腹泻药物。常用于肠胃炎、炎症性肠病、和短肠征候群。洛哌丁胺并不适用于痢疾病人身上,大多是口服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 春运国务院中央军委测绘机构春运,即“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的简称,是中国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春节节前15天及节后25天左右
  • 形式科学形式科学是指主要研究对象为抽象形态的科学,如逻辑、数学、计算理论、信息论、统计学等。
  • 调味剂调味料或调味品是指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果细分,调味料可以分为作料和佐料。作料指的是在烹调食物之前和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比如腌制食物的料酒、炒菜时
  • Tsub3/sub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生理过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生长和发育(英语:Human development (biology)),代谢,体温,和心率。与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类似,但生理作
  • 卡纳塔克卡纳塔克邦(卡纳达语:ಕರ್ನಾಟಕ,印地语:कर्नाटक,拉丁字母转写:Karnataka),位于印度南部。作为印度的资讯工业重地,该邦首府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卡纳塔克邦有人
  • 石钟慈石钟慈(1933年12月-),中国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12月生于宁波。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56年,为中国首批赴苏联进修学者,攻读计算数学。1960年,回国,任职于中国科
  • 舒德干舒德干(1946年2月-),中国进化古生物学家。194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籍贯湖北鄂州。西北大学教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获西北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
  • 厄贝沙坦厄贝沙坦(CADN,INN:Irbesartan,发音为/ɜrbəˈsɑrtən/)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在中国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厄贝沙坦由赛诺菲公司(现为赛诺菲-